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诗词到底离我们是近还是远?

时间:2022-06-12 12:09:09

传统诗词到底离我们是近还是远?

近年来,似有一股“国学热潮”在不知不觉间涌动起来,大家越来越关注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除了解读经书的讲座和图书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和追捧,古典诗词全新解读类的书籍也屡屡登上图书热销的排行榜。不仅如此,传统诗词领域自身也从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局面,创作兴旺、队伍庞大、评论活跃、出版火爆、活动频繁……例如:某次诗词大赛,在三个半月的时间内,收到以及10个国家的11万余首诗词作品(数量超出《全唐诗》两倍),出现类似情况的诗词大赛并不少见;全国的诗词组织有2000多个,至少有数十万人参与传统诗词的创作……

传统的诗词是否正在与我们越来越贴近?贴近我们的生活,贴近我们的心灵。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的诗词文化?诗词是否会对我们的生存产生影响?传统诗词的创作模式是否有必要进行改革?

是诗词远离了我们,还是我们远离了诗词?

作为一个传统诗词的爱好者,我从很小开始接触诗词,大概是从一两岁的时候,父母常常教我背诵。之后与诗词感情弥坚,一直不离不弃。其实,现在也有很多家长教他们的小孩子读诗、背诗,有些小孩子两三岁的时候能够背几十首,甚至上百首古诗。遗憾的是,他们长大以后,继续读诗、爱诗的已经微乎其微了。写旧诗的就更少了。我想这大概跟我们的学校教育有关。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读一个好学校,好的小学,好的中学,好的大学,将来能够有出息。可是,会背诗,会写诗,会欣赏诗,并不能获得考学需要的分数,有时候甚至影响所谓正经的功课。于是,有些孩子主动地放弃了诗词,有些家长也认为与诗词为伍是不务正业,把孩子引导或者生拉硬拽到考学的轨道上。

经常有人问到诗词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到底有什么功用。的确,你很难用现实的标准来衡量诗词的功用。但它确实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不一定每个人都要追求诗意的生活,都要诗意地栖居,但诗词至少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可以使我们的很多种情感有所寄托。另外,不仅艺术是相通的,多学科的领域都可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比如,很多大科学家都是诗词的爱好者,甚至有较高的修养。我的导师叶嘉莹先生80大寿的时候,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都到会发言,谈到他们对诗词的喜爱,以及诗词对他们的影响。

也听不少人说到感觉古诗词挺有用的,大的方面不说,有时候讲话发言,甚至聊天,还有写文章的时候,几句诗词脱口而出,感觉比长篇大论更贴切、更到位。我们小时候背的很多诗一辈子都不会忘掉,哪怕当时我们连那些诗的意思都不懂。它和谐的声音,它优美的韵律,就在我们的唇齿之间。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多的不如意,有时候甚至穷困潦倒,感觉到处荆棘密布,但是诗词并没有远离我们,蓦然望去,它就仿佛黑暗里雾中的星。钟嵘在《诗品序》中认为:“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

可是,传统诗词为什么会在很长时期淡出我们的生活?诗词确实离我们很多人的生活比较远,它甚至不能算作是主流文化,有人把它称为“奇葩”。我想大概有两个原因吧。主观的方面,很多朋友感觉诗词太高雅,看都不懂,也懒得背,更别说创作了,所谓“敬而远之”;客观的方面,我们现在的生存压力确实很大,不得不从现实的谋生、养家活口着想,诗情画意当不了饭吃。即使如此,我个人还是不主张采取强行措施去“普及”诗词,那也许是另一种浮躁。可以潜移默化,从社会环境慢慢营造诗词的氛围,多些有关诗词的活动,媒体也多一些谈讲诗词的空间。从教育方面,在中小学设立诗词课,既包括欣赏也包括创作,但不能采取“填鸭”的办法。不能一窝蜂,良莠不齐。有些好东西,你即使冷落它,但不可以糟蹋它。太热闹了,会变得功利,甚至导致急功近利。假如有一天,全民读诗词,很多人出来乱讲一气,看上去很热闹,很繁荣。想想,真是挺可怕的。那是扼杀了诗词的生命。

诗词格律不存在“改革”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古诗词要被大众广泛接受,就必须对现有的形式进行改革。我个人认为,诗词的内容当然要贴近现实的生活,不要为了追求古雅就大量使用现在不存在的一些意象。比如,古人可以说“香车系在谁家树”,那“香车宝马”不是我们今天的宝马汽车,但是我们也不能写“汽车停在马路边”,那样也诗意寥然。至于诗词的形式,我认为不存在改革的问题。

其实我在20年前也曾经提出过诗韵改革的方案,用普通话拟定过14韵部方案,比106个韵部的《佩文韵府》(我们也常常称为“平水韵”)要简化了许多,还提出要用普通话的读音写格律诗词,那样做比较适合接受普通话教育的年轻人学习格律诗词。但是,我的意思是“双轨并行”,不是用新的取代旧的,也不是对原来的形式进行改革。我认为传统格律诗词的形式早就完成了,要写旧诗就必须“法先王之法”。至于我们所提出的那一套新的规矩,其实应该属于“新诗”的范畴。这不是捍卫旧体或改革旧体的问题,而是在旧体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的体式,一个是旧体诗,一个是新体诗,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争什么你死我活?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今天使用的普通话已经没有了入声字,有人会问:这会影响我们读诗和写诗吗?我说当然会有影响。读古人的诗,你可以白纸黑字地读它的意思,你要是考虑声音的和谐,自然就涉及到平仄,过去的很多的入声字在普通话里面已经读成平声了,这确实很别扭。如果说写,还是刚才的意思,可以按照普通话的读音写,也可以用入声字的读音写,但是你自己必须统一。不能上句是普通话,下句就用上了入声字。

很久以来,谈到旧体诗词的改革,很多人都高举起一面“旧瓶装新酒”的旗帜。是要新,在内容上创新。再者说,你生活在这个时代,与古人比,就是新人,你这个新人,这个创作主体,理所当然创作出蕴含着时代气息的鲜活的作品来。至于那些旧有的已经定型的格式我们就不必反反复复折腾了,旧瓶可以装新酒,装不装得进去,别太跟那瓶子过不去。

我也经常看到报刊上发表的所谓旧体诗,有些完全不合格律,如果有古风的韵味可以算是古风,否则索性称为新诗,不要明标什么律绝或者什么词牌。那些“仿律绝”的作品只有20个、28个、40个、56个字摆在那里,别说平仄不对,连押韵都是平声字、仄声字混用。

还有一些试图进行诗歌创作的人自己发明创造自度曲,这里说“曲”,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并不是通常指的“散曲”,它是词的格式,用韵上也与曲不同。曾经有人提出“度词”的概念,似乎也不妥。有人说现存很多词牌是柳永、姜夔等人创造的,人家的那不是自度曲吗?难道老和尚做得,小和尚做不得?不能这么说。如果清朝人自度一首,被词谱收录,我们认可它是旧体。新体诗出现了,旧体从形式上也已经完成了。您再度上一曲,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归入旧体诗的范畴。现有800多个词牌,其实常见常用的词谱也就是那几十种,一般来讲填词已经足够用。如果实在不愿拘泥于此,自己揣摩或者信手发明了自度曲,效果不错,那么可以算是给新体诗做的贡献。

诗词可以让我们的心飞扬

近几年,一些诗词赏析的书比较畅销,从某种角度来说可能比较好看,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传统的诗词赏析。读诗原本是自己心灵的品味与慰藉,这品味的过程可能是自斟自饮,可能是良朋对酌,还或许搭配些丝竹管弦。但是现代人读古典的诗词,不是反复吟咏诗词本身的那几句话,而更多是在阅读那些阐释诗词的文字,从别人的感悟中获取新的感悟。于是,诗词赏析就成了古典与现代之间的桥梁。然而,把桥建得实用并且美观却不是容易的事。

叶嘉莹先生的诗词赏析别具一格,但是现在有些一般读者却反映读不懂。叶先生所阐释的是诗歌的生命,她在解读诗词的过程中让听者和读者体会一种感发生命的力量,给与人的乃是心灵的启迪与人格的提升。她的文字摆脱了传统写法的桎梏,生动平易,诗意盎然,不落窠臼,也不信马由缰,更别有一番深意。叶先生的赏析文字固然通俗易懂,但少有眼下流行的调侃语气,更不习惯在解读诗词时把武侠小说、网络八卦,甚至手机短信的段子都一股脑招呼上。

当然,也有不少读者反映这些流行的“快餐式”的解读文章里面有不少知识性的错误。那我们不妨换到针对读者的角度说,还真别太跟赏析的文字较劲了,毕竟那不是工具书。“直须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用手指月,要看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手指是路径,月亮也不是最终的目标,月亮象征清净心,清净心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我们心中的智慧之光。

所谓古典的新解读方式其实就是要用现代语感体认传统,在接受之后重绘古典,并且彰显诗的本质。或许这只是一种尝试,今天它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哪怕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却不知道明天怎样的沧海桑田。这尝试的路能走多远,是否曲折坎坷,我们不得而知。无论用哪种方式进行解读,我们是要贴近诗词的生命,要让诗词滋养我们的心灵。

诗词,给我们的是一种栖居的方式,它可以触动我们心中最温柔的那部分,可以唤起我们心中渴望迷失的瞬间,也可以让我们的心在天地间自由飞扬。

靳欣,笔名尽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师从赵仁先生。南开大学博士后,师从叶嘉莹先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青联委员。

上一篇:方舟子:打假英雄再战蒙牛 下一篇:王蒙:人生即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