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悲喜剧

时间:2022-06-20 12:09:55

业绩悲喜剧

新会计准则引发的上市公司业绩悲喜剧异彩纷呈,而具体导演人之一的CFO的运作技艺则映射着人性。

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准则体系后,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成为一份完整年的答卷。于是,就业绩而言,新会计准则引发了诸上市公司的一幕幕悲喜剧,也考验着CFO们的运作技巧。

救命稻草

施行一年之后,随着A股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的陆续,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影响逐渐清晰。就具体公司而言,则是有喜有悲。

分析每股收益靠前的公司,时时透出新准则影响的身影,呈现出一个个喜气洋洋的景象。

如ST浪莎(600137),其2007年度每股收益高达5.21元,在净利润3.47亿元中,有高达2.85亿元的债务重组损益。对于巨额的债务重组损益,公司介绍说,2007 年1~3月,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宜宾市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宜宾中元造纸有限责任公司等豁免了本公司债务285,368,260.76元,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第2章第4条的规定,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计入了营业外收入。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ST浪莎2007年度净利润仅为1363万元。

受益于新债务重组准则的不仅仅是ST浪莎一家,类似情况也发生在S*ST海纳(000925)与*ST沧化(600722)身上,这两家公司2007年度每股收益分别高达4.35元与2.68元。

据S*ST海纳介绍,2007年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91亿元,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93万元,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主要系公司本报告期利润构成主要为因实施破产重整转回巨额预计负债及减免部分直接债务而形成的收益,属一次性的非经常性收益,又因实施破产重整计划增加了大额中介、办公、差旅等费用,导致其他经营性支出的增加。扣除上述两因素的影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基本与日常经营实现的净利润相持平。

而据*ST 沧化2007年年报披露,公司《重整计划草案》获得了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裁定,根据债务重组准则第7条的规定,公司将修改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作为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于是,重组前债务的账面价值与重组后债务的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使得公司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大幅提高。*ST沧化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比上年减少66.39%;营业亏损8.80亿元,比上年减亏46.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1亿元,较上一年大幅增加。

可见,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于ST类公司的业绩,新债务重组准则已经起到了救命稻草的作用。不过,这只是喜剧的一种。新准则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中国资本市场牛市的脚步中,导演着更大范围的喜剧。

公允盛宴

这方面,证券公司首先其冲。以成功借壳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年券商中首发年报的国元证券(000728)为例。

国元证券2007年度每股收益1.64元,比上年增加3倍;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高达44.11%,而上年调整后为22.05%。合并利润表显示,国元证券2007年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80亿元,而其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高达7.55亿元。具体而言,这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包括两部分,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亿元,二是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5亿元。据国元证券会计报表附注介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较上期增长196.91%,主要系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创设权证产生的浮盈所致。

根据22号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分别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两类,分别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及其他金融负债。而就后续计量而言,该准则进一步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可见,国元证券的这两项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皆由新准则而生。(见表1)

类似国元证券,这种享用新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所带来业绩盛宴的公司往往是持有较多其他上市公司股权,即所谓存在大量“交叉持股”的公司。

表2是我们整理的,截至2008年3月12日已年报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较大的一些A股上市公司的情况。其中,列示的具体条件是,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大于1000万元,并按“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净利润”比率来排序。

辩证思维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对于新准则的利好影响,也需要一分为二地、辩证地考量。

比如,作为有名的投资大户,南京高科(600064)虽然在证券市场上获益颇丰,但由于其对限售股权的处理,使得管理层喜中生忧:一是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下滑,二是股权融资受到消极影响。更进一步讲,如果能早一些全面考虑新会计准则的影响,充分领会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组的意见精神,并对其限售股权的账务处理加以改进,南京高科的管理层会轻松很多。(详见本期封面专题文章《南京高科喜生忧》)

又如,新准则允许部分开发支出予以资本化,这能够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业绩。并且,已经有上市公司受益于这种开发支出的资本化处理。

*ST大唐(600198)在其董事会报告中介绍,200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69亿元,较上年增长14.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58万元,全年扭亏为盈。然而,2007年末,*ST大唐开发支出较年初增加4187亿元,主要变动原因系执行新会计准则后拟资本化的开发费用。可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若没有新准则开发支出资本化的规定,则*ST大唐2007年度会依然亏损,摘帽之路更加漫长。

然而,由于新旧准则制度的转换又恰逢2008年始新企业所得税法施行,问题就变得复杂了。这是因为,如果将部分开发支出资本化,根据新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便不能享受到这部分研发费用的本期加计扣除优惠政策,进而产生了税收筹划与业绩管理的冲突与协调的问题。(详见本期封面专题文章《开发费用谜解》)

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新会计准则是一个体系。其中必然包括对业绩“利好”的规定,同时也含有“利空”的影响。

激励“寒流”

典型的是股份支付准则。

该准则规定,对于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即类似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也就是说,相关的股权激励需要进行费用化处理。

金发科技(600143)2007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7亿元。其在年报别强调,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公司2006年度和2007年度分别确认股份支付相关成本费用5522万元、1.48亿元;若扣除股份支付相关成本费用对2006年和2007年净利润的影响,公司2007年度共实现净利润5.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6.37%,基本每股收益为0.84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

而对于伊利股份(600887),由于受股份支付准则的影响,其业绩发生了从盈利到亏损的质的衰减。

2007年年报显示,绩优股伊利股份罕见地出现了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为-1.15亿元。年报中,伊利股份花费笔墨特别强调,近年来,公司的主营业务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增长,本期利润相关的各项指标变动较大的原因是公司实施期权计划,2006年度相关指标已达到了行权条件,可在2007年12月28日及以后可行权的数量为授予期权总数的25%,公司对2006年度的损益进行了追溯调整,该年度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而确认的费用总额为1.85亿元;2007年度相关指标达到行权条件,可在2008年12月28日及以后可行权的数量为授予期权总数的75%,本年度因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而确认的费用总额为5.54亿元,故使得本期及上期的利润和相关财务指标降低。

其实,伊利股份的情况并非如此简单,其股权激励的方方面面都是值得探讨的。(详见本期封面专题文章《伊利遭袭“寒流”》)

放长眼量

趋利避弊是人之本性。

于是,就上市公司而言,在新准则施行伊始全面考量,综合运作,从而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这方面的运作技巧,与其说是一种“钻空子”,不如说是一种功夫。并且,在新准则中,也存在大量的管理层主观判断的空间。

同时,如果从长期投资乃至长期经营来考查,这种新准则所带来的短期起落,以及暂时的悲喜剧表演,也就不足为奇了。

前述S*ST海纳公司将2007年视为其“涅磐重生”的一年:2007年12月29日,公司破产重整执行完毕。通过实施债务重组,公司解除了巨额对外担保和对外债务,摆脱了财务危机的困境,重新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其实,如果公司管理层能够擅用新会计准则,从而有利于自身步入正轨或在某些方面得以改善提高,对于公司、股东乃至新准则的施行都不失为一件好事。尽管,新准则的制定与探讨是客观的。

亦即,从长时段来考查,擅用并“善”用新会计准则,终究会共享喜宴,并实现公司的基业长青。

难怪,有人说,戏剧即人性。

难怪,又有人说,商道即人性。

上一篇:对冲基金投资策略 下一篇:信息化“实”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