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冷却已久的戒尺

时间:2022-10-26 01:17:04

引言

戒尺”暗示着惩罚,回想现在的教育,随着教师体罚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被曝光和某些媒体大肆渲染,教育界几乎到了“谈罚色变”的地步,课堂上“你真行“”你真棒”之类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千娇百宠放荡不羁的学生老师只能“俯首称臣”。难道这就是当下的教育?一味的赞扬而听不到“戒尺”之声的教育,是否是成功的教育?如果都不是,那么教师应当怎样理解“戒尺”的教育?怎样使用手中的戒尺?如何号准现实教育发展的脉搏?

1.戒尺旧解误读――邪恶的武器

戒尺: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作者认为戒尺在广义上可以等同于一种惩罚,而非局限于木板这一工具。私塾先生的戒尺也似乎在实践上佐证了这一点,挥舞着戒尺造就了“棍棒之下出英才”“严师出高徒”的教育名言。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实话语下的学生在生活中大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被“怀里抱着走”;在学习中逆来顺受、呼来喝去是被“鞭子赶着走”!衣食无忧的生活渐渐使其个别学生养成不羁的性格,无情的将教师从“神坛”上拽下,教师的“强势”地位荡然无存,以至于部分教师不得不挥动手中的戒尺捍卫自己的领地,由此频频出现打骂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

2.戒尺新解――冲破爱的牢笼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教育著作《学记》中指出:长善而救其失。如何救?历史给出了新的答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两会期间,浙江省人大代表、瑞安中学副校长陈良明提出《关于恢复普通中学学生学籍管理中对严重违纪学生采取退学、开除的建议》。《建议》指出:“对中学生的教育,只允许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有奖励权而没有惩罚权,或惩罚权不完整,这种对教育权的片面限制,其实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完整、充分发挥,不利于学校的管理,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因此教育学生犹如种花:赏识、表扬就像施肥浇水;教育、惩罚就像修枝剪叶。

3.戒尺温度――手拿戒尺但我不是恶魔

戒尺本身是不具有任何温度属性的,在大家的记忆中它却是邪恶的化身是古罗马斗兽场上残忍的野兽但在当下教师手中的戒尺确是一种温暖爱的道具,爱之深才会责之切,教育不是惩罚但也离不开惩戒。大家都知道在家庭中你所犯下的错误会在父亲的大巴掌下屈服,然后再由母亲为你擦去那伤痛的泪水。那时你的心里会默默的吟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而镌刻下父亲给你的疼痛。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疼!可是最后你会知道,你很幸运地生活在“慈母严父”的家庭,而不至于成为一个“慈母多败儿”的饭后谈资。教师的戒尺只是用一种相对“暴力”的方式来呵护学生稚嫩的心灵,帮助你在人生道路上能扬起成功的风帆。教育的原则更是不让教育制度、学校制度损伤到任何一个人但当教师为你奏响“缺失”的音符时才是对你最大的伤害,那才是真正的恶魔。

4.用好戒尺――号准脉搏

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虐待;而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过失有足够的认识,并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扶正祛邪,让学生更好地成长。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绝不是对孩子发泄教育者的无奈与愤怒,粗暴的体罚只会伤害到学生的人格与自尊。还教师一把温暖的戒尺凌驾其上彰显良好的教育愿景,同样的戒尺不同的作用但一颗爱生的心是相同的,因为老师希望你们长大之后再回眸一下,笑到最后。

上一篇:影响高中英语学习动机衰竭的教师因素调查研究 下一篇: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