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周期及其波动原因探析

时间:2022-06-11 05:20:01

我国经济周期及其波动原因探析

提要经济周期的产生有多种原因,本文在阐述中国经济周期阶段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简要探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经济周期;波动原因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19世纪初期,人们就开始使用这一术语来描述经济运行中“一起一落、不断交替的波浪式变化”。随着宏观经济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伯恩斯和米切尔给出了经济周期经典定义:“经济周期是总体经济活动呈现出的波动形态。一个经济周期包括很多经济活动大约同时发生的扩张,随后是相似的总体衰退、收缩和复苏,并逐渐形成下一个周期的扩张。这种周期性变化次序反复出现。”

在过去的30年中,以贸易全球化、生产投资全球化和企业重组全球化为特征的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在全球经济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国经济周期同步化的趋势也日益加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宏观经济一直在不断的起伏波动中发展。根据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可以将1953年以来中国经济划分为10个周期。(图1)

第一个经济周期:1953~1957年。这个阶段的经济波动性较大,反复起伏。

第二个经济周期:1958~1962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使得这个阶段的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第三个经济周期:1964~1968年。经济运行调整之后,1964年又上升到18.3%,这是国防建设的前期高潮。接着,1966年发动了“”,经济又出现了负增长,形成第三个周期。

第四个经济周期:1970~1972年。1970年经济增长率又升至19.4%,这是国防建设的后期高潮。

第五个经济周期:1973~1976年。这个阶段的经济总体波动不大,处在不断上升与回落的过程中。

第六个经济周期:1977~1981年。由于的结束,使得经济快速回升,1978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1.7%。

第七个经济周期:1984~1986年。

第八个经济周期:1987~1990年。

第九个经济周期:1991~1999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开了一个新局面,使得经济增长很快冲到14.2%的高峰,出现经济过热现象。经过调理整顿,1999年经济增长率回落到7.6%。

第十个经济周期:2000~2009年。这个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趋于稳定,大体维持在8%左右。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表现出了明显的“朱格拉周期”特征,具体概括为:(1)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逐渐缩小,经济稳定性增强。从图中呈收敛性的经济波动趋势可以发现,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明显趋缓;(2)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在9%~10%左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基本在这个区间运行,进入第十个经济周期以后,经济增长率更是长期稳定在8%上下;(3)从周期长度来看,中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存在9年左右的中周期波动,符合典型的“朱格拉周期”规律。

虽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增长整体的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但较经济发达国家来看仍然存在较大的波动。为什么中国经济容易不是过冷就是过热?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机理究竟如何呢?经济周期波动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并没有超出现代经济周期理论一般规律。因此,我们简要介绍和梳理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对经济周期波动形成的解释,为探究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规律奠定理论基础。

1、新凯恩斯主义:市场失效,需要政府干预。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是利用乘数―加速数模型论证了投资冲击引发经济波动的传播放大机制。投资是导致经济周期拐点出现的关键因素。在传统凯恩斯理论遭到质疑后,新凯恩斯主义通过引入理性预期、动态优化等方法,为传统凯恩斯主义建立了价格和工资粘性的微观理论基础。新凯恩斯主义将经济周期看作是经济体系内在缺陷的一种表现。因为市场机制存在着诸如价格粘性、金融部门低效等内在缺陷与摩擦,所以经济不会总是在理想的就业和产出水平运行,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必要的稳定化干预。

2、货币主义:货币冲击,保持稳定货币供应。货币主义在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时,强调名义因素――货币供给的决定作用。货币主义反对政府利用相机抉择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主张减少经济干预,保持央行独立性,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以控制通货膨胀。

3、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技术冲击,反周期政策不起作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引起经济波动的是实际因素(主要是技术冲击)而不是其他。因此,每一次持久的技术冲击都将产生新的增长轨迹,经济增长趋势本身是波动的。这种波动不是对某种均衡状态的偏离,相反,这是理性市场优化行为的结果。因此,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政府干预的稳定化政策对平抑经济波动不起作用。政府政策应该是为经济的最优增长路径提供良好条件,诸如税率的准确制定、公共品的提供等。

4、内生增长理论:技术冲击,反周期政策不起作用。内生增长理论更注重实体经济层面分析,认为经济增长是通过经济周期波动来实现的,它们共同的起因是企业家的创新活动。经济增长体现为一种技术进步带来的创造性破坏。在新旧技术更替的破坏期,大量资源转向研发领域,会使得产出下降,增长减缓。因此,经济周期只是创新周期的表象。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知识、研发投资具有外部正效应,因此主张政府放弃过多的关注短期经济波动的相机抉择政策,而更多的着眼于长期经济增长,采取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积累的各种政策。

通过上述理论可以看出,各种经济周期理论在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成原因时侧重点是不同的,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探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如下:

1、投资与货币信贷的冲击。货币的超量供给(表现为实际利率下降、获取贷款的难度下降)扭曲了资源配置,导致投资上升,资金更多的流向一些资金密集型产业,从而导致对投资品的需求增长,供求关系原理使得投资品价格开始上升。投资品价格的上涨又刺激了更多的投资,并进一步挤占用于生产消费品的资源。由于价格传递存在时滞,加上投资增长抑制了消费增长,所以这时的经济运行会给人造成一种假象,就是投资过热但消费不热,消费品价格并没有上升,不需要去调节过度的信贷与投资。但经济的假象不可能长期维持,涨价效应的扩散,最终使全社会出现通货膨胀,即经济过热。货币虚增带来的繁荣假象一旦被打破,过度的信贷增长就难以为继。信贷增长被压缩或停止,原来的投资扩张循环被打破,过长的投资品生产链条被压缩,投资品价格下降,并进一步压缩生产。但短期内投资减速对应的是消费增长快,消费品价格在经济收缩后仍出现上涨。这时经济给人的假象就是物价仍在上涨,紧缩没有到位,信贷与投资遭遇过度紧缩。(表1)

2、低成本工业化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特点是在政府主导下以低成本工业化来实现赶超战略。这种低成本工业化模式下,形成“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高储蓄”的循环,并通过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来融入国际分工。在这种模式下,地方和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套取中央的要素价格补贴,只要中央政府稍微放松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就会演变为投资过热和整体经济过热,最终中央政府进行强力约束迫使经济降温。

3、外部经济的冲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日益紧密。在这种开放的宏观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也就不断加强。中国凭借着低成本的劳动力优势和巨大的国内市场,日渐成为一个兼具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双重特征的重要开放经济体。一方面中国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成为一个大量吸引外资,进出口总量不断上升的世界工厂;另一方面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对外贸易的依存度也不断提高。过高的对外依存度,使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力较大。

总之,对于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机制,我国理论界提出了各种看法,共同之处在于把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机制区别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认为投资为主的总需求波动和总供给的约束,以及体制上的特征和弊端和外部经济的冲击是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相关的机制受此影响而发生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爱俭,牛凯龙.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分析与增长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9.1.

[2]贾怀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与对外经济贸易因素[J].国际贸易,2009.1.

[3]陈乐一.当前我国经济周期阶段与对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9.2.

[4]陈乐一.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J].财经问题研究,2007.3.

[5]刘树成.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J].宏观经济研究,2005.2.

上一篇: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问题观点综述 下一篇: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