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探究

时间:2022-06-14 12:21:12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探究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会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设计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知识以外素质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自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物理教师们都在积极的更新高中物理教学观念、改变物理学习方式、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探寻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含金量。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来谈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因此,教学在设计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首先要实现教育学理念的更新。

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局面,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物理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要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应用物理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物理的价值,感受物理的乐趣,使学生能自己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独立的物理理解力和感悟力。

在新的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扮演的角色,要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领导者向新课程下物理知识的引导者、学习的合作者转变。物理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物理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有效的促进了师生互动与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是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活动,而绝非是活动的领导者与决策者。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发现物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总结物理规律。在思考中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相互配合,在讨论中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提高。只有这样的合作与互动,学生才会在参与中体验物理之美,感受物理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从而也实现教与学的自我完善。

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设计的几个重要理念

1.教学设计要注重趣味性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学生一旦对物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学习动力,

高中物理教学是一项极具智力教学活动,它包含了抽象的内容、广泛的应用、严谨的推理以及明确的结论等特点。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

根据物理本身的特点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笔者在教授《光的折射》这节课时,为了吸引同学们上课的兴趣,在上课前,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和一个没有装水的杯子里,分别放入一根直的木棍,然后让同学们观察看到的现象。结果同学们发现,在装满水的杯子里,看到的木棍不再是直的,而是折的。但是在没有装水的杯子里看到的木棍仍然是直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同学竟然开玩笑的说,老师在杯子里装的是神水。于是,在同学们的疑惑与玩笑中开始了今天的新课。这种趣味性的课堂,使得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2.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探究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就集实践性、问题性以及参与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下,提出的“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师的“单纯的教”和“学生被动的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更加开放性、自主性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其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因此,我们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就应该给学生留下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同学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有一种寻根问底、追寻奥秘根源的求知欲望。在探究奥秘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过程的艰辛以及成功后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真正的掌握知识、启发思维。

例如,笔者在教授《单摆》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小实验:将一个小球系挂在细绳的下端,然后将小球拉开一定的角度,放开,系挂的小球开始左右摆动。于是,根据这个小实验,我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这个实验中,小球所做的是什么类型的运动呢?这种机械运动是不是简谐运动?简谐运动要满足那些条件呢?机械运动与简谐运动的区别是什么呢?等等,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在课堂教学中,我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对我刚才所做的演示实验以及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在,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设计要注重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实施建议提到: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用学生容易接受、能接受的教学方式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把抽象的概念引入到我们生活中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去,还可以合理的运用图片、多媒体、模型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模式,这样就能吸引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例如,笔者在教授“波的干涉”时,就借助了多媒体实物投影的技术,通过调节光的亮度,让学生能清楚的观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进一步明确了干涉现象,提高了物理实验的效果;又例如,我在教授“α粒子散射实验”的时候,如果不利用多媒体,这个实验就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学生只能对课本总结的结论加以记忆。在上这节课时候,我利用多媒体清楚的展示了α粒子轰击金箔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对于α粒子,越接近原子核,受到的库仑力越大,越容易发生偏转。这样就不需要同学们强加记忆,根据实验现象就自然而然的得出了结论。这样的教学,使得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现实化、真实化,大大降低物理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4.教学设计中要引入适当的评价体制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必要的评价制度,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尤其是对学生在学习时的表现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学生都需要得到认同、支持和鼓励,这样他们才会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激情。评价体系应该突破传统的以“分数评价”“结果评价”的模式,评价体系应该是多样化的——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这样才能做到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多给予学的鼓励,在鼓励中教育学生,才会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意见。必要的评价体系,还能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你追我赶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努力学习。

上一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 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