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关于推进素质教育意见

时间:2022-06-15 05:37:31

教育局关于推进素质教育意见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以及《市教育局关于建立学校体育卫生艺术工作长效机制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意见,望各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抓手,健全完善教育评价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氛围和制度环境,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18年,形成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教育结构和制度环境,建立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支适应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建成富有生机活力和鲜明特色的学校教育格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乡镇)教育有机结合的学习化社会框架,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教育质量内涵化、学校办学特色化。

三、主要任务

(一)突出德育首要地位,着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针对学生实际,夯实德育常规管理基础。一要抓好德育常规工作。学校领导班子要定期研究德育工作,每年召开学校德育专题会议;要加强班主任培训管理与考核工作;班主任要利用班(队)会、晨(夕)会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思想道德、法制纪律、安全健康、时事政治等方面的日常教育;要重视家校联系,适时做好后进生帮扶工作,建立评优树模、法制安全、先进事迹等专题教育长效机制,认真落实重大节日纪念日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评价等工作。二要突出德育管理工作。要健全规章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要夯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树立中小学生良好形象;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发挥教师榜样示范作用;要狠抓班集体评价,不断优化班集体建设;要深化校园文化建设,在着力打造学校德育特色上下功夫;要不断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意识,充分发挥“课堂”在德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加强德育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

2.重视心理辅导,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重视培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开齐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室,针对目前青少年学生成长特点,适时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机制、预警机制和心理危机处理机制,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乐观向上、团结友善的品质,增强学生自我生存和生活能力。

3.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让德育回归生活。要充分利用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基地等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文明示范校”、“平安校园”、“小公民思想道德先进班级”、“小公民思想道德先进之星”、“美德少年”等评选工作。要借助城乡教育联盟责任区活动,积极创新“城乡学生手拉手”活动内容。要通过关爱留守儿童“五个一”、道德讲堂、参观访问、公益劳动、军事训练、模拟法庭等活动载体和形式,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评价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要坚持“三个并重”(即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并重、体现时代主旋律和倡导形式多样化并重、加强规范引导和注重个性发展并重)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通过构建健康和谐校园文化,充实师生生活内涵,提高学校办学品位。要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积极创造净化、美化、亮化、绿化的人文环境,努力为师生创设一个自然环境优美、生活环境舒适、心理环境健康、学习环境高雅的精神乐园。要融思想道德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有效地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要把“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

(二)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严格课程开设管理。按照课程方案和体系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开好每堂课,切实保障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各中小学校要按照规定将地方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分年级统一安排课时。正确处理好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扎实推进选修课程建设,确保选修课程数量、比例、质量效益。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三课两活动”为抓手,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学生发展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方式,面向全体,分层实施,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特色。同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艺术,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城乡学校教育联盟、送教下乡、教研协作、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等活动加强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研究,充分发挥各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要形成以教育科研指导和优化教学活动的氛围,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动力。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研究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实现减负增效。

4.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要依据《市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积极推行“三通两平台”建设(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教育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教育资源中心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教育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坚持从实际出发,全面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信息化,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要切实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在学科教学中的助推作用。

5.加强实验教学工作。实验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无可比拟、不容替代的独特作用,要切实提高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中小学都要认真按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确保实验操作合格率达标。要从培养学生实验兴趣,加强理科教师(实验员)实验教学业务培训,重视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和检查等方面,强化职责、规范操作、严格管理,不断促进实验教学工作科学、严谨、有效开展。

(三)加强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配足体育活动设施,按规定上足上好体育课。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安排组织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扎实推进“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积极开展体育竞技活动,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小型体育活动或运动竞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严格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对通过测试达到优秀等级的学生颁发“阳光体育奖章”。

2.加强学校卫生工作。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设立卫生室,配备校医或专(兼)职保健教师,落实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卫生及设施卫生的指标要求。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增强学生健康卫生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公共卫生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每年一次的学生健康体检,并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各校应根据季节的变化和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重点地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防控工作。要建立严格的疫情监控报告制度,确保学生群体的健康不受疾病侵害;要依据《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把营养配餐作为食品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成长发育、体能补充和学习生活的需要;要根据青少年青春期特征和心理特点,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咨询辅导、开展体验活动、家校合作交流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加强学校艺术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深化艺术教育内涵,规范艺术教育管理,增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一要建立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体系。要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和学生学习艺术技能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艺术教育“6+6+X”项目计划,即主要推广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教育项目,重视推广剪纸、编制、插花、摄影、刺绣、课本剧等艺术教育项目。同时,兼顾推广我县具有地方传统和民族特点的秧歌、秦腔等艺术教育项目。二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活动场所功能。坚持艺术教育课内抓,艺术技能课外抓。各学校要制定三年计划,统筹利用现有和新建校舍资源,建立起学生课余活动中心或“乡村少年宫”,设立音乐舞蹈类、书法绘画类、影视播放类、手工制作类、棋艺展示类等门类较为齐全的艺术活动功能室,为艺术小组和广大学生自主开展活动创造物质条件。三要建立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机制。要建立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制度。每年以庆祝儿童节或教师节为契机,面向社会举办一次师生文艺展演、一次学生艺术作品展览活动;参加县上每年举办的广场文化艺术节和胡杨旅游文化艺术节;县教育局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小学少儿声乐、器乐大赛,每年组织一次书画摄影征文大赛;参加市上每两年一次的学生艺术作品展评活动;各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校园艺术节活动,年级组每学期组织一次艺术周活动。通过节会活动,为广大师生搭建创造美、展示美、欣赏美的平台。四要彰显艺术教育特色成效。要合理规划布局,建立集校园美化绿化、学生课余休闲和艺术成果展示为一体的文化艺术长廊,同时有选择地利用楼道布建文化艺术长廊。通过定期不定期展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环境,积极为中小学生搭建展示才华、张扬个性的艺术平台,达到陶冶情操、愉悦心灵、培养能力,提升办学品位,丰富素质教育成果的目的。

(四)以活动为载体,实施“中小学生科学素质培养工程”

要认真落实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的任务和要求,以科技创新实验学校建设为契机,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实施“星光计划”为抓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科普教育活动,增强未成年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科技创新教育。一要加强科学知识宣传,树立崇尚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二要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技教育“学科化”;抓活动课程,做到科技教育“活动化”;抓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科技教育“生活化”;抓社会实践,做到科技教育“社会化”。三要坚持开展中小学“四个一,六个小”活动(读一本科普读物、听一场科普报告、看一部科普影视、参观一次科普展览;小发明、小论文、小实验、小制作、小种植、小养殖),确保学生参与率达100%。四要保证中小学校阅览室每周开放10学时以上,每学年70%以上的学生到室借书,生均借阅图书达到5本以上。

2.重视兴趣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要根据学生与教师的兴趣特点和发展需要,结合学校自身优势,引导建立发明创造、实践活动、科技制作等多个学生社团和课外兴趣小组,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辅导,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科技创新热情,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中小学科技教育及科创发明成果展(作品每校每年不低于学生人数的1%),坚持开展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农业科技体验与社会实践等系列科技活动。继续实施“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创建活动,推动学校形成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带动学生人人学会1—2项特长。

(五)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严格落实学生作息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8小时,睡眠时间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要按照规定安排寒暑假和其他法定节假日。晚间、双休日、寒暑假和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得组织上课或集体补课,寄宿制小学不得安排学生上晚自习。

2.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学校教导处或年级组要严格把关,有效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三四年级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45分钟,七至九年级课外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60分钟。双休日和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作业要做到“精选、精批、精讲”。

3.严格考试竞赛管理。各学校不得组织和参加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考试、竞赛、考级等活动,学校、班级不得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按成绩排列教师、学生名次。严禁按考试成绩排列学生座位和学号。

(六)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建立良好的素质教育导向机制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根据《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和《县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要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初中实行学业考试和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高中按课改方案实行德智体等各项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2.建立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按照内容全面、主体多元原则,从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和工作实绩等方面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不得单纯以教学成绩和升学率高低评价和奖惩教师。

3.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要建立科学的中小学学业质量监测制度,构建学生在学科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情况等方面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各学段的教学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要运用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估方法,引导和激励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七)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建立教师交流机制。按照《县教育局关于实施教育发展联盟责任区计划的安排意见》,认真落实学校校长和优秀骨干教师城乡轮岗交流制度,实现教育资源合理调配、理念文化合作共享、质量管理共同提升、学生教师同步发展的目标。实行城区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与农村学校任教实践经历紧密挂钩制度,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应达到规定的轮岗年限和农村任教年限。

2.落实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培训要走好“三条路”。一要严格落实国培计划。要按时足额选派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各类教师培训,真正培训一批能示范引领、改革创新的教改先锋;二要大力加强校本培训。校本培训要以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人文素养为核心,坚持与人本结合、课堂结合、需求结合的原则,有目的性的对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三要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围绕全县教师读书计划,广泛开展“书香校园”活动。要将教师读书纳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继续教育计划,通过提供读书条件,组建读书团队,树立读书典型,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读书热情,培养师生的读书习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3.加强名师工程建设。着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师读书工程、教师技能提升工程、青年教师成长助力工程、名师团队锻造工程等五大工程。积极组建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青年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领头作用,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参与学术研讨和课题研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队伍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培养一批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名师,引领和带动全县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快速提升。

4.深化师德师风建设。要深入实施师德师风建设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师德标兵”等十大教育先锋岗争创评树活动,“正一风、远两桌、禁三乱、少四厅”专项师德整治活动。要严格落实师德行为规范“十不准”,通过正面教育、宣传典型和示范引领,有效纠正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师德问题。要狠刹歪风,重点查处在职教师有偿家教、以教谋私、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各类群众反响强烈的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打造西部教育强县”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县教育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各学校要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及教导处、教科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共青团、少先队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推进素质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明确职责和分工,狠抓工作落实。

2.明确职责,靠实责任。学校校长是推进素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要负起相关责任。要建立领导包学校、包年级组和班级的质量分工责任制,实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学校校长要结合实际,深入基层倾听教师建议和良策,专题研究本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案,找到抓手和突破口;要根据本意见,结合目标责任书的相关内容,制定切实科学的实施细则和措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各处室和人员的工作职责。

3.强化考核,狠抓落实。教育局将采取派驻督导评估组进行评估的方式,对各学校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督导评估结果将作为行风评议、表彰奖励、评优晋级、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对实施素质教育不力、存在严重违反办学行为的学校,县教育局将根据情况责令限期整改;同时,将严厉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上一篇:城乡面貌大变样工程实施方案 下一篇:度教育局教育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