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解决贫富差距的重要路径

时间:2022-06-17 07:10:58

科学发展观:解决贫富差距的重要路径

摘 要:贫富差距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今社会,贫富差距已呈现出一种比较严峻的态势,若其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就会影响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解决贫富差距提供了新的路径: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贫富差距;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077-02

“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在这些共同点所及的范围内,他们是平等的,这样的观念自然是非常古老的。但是现代的平等要求与此完全不同;这种平等要求更应当是从人的这种共同特性中,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中引申出这样的要求: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1]。”“平等应当不仅是表面的,不仅在国家的领域中实行,它还应当是实际的,还应当在社会的、经济的领域中实行”[2]。马克思恩格斯非常强调社会公平,而贫富差距是社会不公的表现。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意,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消除贫富差距提供了新的路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为我们提供了方法指导。科学发展观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影响、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基本方针和途径等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贫富差距问题最终的解决结果是:既要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承认贫富差距存在的必然性,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使社会各个阶层共同享有发展成果,我们要把贫富差距控制在既符合公平原则又能明显促进效率提高的范围内,这样才能顺利保证贫富差距的逐渐消除,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贫富差距的现状分析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十多年的实证研究,现阶段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贫富分化或称之为贫富悬殊。贫富差距已成了我们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对贫富差距迅速扩大的现实,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不能任其发展,如果处理不当会危及到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当然我们也不能重新走上“大锅饭”的老路;我们在发展的同时既要保证效率,防止平均主义,又要保证社会公平,一定时期内我们还必须重视社会公平,以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47[3],另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联合调查,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53或0.54左右[4]。目前,我国的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城乡差距――城市的基尼系数是0.34,农村的基尼系数是0.37,也就是城乡作为两个部分各自的差距不是很大,但是把城乡综合在一起就达到0.46,这说明主要是城乡差距造成了基尼系数的扩大,这种状况相对于城乡比较普遍的拉开收入差距[5]。区域差距――由于倾斜式发展战略实施,东中西部收入差距被进一步拉大;行业差距――有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04年,4年间行业差距扩大了1.6倍,按全要素收入来分析,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之间相差510倍;2008年,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最高的行业证券业172123元,最低行业畜牧业10803元,最高与最低的行业之间差距为15.93倍。阶层差距――收入最高的20%群体的收入,是收入最低的20%群体的收入的33倍[6]。

对于贫富差距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适当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过程的一种必然现象,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间的“曲折”在所难免。但我国的贫富差距呈现出一种比较严峻的态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贫富差距产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原因,这些因素当然也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比如,就地区差距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倾斜的发展政策,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东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这使得中西部与东部的差距逐渐显现,造成了区域差距。“先富带后富”的政策确实使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于是也造成了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当然这都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在一定时期内有其合理性,但当今社会确实存在垄断致富、权力致富、非法致富的现象,而且这些现象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中还比较严重,这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要在实践中进行严厉地整治。贫富差距影响着“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宗旨的实现,对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是不利的。贫富差距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也会影响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二、科学发展观解决贫富差距的路径

2004年3月10日同志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又明确指出:“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不断深入和发展时期,像贫富差距这样不和谐的因素明显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来引导和解决。科学发展观体现着社会公正的精神实质,蕴含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它为现阶段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弱势群体。反复指出,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缩小贫富差距是以人为本的题中之义。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们的生存、享受和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所坚持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根本目的。关注弱势群体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要做到三个“民”字,那就是民生、民富和民本。民生是执政为民之根本,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关注民生,关注最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一年多来始终思考的一个问题。十七大更是把民生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医疗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一切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发展,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我们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改善人民生活,让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怀,这样对于缩小贫富差距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这样为解决城乡居民之间和地区之间存在的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法。把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控制在合理的水平,这为解决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差距问题指明了方向。

1.统筹城乡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首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对城市投入较多,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较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富差距现象的存在。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城市要支持农村的发展,工业也要反哺农业,两者要形成并重,一定程度上要更重视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加大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民整天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为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保障。再者,加快城镇化建设。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这也加剧了我国的贫富差距。城镇化是完成落后农业国向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的城镇化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优化了城乡经济结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劳动力的自由转移都起了重要作用。

2、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一定时期内我们国家倾斜于东部地区的发展,使东部地区迅速崛起,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收入差距明显扩大。为了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针对中西部地区为国家的整体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的情况,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上向中西部倾斜,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加紧研究中部崛起的研究和措施。从1999年开始国家就实施了西部开发大开发政策,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大力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吸引人才,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中部地区要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内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建立现代开放的市场体系,与东西部地区联手发展,承接东西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在协调发展中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得经济发展的GDP偏好有所改变。GDP代表经济增长但不是全面发展,它反映不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是否协调、城市与农村是否协调,反映不出一个经济体内的贫富差距,反映不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也反映不出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贫富差距现象的出现要求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中,在追求效率的同时更要强调公平,更要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能否消除贫富分化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毫无疑问成为衡量中国社会转型成败的重要价值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8.

〔3〕楼继伟.关于效率、公平、公正相互关系的若干思考[J].政策,2006(9):90-93.

〔4〕吴忠民.中国社会公正的现状与趋势[J].江海学刊,2005(2):82-88.

〔5〕楼继伟.关于效率、公平、公正相互关系的若干思考[J].政策,2006(9):90-93.

〔6〕王红茹.收入差距已达33倍“第三次分配”被寄予厚望[N].中国经济周刊,2006-6-26.

〔7〕唐莉.中国贫富分化的价值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8〕唐莉.价值整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路[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3):83-86.

〔9〕唐莉.共同富裕:衡量中国社会转型成败的重要价值标准[J].宿州学院学报,2010(1):62-65.

〔10〕翁旭红.在科学发展观中解决贫富差距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8,252-253.

上一篇:谈博客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与发展趋势 下一篇:浅析罗尔斯对两个正义原则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