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与对策浅析

时间:2022-06-13 07:23:11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与对策浅析

摘要:上市公司可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总体企业实力,因此关注上市公司的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影响上市公司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融资”进行分析,其中着重对股权与债权的融资成本进行横向对比,找出我国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特殊偏好的原因并对解决企业过渡依赖股权融资提出四点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融资成本;融资偏好

1.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1.1中国上市公司融资情况概述

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是上市公司获取资金的两大途径,内源融资主要指企业内部的资金积累其中主要来自自身经营收入留存;外源融资则是企业从外部主体获得的资金部分,其中主要有:1、直接融资(主要指股权融资);2 间接融资(主要指债务融资)。

中国上市公司往往会竭尽全力以期能够成功上市,在上市之后的扩大再生产过程中,企业往往会毫不犹豫选择股权再融资,因为我国上市公司不“喜欢”派息,那么股权再融资的优势就十分明显了——有大量的不用付利息的资金使用并且还能保证账面上较低的负债率。据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数据显示,几乎没有上市公司愿意主动放弃股权融资的机会,这种现象被我们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我国上市公司在面对融资问题时,表现出的股权融资倾向异常强烈,这与国外融资市场的啄食次序完全相悖。股市成立以来,仅仅从1990年发展到2011年的4月我国上市公司的数目就从10家增加至2109 家;筹资额从5亿成长到2011年的1320亿。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融资额与债券融资额近十年数据的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股权融资金额远远超过债务融资,并且逐年有递增趋势。(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1.2股权融资成本构成

1.2.1财务成本

股权融资成本的显性部分,主要包括资金占用费用及筹资费用两部分。下文对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两大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一)股利增长率

我国上市公司多数是由原有国有企业改造而来,然而企业在上市之后并未作出适应性的调整,仍走原来的经营老路,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差强人意“一年优、二年平、三年亏”的案例比比皆是,正因为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较差,造成了股利支付增长率也相应较低。根据对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沪深两市的A股股利长期处于负增长的状态。

(二)股权融资的交易费用率

企业上市并发行股票过程中许多工作都是委托中介机构完成的,例如股票承销、公证、审计、改制及评估等等。我国证监会要求发行的费用应保持在1.5%至3%的范围之间,然而实际操作结果并非如此,根据现阶段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中的记录,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发行所需交易费用通常保持在4个百分点左右。

1.2.2隐性成本

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股权融资的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隐性成本非常之高但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一)成本

首先,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具有委托关系,他们有着不同的经济诉求,经营者在追求自身经济收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股东利益。其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占有控股地位的是公有股,然而这类股票并不公开流通,由此便造成上市公司管理中出现产权弱控制、行政强控制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的正常运行,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

(二)机会成本

上市公司在使用股权融资后,不再使用其它方式融资,因此就产生了股权融资的机会成本。例如我国08年降低银行利率,旨在刺激经济,债权融资的财务杠杆可以增加经理人的破产压力,从而促使其在一定程度降低成本;此外,债权融资所具有的税盾作用,也同样构成了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机会成本。

(三)非有效市场下信息不对称成本

我国上市企业长期存在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并且投资者的投机性强,加之没有科学的投资理念指导,这便成为企业股权融资偏好的另一诱因。正是由于隐性成本计算无法精确化,所以我们常以财务成本来衡量股权融资成本。

2.我国上市公司外源融资成本变化

从股票市场建立开始,上市公司中就掀起了股权融资的热潮,这跟最初股权融资成本确实比较低有着直接的关系:1998年前后,我国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市盈率多处于35——55倍之间。我们姑且按照当时证券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是40倍来计算,不难发现在当时股权融资成本确实远不及债权融资。

然而在我们对这两种融资成本的数据进行计算后发现2005年前后的银行贷款的融资成本较1988年出现了连续的负增长,与此同时股权融资成本却出现了高达将近一倍的上升。债权融资成本的增长速度远不及股权融资成本,上市公司处于股权融资成本不断攀升的大环境下,仍然“钟情”于股权融资是缺乏科学性的的,上市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指定合理的再融资策略。

3.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改善对策

3.1逐步完善可转换债券市场

可转换债券是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其实质就是普通债券与普通股的看涨期权合二为一的产物。然而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晚、底子薄,事实上并不能够为可转换债权提供很好的发展空间,从而导致可转换债券市场发展的缓慢,虽然从发行方式上来看已与初步实现国际化,但在规范化经营、完善价格机制、合理的发行时间及发行对象等方面仍需作出很大努力。当务之急是应当加快推进可转换债券在种类上的多样化,为上市公司的融资开辟一扇崭新的窗口。

3.2规范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

由于诸如股票市场的流动性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等现状,我们更应该着手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对中小股民进行投资理财培训,降低其投资的更风与盲目性,同时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加以监控引导。更重要的是有关部门要加大核查力度,增加企业内部活动的透明度,因为来自社会的压力才能真正提高上市公司的融资风险意识。

3.3促进企业自我优化

我国一部分上市公司由于一味的渴望做大做强加之经营业绩差、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原因致使内源融资远远达不到要求从而对股权融资过度渴望。正因为如此,企业合理的设定盈余公积金和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比例、明确折旧基金去向十分必要。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内源融资,加强自身实力以提高自身盈利能力才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所在。

3.4进一步开放债券市场

通常上市公司的负债率较低,这与其股权再融资倾向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倾向不但不利于企业财务杠杆发挥作用,而且对管理者的激励体制也是一种弱化。鉴于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应扩大债券市场的开放度,给债券市场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与此同时健全法律保障,这些都对企业的融资结构的优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作者单位:1.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河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叶康涛,陆正飞.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

[2]李丽霞,徐海俊,孟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

[3]曹书军,李娜,罗平.边际融资成本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J].系统工程,2010

上一篇:浅析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会计核算问题与... 下一篇:浅析政府非税收入改革后高校收费票据的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