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时间:2022-06-13 05:39:21

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分析

【摘 要】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是高职学生强健体魄的重要保证,通过分析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对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实践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

一、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医学界多年的科学研究得出结论: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索,只有15%是外在原因,比如说遗传、医疗条件、环境等,另外的85%是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不同的个人、群体或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特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社会、经济、风俗、习惯等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观念、习惯、态度和制度,包括个人嗜好、饮食习惯、行为习惯等。

健康生活方式,是与传统不良生活陋习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病”相对立的人们生活活动和行为方式,能够创造和保持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身心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它包括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把握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摒弃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减轻其对人的不良影响;二是运用科学知识更好地组织自己的生活。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已经证明,人类目前的很多生活习惯并不科学,譬如吸烟、嗜酒、偏食、过度劳累、缺乏体育锻炼、不重视心理健康等。据国外资料显示,影响身体健康的生活行为因素所占百分比分别是:吸烟占20%,饮食不良与缺乏运动占14%,酒精中毒占5%,感染占4%,污染占3%,损伤占2.5%,危险、开车、药物滥用各占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最不好的习惯:吸烟、酗酒、运动不足、营养不平衡、应激能力下降等。

二、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意义

“健康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简单地说就是人怎样健康地去生活。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保证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的生活方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方位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对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不仅对学生的健康的提高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学生今后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实践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高职学生健康状况与生活方式现状

1、不容乐观的学生健康状况

近几年来,从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分析,学生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等大部分指标均走下坡趋势;通过调查数据61%的学生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学生沉迷于吸烟、上网、过度减肥、恋爱、嗜睡、暴饮暴食、甚至暴力等。现在有些学生承受不了各方面的压力,应激能力下降,动不动就打,动不动就杀,很多高校都有这种现象,近几年高职学校也出现这种现象,并有频发地趋势,这些都是由于学生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专家们将与生活方式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疾病称为“生活方式病”,认为现代人类所有疾病中有45%与生活方式有关,而死亡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有关。在美国,不良生活方式占死因的48.9%,在我国占37.3%。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发达国家75%的成年人处于患一种以上非传染性疾病的危险之中。而发展中国家既有传染病的威胁,又有“人为疾病”即非传染病的蔓延,这些都源于生活方式的选择,主要是由于吸烟、过量饮酒、食物太咸、食物过细、脂肪过多、缺乏锻炼、环境污染以及心理情绪紧张等引起。除了对人体直接明显的健康损坏之外,不良生活方式还引发许多潜在的健康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问题。

2、消极落后的体育健身意识

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是现代健康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调节并改善着人们由于饮食、营养、体重、作息等方面长期不合理的积习所造成的生活方面的健康效应。而体育锻炼和消遭娱乐不仅是治疗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的手段,而且是最方便、最廉价的手段。美国把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不仅看成一种消遣娱乐活动手段,也当成一种戒除生活恶习的有力措施。人们为了根治各种由于生活方式造成的社会疾病,不得不把体育运动纳入医学的内容构成。因此,养成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基石。而我们现在高职学生缺乏体育健身意识,观念消极落后,没有意识到体育健身对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致使文化体育等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没有进入正常的生活。

3、较为普遍的不良卫生习惯

学生卫生习惯养成是否健康,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与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而且良好的日常卫生习惯能促进现代社会人际的交往,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但是,学生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随地吐痰、不勤洗手、乱扔垃圾、日夜颠倒、滥用药物、有病不看医等。

4、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全面地认识、正确地评价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对挫折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增进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相结合,营造一个适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现在我们学生的物质越来越丰富,但幸福感觉越来越差,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越来越多。

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来源于一是学习带来的压力,二是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四、养成教育的形成机制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从心理机制来说,习惯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地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个体习惯一旦形成。则会产生相对稳定的定势,不自觉地演变成为个人内在的东西,渗透到生活各个领域中。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具有知、情、意、行的阶段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特点,这是由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知形成规律决定的。认知是基础,是人的全部认识过程的总称,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是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有一个建立、巩固和发展的过程。从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知识,逐渐形成一定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再把掌握的知识用于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因为良好习惯的形成,经过长期的努力获得成功后,就会逐渐的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侧。它是通过价值判断、选择、体验形成价值取向、需要、动机、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等一系列心理素质来实现的。

生活方式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积习难改”是众所周知的现实,对现有生活陋习的改变,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指导。这个“指导”的责任,责无旁贷地落在承担着教书育人使命的教师肩上。

【参考文献】

[1]关鸿羽.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1995(2):42-45.

[2]柳国强,刘春魁.论论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5):45-46.

[3]陈玲艳.论养成教育及其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27(8):3l-33.

[4]王立伟.休闲体育:一个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历史范畴[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

[5]王飞加.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4):518-520.

[6]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

上一篇:聚乙烯醇的消费与供需现状 下一篇:汉代西南地区对汉王朝态度差异原因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