地方高校大学生持续使用MOOC的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2-06-20 01:59:51

地方高校大学生持续使用MOOC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MOOC是一种随互联网时代而来的新兴在线课程模式,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了MOOC建设,并通过建设优质MOOC来提升高校的影响力。但在MOOC学习中用户学习完成率低、持续参与度弱、用户初步使用后放弃的现象普遍。因此MOOC成功的关键是用户持续使用意愿。该文以期望确认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引入感知易用性、平台声誉、感知互动性、感知风险等因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用户持续使用MOOC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假设能够得到支持,改进后的确认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最后,结合研究的结果,提出了地方高校MOOC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高校;MOOC;持续使用

中图分类号:C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140-05

1 引言

互联网高速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MOOC能够突破时空和身份限制,将优质教育资源社会化,使得社会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利用互联网学习相关课程。广东省教育厅于2014年10月发文,鼓励学生基于互联网学习平台选修课程,且可替代课程学分。随后更多鼓励学生利用MOOC学习的政策也陆续出台。以上这些都构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利用MOOC学习的外在促进因素。在MOOC盛行的背景之下,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当务之急是结合自身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引进MOOC,条件成熟时,可建设本校MOOC。但是在目前MOOC学习过程中用户学习完成率低、持续参与度弱、中途退出率高等现象普遍。地方高校大学生是使用MOOC的最大潜在用户,为促进更大范围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利用MOOC进行学习,必须要深入分析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的各种影响因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刺激地方高校大学生的MOOC学习需求,使MOOC优质教学资源发挥更大效用,最终实现以MOOC撬动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具体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持续使用MOOC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能预测和解释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为地方高校MOOC建设提供指导。

2 理论基础

2.1 期望确认模型

Bhattacherjee在Oliver提出的期望确认理论(ECT)基础上,借鉴Davis在1989年所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AM),通过对期望确认理论进行修改得到了期望确认模型(ECM),该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指出初次使用某信息技术的用户期望确认程度对其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满意度将受到用户感知有用性的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的意愿也受用户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而用户的满意度是影响其持续使用该信息技术意愿的主要因素。自期望确认模型提出以来,国外学者将其广泛运用于电子学习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网络商务系统等信息系统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研究。如Hayashi等对电子学习系统持续使用系统进行了研究;陈瑶和邵培基运用期望确认模型对社交网站持续使用进行了研究;刘虹等运用期望确认理论对视频网站用户持续使用进行了实证分析。这些研究结果充分肯定了期望确认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也对期望确认模型的内涵进行了丰富与拓展。

2.2 持续使用意愿

持续使用意愿是MOOC建设的关键。Bagozzi等从社会认同理论和目标导向模型的视角研究了虚拟社区用户参与行为 ;Wang等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认知和情感因素,对Facebook成员的持续使用行为进行了分析;Shi等根据用户使用动机研究了Faccbook 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 ;李仪凡等以网络游戏为例,通过访谈和座谈的方法对虚拟社区成员参与动机进行了研究;Kan等以社交网站为例,对期望确认模型进行改进,研究了在线服务的持续使用行为,指出自我形象的一致性对期望确认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新加入的感知有趣性有显著的影响,但在所有影响因素中对持续使用意向绝对影响最大的是失望 。

2.3 满意度

Larsenetal提出满意度是指某信息系统在用户使用后是否满意的一种综合评价,它是预测网络学习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是可以是正面或负面的;Bhattacherjee指出持续使用意愿主要由运用信息系统的满意度决定。

2.4 感知有用性

感知有用性是指用户认为使用某信息系统对其能否有所帮助;Bhattacherjee等认为信息系统用户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激励因素是感知有用性,MOOC有用性的感知,取决于用户使用MOOC后带来学习绩效的提升程度。

2.5 期望确认

期望确认是指用户对某信息系统实际使用后,通过对比使用前的期望与使用后感知到的效用,是感知效用与期望的吻合程度的比较判断。Bhattacherjee认为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是期望确认。Sorebo等认为用户在使用MOOC前会对平台质量、平台互动性、易操作性等有所预期,使用后会通过对比使用前的期望得到不同程度的确认,而确认的程度将会影响用户的动机和满意度。

3 研究模型c假设

3.1 研究模型

在深度文献整理与分析基础上,本研究以Bhattacherjee提出的基于期望确认理论的信息系统持续使用模型(ECM―ISC)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根据MOOC特点,加入了感知易用性、平台声誉、社区互动性、感知风险等因素,构建了MOOC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3.2 研究假设

ECM模型是本文的理论依据,根据Bhattacherjee已经被验证的研究结论,感知有用性、满意度、期望确认和持续使用意愿是ECM模型中的四个变量,因此本文提出该理论模型所包含的5个假设:

H1:用户的事前确认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H2:用户的事前确认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H3: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对于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H4: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对于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

H5:满意度对于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关系

Davis在1989年提出的TAM模型中对感知易用性会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的假设进行了证实;Gefen在B2C网上购物用户持续使用的研究中也对感知易用性会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及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假设进行了证实。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H6:用户的感知易用性对于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H7:用户的感知易用性对于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

平台声誉较高的MOOC,课程视频普遍质量也高,更能吸引大学生的使用。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H8:MOOC平台声誉对于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H9:MOOC平台声誉对于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

人们互动的现象也存在于经济系统和经济体制中,对于MOOC来说,维持和用户之间的持续互动性是十分重要的,由于MOOC用户与教师处于独立学习的空间,他们期望能够与教师或其他用户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其对MOOC 满意度,培养和提高成员的忠诚度。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H10:网络用户的感知互动性对于满意度有正向影响

H11:网络用户的感知互动性对于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

风险感知是抑制或延顾客做出实际购买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当感知交易风险的增加时顾客对购买决策的信心会降低,也就意味着他们对持续使用意愿不高。为此提出如下假设:

H12:大学生的感知风险对于满意度有负向影响。

H13:大学生的感知风险对于持续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

4 实证分析

4.1问卷设计

本问卷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经常使用各类虚拟社区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其中有效问卷358份。问卷设计采用Likert5级量表进行测量,1至5分别表示“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没有意见”,“有点同意”,“同意”。在问卷初稿形成后,首先在本校学生中发放了40份问卷,通过对40份问卷进行信度分析,把 Cronbach's α值小于0.7的衡量项目剔除,进而整理得到8个构面、29个问题项的问卷(表1)。

由结构方程建模的要求可知,当问题项目数与受访者的数量比例大于1:10时最优,本研究共计33个问题,有效问卷358份,并且问题项目数与受访者的数量比例大于1:10,因而达到了最优状态,这与结构方程建模的要求相符合。

4.2 样本结构

对样本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分析,样本结构具体内容如表2。

[分类标准\&样本结构\&性别\&男生占52.7%,女生占48%\&年级情况\&大一使用率为20%,大二使用率为70%,大三使用率为100%,大四使用率为45%\&参与频率\&只使用一学时占52%,使用过两学期占37%,使用两学期以上占11%\&参与时间\&每次使用30分钟以下占22%,每次使用30-60分钟以上占60%,每次使用60分钟以上占18%\&]

由于调查选取对象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是综合类二本院校,男女生人数比例大致相等,受访者中大二、大三学生使用幕课平台比例较高,这与大学生自学能力不断的提高,而且该校在大二大三开设MOOC公选课的情况相符。

4.3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方法,运用SPSS软件以0.7为临界值进行信度检验,由分析结果可知被测变量的Cronbach's α值都大于0.7,因子载荷量皆达标准值0.7以上,表明每个构面都有较好的收敛度,所有的被测变量在其所属的构面中均有高度的一致性;各CR值均高于0.7,可反映本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AVE的值均超过0.5,表明测量项有较高的收敛度和区别效度(如表3)。

4.4 拟合度检验

利用AMOS对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其结果必须通过模型的拟合度检验。如果模型的拟合度高,则拟合参数X2/df值应该少于5, NNFI值和CFI值都应该大于0.9。结果显示,X2/df为2.99,RMSEA 为0.067, NNFI、NFI、IFI、CFI均大于0.90,因此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通过验证(如表4)。

[拟合指标\&X2/df \&NNFI\&RMSEA\&NFI\&IFI\&CFI\&拟合度\&2.99 \&0.913\&0.067\&0.966\&0.978\&0.972\&理性值\&0.9\&0.9\&>0.9\&>0.9\&]

4.5 研究假说检定

根据结构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假设验证,由t值检验β值是否显著的结果可知,除H13的T值

[内在关系\&路径系数β值\&t-value\&假说验证\&期望确认->知觉有用性\&0.54\&7.90\&H1支持\&期望确认->满意度\&0.78\&12.31\&H2支持\&感知有用性->满意度\&0.65\&9.73\&H3支持\&感知有用性->持续使用意愿\&0.49\&7.13\&H4支持\&满意度->持续使用意愿\&0.87\&15.86\&H5 支持\&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0.63\&10.68\&H6 支持\&感知易用性->持续使用意愿\&0.57\&8.24\&H7支持\&平台声誉->满意度\&0.82\&13.99\&H8支持\&平台声誉->持续使用意愿\&0.81\&13.02\&H9 支持\&感知互动性->满意度\&0.77\&12.38\&H10支持\&感知互动性->持续使用意愿\&0.75\&12.10\&H11支持\&感知风险->满意度\&0.39\&3.33\&H12 支持\&感知风险->持续使用意愿\&-0.02\&-0.24\&H13不支持\&]

由此可得,验证后的模型如图6所示。

5 研究结论

本文在期望确认理论视角下,分析了MOOC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得出了如下结论:

(1)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满意度、期望确认、平台声誉和感知互动性都是影响大学生持续使用MOOC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满意度对大学生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最为强烈,路径系数为0.87,表明大学生在使用MOOC时,如果满意度越高则越愿意持续使用MOOC平台。

(2)期望确认虽然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直接影响,但会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满意度对用户持续使用产生间接的影响。这表明期望确认对于保证大学生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也起到重要作用。结合文献综述和本研究的数据分析也基本证明了期望确认与满意度和感知有用性的关系,本研究中期望确认与满意度、感知有用性的路径系数分别为化0.78、0.54,呈现了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在使用MOOC之前,对平台的服务和信息、知识质量有一个预期,用户会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判断平台是否满足自己的期望,对系统的实际效用产生一个感知认识。期望确认度越高,用户的满意度、感知有用性都会得到加强,从而形成持续使用意愿。

(3)感知有用性、平台声誉和感知互动性τ没满意度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 0.65、0.82、0.77和0.49、0.81、0.75,这说明大学生使用MOOC时最重的是平台的声誉,其实是平台的互动性,平台的有用性相对影响较低。

(4)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63和0.57,说明平台越容易操作,用户满意度越高,而且感知易用性还通过感知有用性这一中间变量间接影响用户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5)感知风险对用户满意度有负向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感知风险与对用户满意度之间的路径系数0.39。但是感知风险与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路径系数很小,为-0.02,并且H13这条路径关系未通过Bootstrapping显著性检验,因此模型修正时删去了这一条。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知识风险、法律风险、技术风险、功能风险等虽然会降低用户的满意度,但是并不是平台特别突出的缺陷,因此不会产生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的也说明用户更看重平台带来的利得而非利失。另一方面,本研究的受访者来自于高等院校,这些用户的文化程度较{,对于网络的使用较为熟悉,不会特别担心使用平台产生的风险问题,对风险问题也有所认知和预期。基于以上原因,虽然用户认为平台存在知识、技术和法律上的风险,但相比虚拟社区的优点,风险因素不会对用户的持续使用造成负面影响。

6 建议

本研究通过引入MOOC 的感知易用性、感知互动性和平台声望等因素对期望确认模型进行扩展,探讨了影响MOOC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并对扩展研究模型进行了验证和修正,得到结论如下: 首先经典期望确认模型中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核心因素仍是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满意度;其次,依据对用户MOOC 使用意愿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平台声望、感知互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基于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MOOC建设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针对性地引进MOOC,目前MOOC和MOOC平台建设仍未有统一的标准,各地方高校硬件基础、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数字化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虽然优质MOOC是名牌大学的产物,但并不一定满足地方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因此,地方应用型高校必须有针对性地引进MOOC,提高MOOC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它决定了所引进的MOOC对于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的有用性程度、易用性程度和兼容性程度,从而能够提高他们对所引进MOOC的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第二,提高MOOC平台声望,引进声誉较高的MOOC,也可以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建设平台,选取各高校已有的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团队进行建设,还要注重加强平台的宣传力度。第三,提高MOOC易用性,做到学习平台操作简便、学习形式简单、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第四,提高MOOC可靠性,注意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向用户提供者真实可靠的信息,确保所提供的链接安全可靠,并充分兑现承诺。

以上结论为MOOC在地方应用型高校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在MOOC 实施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MOOC的高质量课程及自主学习优势,同时也要考虑探索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与MOOC的优势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 江源.拟社区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

[2] 陈瑶,邵培基.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的实证研究综述[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4):59-69.

[3] 刘虹,裴雷,孙建军.基于期望确认模型的视频网站用户持续使用的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4,31(3):94-103.

[4] 李曼丽.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学设计原理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13-21.

[5] 梁林梅.MOOCs 学习者:分类、特征与坚持性[J].比较教育研究,2015(1):28-34.

[6] 钱瑛.在线学习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15(3):44-49.

[7] 杨玉芹.MOOC 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4(6):6-10,68.

上一篇:高职IT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