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其对策

时间:2022-06-12 03:10:25

反思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及其对策

【摘 要】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教学科目,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语言交际与理解能力的重要平台。随着新课改目标的逐步推进,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已进入新的阶段,然而,部分地区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偏远村镇小学,其地区差异性较大,语文教学效果难以达到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给予应对。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引言:小学语文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化认知能力的主要作用,一直是我国初级教育的重点所在。语文学科由于自身文化性、语言性以及应用性等特征,其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教师语文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学生长期的积累才能真正反映出来,然而,在学生反馈出语文教学问题的时候,也失去了改善教学的先机。因此,我们必须事先对自身的教学过程以及语文教学体制进行彻底的反思,尽快找出制约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因素,并根据学校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对策,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锻炼其文化接受能力及培养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语言应用。然而,由于长期传统教学观念的制约以及对语文学科的社会偏见,致使小学语文教学难以真正达到新课改的效果。从目前来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教学观念问题

我国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并且其教学内容也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束缚十分严重,部分教师虽然仍然遵照新课改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但是,在具体教学实施时却仍按照旧有方式执行,教师片面重视中考,以语文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指标来衡量学生的语文成绩,完全未顾及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并且,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主观地要求学生完全服从,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后训练方面,学生都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学习或者背诵课文,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个体主观创新能力的发挥。另外,部分小学由于对语文学科存在认识上偏差,而导致其在教学投入中对于语文学科的投入偏少,尤其是在语文多媒体化教学以及优秀师资引进方面整体上落后于其他主要学科,如数学、英语等。

(二)教学体制问题

小学语文本要承担引导孩子学习语言的实际应用技巧的重要任务,其在课程设置上必须注重学科应用性、交际性和基础性的互相协作。不过,反观小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一、二年级学生在校学习实践不够充足,而三到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时间则相对较长,学校较为重视学生“读”的能力,却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汉语拼音教学。部分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其生源较少、办学规模也不大,在资金来源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学校大部分时间是用于寻找资金支持,往往忽略了对本身教育教学的管理与改进,造成全校教学的整体失衡。另外,由于城乡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异,导致农村小学超大班级现象突出,据笔者调查,农村小学班级大多在60人以上,教室略显拥挤,教师难以从细节上照顾全班学生。

部分学校在教学设备的分配上也存在较大的不均衡,对于语文多媒体化教学以及趣味性教学有效投入不足。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平等教育,甚至存在差异化对待的现象。

(三)教学方式问题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方式上,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突出教学的有效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主观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不过,由于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导致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难以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同时,由于语文基础教学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反复诵读课文、练习汉字拼写等为主,课堂教学气氛十分低沉,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较小,课堂参与度较低。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一门魅力十足、开放程度十分高的课程,语文知识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满活力和想象力。但是,由于教师课堂教学的呆板,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每堂课都跟随教师的步伐进行重复,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不能主动地参与其中,导致学生课堂开小差、走神,学习热情低下。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

(一)从观念上改变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看法

小学语文教学难在观念层面上,学校及教师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不重视造成了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效率不佳。对此,我们必须从观念上去改进,逐步改变轻视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要从上到下逐步进行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从领导班子到学科教研组,再到具体基层语文教师,要加强对语文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幼儿阶段,要注重对其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的氛围,转变师生课堂地位,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从组织上确保教学工作稳步、健康推进

小学语文教学的量是巨大的,任务也是艰巨的,要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那么就必须从课时上得到保障、从组织上得到支持。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不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学管理的问题,学校和教师由于某些原因忽略了对教学工作的重视,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对此,我们必须做到:

1.从组织上、舆论上、生活上多关心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在生活上关心教师,空头口号少喊一点,对教师对关心一点。

2.在课程设置上要确保语文教学课时充足,同时,还要进行差异化课程设置。在语文课程设置上,不仅要满足基础教学的需要,还要将语文学科进行分类,如拼音教学、课文教学、阅读教学、美文欣赏教学以及古诗词教学等等,拓宽学生的眼界,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

3.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监督、教学评比以及培训工作。

(三)从教学方式上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

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那么就必须从课堂教学实践方面来执行,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语文教学方式的主要平台,必须大力重视和利用。对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充分利用教室内的教学资源设置情境,以此来调节课堂学习的气氛,打破课堂沉默现象。

参考文献

[1]张久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快乐教学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

上一篇:跨国式合伙,中国式联姻 下一篇:利用悬念激活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