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解决歌唱中的音准问题

时间:2022-06-10 07:27:57

分析如何解决歌唱中的音准问题

摘 要:在声乐授课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唱不准音节的学生,当出现这种情况时,老师首先平静心情,不能急躁,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前提下,和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原因,认真分析问题的根本所在,并且纠正错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声乐 歌唱 音准

学生唱歌走音是声乐教学上最难办的问题。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是由于学生听力不灵敏,情绪不稳定和缺乏自信心等等,还有未掌握好唱歌的技术也是其中之一。以下就是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所对此的分析看法。

1.造成学生歌唱出现音准问题的原因

起初接触声乐学的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歌音不准的情况出现,出现次数的多寡也是因人而异。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一是嗓子缺乏调节性和对比较复杂的音程表达不好。二是对曲子不熟悉,不熟练,一知半解。三是先天性的五音不全,并且注意力不集中,听力不敏感,对于音色等声音脑中枢反应缓慢,甚至不可分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自己跑调了却浑然不知。还会有些学生天赋不错,上课反应也很快,接受吸收能力强,但是缺乏主动性,课后甚少练习,也会出现音节不准的现象。四是心理问题,怵台问题是由于学生精神压力过大造成的,有些同学在大家面前准备演唱是就会出现口干舌燥,想去厕所等,怀中忐忑的心情上台表演,在唱歌过程中自己也听出音不准,但是这时思想已经控制不了歌唱器官的协调作用,舞台上的时间不够调节音准,使自己处于被动状态。

2.针对原因,提出对策

2.1因情绪波动而改变音准

学生的情绪在低落时还会出现音节降低,也会因心情急躁而使音节升高。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心理,不要直接去指责学生的听力不好或者音准不对,也不要总是提出学生音节上的错误,以免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思想上的抗拒。老师要鼓舞学生积极主动选择欢乐的歌曲,可以让学生的情绪慢慢安谧下来,渐渐进入良好的唱歌状态。这样才可以使学生从思想改变上控制脑中枢对发音器官的控制,纠正情绪因素为音乐带来的问题。

2.2缺乏信心将引起音准问题

在课堂上也会有学生因为对自己缺乏自信而出现音节不稳或者走音的情况。针对这样的状况,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信心,让学生绝对相信自己的音准能力,并且告诉他自信心对于全部唱歌行为还有音乐的音准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同时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时常对其进行夸奖鼓励,绝对不可以用损害自信的方式来指出其错误。例如:学生把音唱低了,老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欢快的唱歌,或者说对自己有信心,一定可以唱得更好;如果学生把歌唱高了,可以告诉他唱的很好,但不用使那么大的劲,也可以让学生把音节降下来。总之,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也是提高学生歌唱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3因感情不投入而导致音准问题

感情不够也是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可以说学生没有把心放在音乐上,因此导致音节错误。如果学生的听力好而灵敏,也可能不会走音;如果学生在唱歌时,注意力不集中也不会走音,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个能力,若再加上听力迟钝,那就糟糕了。这种现象初学者较为多见。如何解决呢?首选,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及方法,渐渐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其次,对于听力基础不好又学习懒惰的学生,要加强听力训练。总体来说,歌唱者唱歌是出现的各种偏差都要进行纠正,直至唱歌者的听力能确切听准每一个音节。

2.4歌唱技术不稳定会导致音准问题

要纠正歌唱音节偏低的毛病,就要建立正确的高音理念,明白呼吸支点的位置在胸腔部,气息吸纳运用灵活,冲击声带的气息要均匀有力。练声时可进行由弱到强的练习和均匀平缓的长音练习,从感觉上体会横膈肌的力度控制及变化,增强控制发声中的气息,非常要求保持发声高位置的稳定性。还有一个问题由于情绪激动,越唱越高昂,气息力度就会越来越大,呼吸短促,气息冲击声带过高,呼吸的支撑点也会过高,导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失去控制,使声带不能正常振动,音准逐渐偏高,这是因学生缺乏音准概念,练习的时候气息的深度与横膈膜之间的控制不够均匀平稳,胸腔进入的气息过多,不利于自我调节控制,而造成的声音不稳定,缺少柔和的线条、流畅的声音美感;因此老师在指导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音量由高向低的发声练习,锻炼气息的驾驭能力,也可以保持音色的稳定性。在平日练习中,要注意打哈欠、闻花草、等吸气类动作,这样可以打开胸腔保持吸气状态,使胸腔(两肋之间)向外扩张,这时喉咙是放开的,喉头也是向下稳定的。只有保持这个状态进行歌唱,才能保证唱的准确、轻松自在。白声也会造成音节不准,过分的尖细或者歌声中缺少圆润感,可能会导致声音偏高而音准偏高,缺乏明快集中的嗓音而导致听觉上音准降低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会随着老师传授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指导培训的增多而迎刃而解。

总而言之,唱不准音可以出在多种原因上,而最关键的就是是否可以找到解决的方法。有时直截了当的纠正很有效果,但有时候委婉的方式方法才可以对症下药。也就是说,如何掌握这个度,就要靠老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经验,细心观察,耐心指导,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才可以更好的解决把握这个问题,在音乐领域上培养更多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向侠.浅析歌唱中的音准问题[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 (4).

[2]刘大巍.歌唱音准问题研究[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1 (4).

[3]王晋华.对歌唱音准问题的新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 2013 (6).

上一篇:书画同源 10期 下一篇:浅谈“外语教授法”在独立学院日语视听说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