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06-15 07:26:29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9-2969-0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 护理人员如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就可以及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1,2],结合临床经验, 现将我科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为我科2005年5月~2007年2月收治的AMI患者,共56例,其中男41例,女15例,年龄39~82岁,平均58岁。主要表现为心前区持续疼痛,并发急性左心衰竭者8例,心律失常者20例,心源性休克2例,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26例。均经临床和心电图或心肌酶学检查确诊为AMI,AMI经过治疗后显效33例,好转19例,病情恶化至死亡者4例。

2 病情观察

2.1 症状和体征:有无心悸、气短、胸闷或难以忍受的压榨样窒息或烧灼样疼痛,并伴有烦躁不安、大汗、恐惧及濒死感。部分患者疼痛向腹部、颈肩部及背部放射,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少数患者无疼痛,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2 意识状态有无意识障碍、晕厥、抽搐、大汗、恶心及呕吐、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

2.3 监测血压及心电图:定时检测血压、心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急性期可出现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相曲线,出现病理性Q波、T波倒置等),发现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早搏、室颤、心跳骤停等,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4 观察用药情况及用药后的反应:如用升压药时防止药液外漏、外渗,防止静脉炎。镇静止痛药用药过程中需观察呼吸有无抑制和血压的变化。抗凝溶栓药物在用药过程中需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严密检测出凝血指标,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血尿及便血,减少肌肉注射和血管穿刺的次数,如有出血倾向应立即停止,对症处理。用洋地黄时,防止洋地黄中毒。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在应用过程中应观察心率、心律和血压的变化。用提高心率的药物时需密切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易导致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做好床边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备好抢救药品,及时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 护理

3.1 监护:发病早期1~2天,应安置在重症监护室,及时观察心电图、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异常变化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3.2 绝对卧床休息:急性期,尤其是第一周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生活由护理人员及家属协助完成,多采取平卧,感觉累时由护理人员轻轻搬动完成,大小便均在床上进行,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保证患者的充分休息及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3.3 吸氧:氧疗可增加心肌有氧供给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心肌缺氧,减轻心脏负担,控制心肌梗死范围扩大[3],急性期选择氧流量应根据胸闷、胸痛程度而定,一般以4~6 L/min为宜[4],待疼痛减轻或消失可适当减少氧流量,保持吸氧管道通畅,观察吸氧效果。

3.4 建立静脉通路:立即建立2条静脉通路,有利于中心静脉压监测,溶栓治疗、补充血容量、调节电解质,及时静脉给药,严格掌握补液速度于10~15滴/分,特殊药物如硝酸甘油多巴胺等视病情调整滴速。

3.5 用药中需注意的问题:(1)镇静止痛药:用药间隔时间4~6小时,不应< 4小时。杜冷丁不能静脉注射,如静脉注射,药物迅速进入血液,使血药浓度骤升,抑制呼吸可引起肺性脑病。(2)抗凝溶栓药物:常用的有尿激酶、链激酶、rt-PA肝素和低分子肝素钠,可出现出血反应,观察血压、凝血时间、皮肤黏膜、出血点、尿与粪便颜色,如有可疑出血情况,应留标本送检。(3)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输注时可以使用输液泵和微量泵泵入,使输液和药物更精确,并定时测血压。(4)提高心率的药物用药前向患者说明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口干、皮肤红干、尿潴留及视近物不清,或出现心悸等,均为一过性的反应,以免患者惊慌。(5)治疗心衰的药物用药时应随时询问患者有无食欲不振、呕吐、腹泻、黄视、乏力等不良反应。

3.6 心电监护: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病情易多变,而且死亡率较高,故应24小时心电监护,护士应密切观察心电示波的动态变化,同时监测血压、呼吸情况,并随时记录,如有异常应立即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和护理,护士应该具备对各种常见心律失常识别的能力,这有利于及时发现情况和通知医生处理。

3.7 溶栓护理:溶栓前记录全导联心电图,溶栓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各记录1次,以观察溶栓效果,以后2次/天,详细记录心电图的日期、时间,注意观察S-T演变,及时发现再灌注心律失常,掌握再通判断指标,溶栓后严密观察出血的症状和体征,如局部血肿、呕血、便血、腹痛、低血压和神志、意识变化等。

3.8 预防感染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给药时注意药物反应,备好急救物品,用升压或降压药物时,注意调控滴注速度,必要时使用输液泵,并做好护理记录,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危重,抵抗力低下,要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鼓励患者排痰,预防肺部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3.9 饮食:低盐、低脂饮食。可给清淡、松软、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前3天进流质饮食,待病情稳定后改为半流质饮食,逐渐进普食,不宜过饱,适量饮水,避免进食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并嘱戒烟酒。

3.10 排便:保持大小便通畅,便秘者予适量通便药物,小便少时注意观察液体出入量及血压变化,警惕心源性休克。

参考文献:

[1] 杜 宁,张雪梅.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监测与护理[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4,3(11):72.

[2] 李翠莲,邓景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103:86.

[3] 李玉芳,李 明,钟文雁.心肌梗死的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8(7):509.

[4] 仇记琴.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8):1362.

收稿日期:2007-06-25

上一篇: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体会 下一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便秘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