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2-06-12 11:57:22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摘要:本文受陶行知先生“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启发,试图从营造创新环境、放飞学生心灵、改进教法、加强课外活动、进行积极评价等方面入手,谈新课改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跃出教科书框架,学活书本,从而使学生更有效果的学会英语这门有声语言,这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创新思维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所以现在的英语教学不再只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营造创新环境和轻松舒畅的氛围,激发创新欲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本质上讲,创造性思维必定是异样的,当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他可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无须处于保守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充分表现而无须拘束。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按照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造丰富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多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努力建立一个接纳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并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

二、放飞学生心灵,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并用,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以解决学习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创造出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等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改变单一发展学生聚合思维的做法,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以发散思维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辐射思维。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求新、创新。如:在“Modern Architecture”过程中,笔者穿插提问:

① What 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

② Why can we regard Antonio Gaudi as a modern architect?

③ If you were free to design your own dream house,what would that house look like?

三、不断改进教法,运用创新思维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开拓未来学生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精选的教材和科学的教法。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造教育,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去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才能刺激学生的创造思维。然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在课文教学中依据新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加工、整理、归纳、改写,这样做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如:学习了“Saving the earth”一文后,让学生结合我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情况以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的情况,拿出自认为切实可行的改善环境的措施,使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

四、加强课外活动,提高创新活力

课外活动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外活动是学生充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激创造性思维火花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兴趣活动时,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活动内容要尽量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但不要把它形成课外作业,应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自由参与。如:教师可以举行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朗诵比赛、唱英语歌比赛,写单词比赛等活动;还可以建议学生订阅各种报纸杂志,收听各种英语广播,收看英语电视节目,搜集英语商标、图案、说明书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明确英语的重要性,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进行积极评价,鼓励创新思维

创新教学强调评价要具赏识性、激励性,要着眼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更多的肯定、赞赏、表扬与鼓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求知欲的产生,能影响到学生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在教学中,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非常离奇的想法,这时候,教师如果给以严厉批评、职责、训斥,将会压抑学生那些朦胧的、零碎的、不成片段的思想,从而会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中评价学生思维的表现时,应注意客观、公正、热情,以鼓励为主,对于性格内向,平时少开口的学生,可以说:“Don’t be nervous”, “It doesn’t matter”等,使其大胆开口,积极思维。教师只有把希望带给学生,给予积极性的评价, 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一代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我们教师善于探索、重在引导、贵在开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一定会熠熠发光。

参考文献:

[1]刘建华,中学英语创新教法[M]。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学会学习[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何广毯,英语教学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 王建平等译,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Rewards and Realities.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年。

上一篇:温暖冷却已久的戒尺 下一篇:在中学语文中以读促写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