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造就

时间:2022-06-10 12:53:50

谈体育教育中学生健康人格的造就

摘 要: 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现代体育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运动知识、技能,还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体魄;不仅要教会学生健体的方法,还要通过体育活动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教会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中学生的人格现状,探究社会对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归纳出比较切合现代中学生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健康人格标准;探索如何运用体育教育塑造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体育教育 中学生健康人格 塑造策略

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工作的重心不仅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技能,而且关注培育和塑造学生的新型人格。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健全的人格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育呼唤人格培养,人格教育日益引起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重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目前学校面向未来社会所做出的必然选择。我通过理论和实践分析中学生的人格现状,依据社会对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基本要求,归纳出七点比较切合现代中学生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健康人格标准,探索如何运用体育教育塑造初中生健康人格的原则、途径和方法,现分述如下,与广大同仁共享。

一、何为健康人格

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可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心理特征的总称。从伦理学来说,又可解释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健康人格是指人格主体的心理品质和行为倾向,符合社会成员所公认的标准。人格教育就是指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学生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部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在学校的当前发展。中学生健全人格标准可概括为:

1.健康的主体意识。

它表现为以积极的态度认识自我的存在并接受和尊重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信心。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对于个人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良好的性格特征。

一个人良好的性格特征主要指:勤奋、勇敢、坚强、自信、谦虚、谨慎、积极、进取、细致、乐观、文明、有礼等,如果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性格特征,往往能自觉主动地去组织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克服各种困难挫折,达到预定的目的,愉快地生活,从而使学习和工作取得优秀的成绩。

3.稳定乐观的情绪。

学生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必须情绪稳定乐观。任何人都会碰到顺心和不顺心的事,都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关键是要保持积极多于消极,乐观多于悲观,使喜怒哀乐等情绪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4.良好的社交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促成人际和谐的必由之路。要创设自己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具备较强的交往能力。

5.良好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道德品质,应包括社会公德、人品修养、组织纪律性、服从服务意识等。现实情况表明,学生的人品比学业更加重要,中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

6.较强的鉴别能力。

学生应会理智地分析问题,不感情用事,能接受不同的观点,能接受科学客观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初步形成自己的是非曲直观,对自己认为非正当的规范不盲目遵从。这个特征是对人格崇拜,偶像崇拜,尤其是对明星崇拜与自我崇拜反思后所确定的一种主体自我回归。

7.适应社会和应变能力。

人是在不断的适应中成长的。适应现实就意味着你能跟上时代的节奏,就意味着你能保持自己的角色去实现自我。中学生必须具有敏锐的应变能力,以适应社会新的变化,能与变化的世界保持和谐的节拍。

二、现代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的不健康人格现状分析

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在蜜罐里,长在鸟笼里,活在校园里;在家动画片、游戏、上网、零食是他们的全部,在学校有的只是考试、排名和家长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超出理智,学习压力较大。他们玩的时间较少,生活孤独,发泄渠道有限,因此,他们在身体、心理、性格、交往、意志力和合作意识等方面都缺乏锻炼、体验和磨炼。在体育课上,部分同学的不健康性格表现尤为突出,具体体现为:

1.身体素质差异较大。

肥胖、瘦弱、驼背、哈腰、弧圈腿等发育不良现象都有,这都是从小缺乏锻炼造成的,缺乏健康的体魄,这将会影响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2.缺乏自信心,不敢尝试新动作。

特别是学习单、双杠练习、支撑跳跃、垫上运动和耐力跑及障碍跑等有难度、有风险项目运动时,部分同学表现胆小怯弱,必须老师个别辅导,多次尝试才敢做。

3.意志薄弱,心理脆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经不起失败挫折的打击,不是知难而进,而是知难而退,更受不得批评和指正,教师只能正面引导和激励,通过运动训练磨炼意志力。

4.性格差距大,交往能力弱。

部分同学孤僻、怯弱;部分同学暴躁、爱发火、爱争吵。体育教学中要采取分层合作学习,正确引导,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教育逐渐培养他们自信、开朗的性格,学会自控、沟通、谦让及和谐相处。

5.缺乏责任感,合作意识不强,以自我为中心。

体育活动时,学生经常发生矛盾,互不谦让,经常推卸责任,找老师处理时都是自己对、别人错,强调自我。体育教师要采取游戏比赛、合作学习、球类比赛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不言而喻,以上学生不健康人格现状,不但严重影响了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干扰了正常教学的有序运行,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在城更大的阻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寻求有效的敬爱与原则、途径和方法,对症下药,解除症结。

三、体育教育塑造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原则及其运用

健康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塑造和品格构建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学生的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因此它必须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具有一定的原则性。

1.人文性原则。

人文背景对人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会运用体育人文性原则去塑造学生人格,如挖掘有利于健康人格形成的体育文化内涵,构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

2.适应性原则。

人格培养要讲究适应性原则,这种适应性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教师适应学生的发展。在人格培养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各种适宜的环境,根据学生的特征,有的放矢。采用能被学生所接受的方法,同时培养内容要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学生自身的需求。

3.自我认可原则。

人格培养是通过外来的干预,促使内部转化,这种干预能否起到转化作用,关键是受干预者的接受。因此,是人格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使外来干预演变为自身需要,自己去主动培养,也即自我认可。如果主体把外化转变为自身需要,由他律转化为自律,那效果将非常显著。

4.创造性原则。

创造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是获取竞争胜利的重要途径。培养健康人格运用创造性原则,就是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创造性原则必须营造适宜学生创造力发展和表现的精神环境,尊重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多样性,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自信心,努力创设“支持、鼓励、肯定、接纳、承认、赞扬、欣赏”的教学氛围。

5.疏导性原则。

对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循循善诱,利用各种机会因势利导,疏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果教师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压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绪越积越多无法得到疏通,最终以扭曲的方式宣泄出来,势必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6.主体性原则。

青少年心理发展特征与心理辅导要求在学生人格教育过程中教师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又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应鼓励学生“唱主角”。让其自我探索,自己寻找发展模式,从而形成健康人格。

四、体育教育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和方法运用

体育教育在学生的终身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在长期体育教学中,不断探索运用体育教学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和方法,现归纳如下。

1.充分发挥体育课堂主渠道作用,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1)优化教学环境,营造有利于学生人格发展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体验、见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并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在融洽、团结、友爱的心理氛围中学习,我经常采取分组合作学习,小组探究学习,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鼓励互帮互学,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对学生的错误、失败采取宽容的态度。我经常参与到互动教学环境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2)创设练习情境,激发运动兴趣,促成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我积极探索新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结合生活、场地和器材构建新的教学情境,创编游戏,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成功的快乐,磨炼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如在垫上运动教学中,学生基本学会滚翻后,我用垫子、标志物、体操凳等器材模仿野外郊游情境,创设绕树林、滚山坡、走独木桥、钻山洞、匍匐前进过沙漠等场景,我提出游戏规则和要求后,由小组讨论设计游戏方法、路线,集体参与布置场地,最后进行比赛,同学们配合模切,不怕苦不怕累,勇争第一,这样既磨炼了意志,学会了合理竞争,又体验了成功与失败的滋味。

(3)采用分层选项教学,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发展的需求。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体育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体能、兴趣、性格和能力等情况进行合理分组,提供运动菜单,让学生自主选项进行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玩他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体验成功的快乐,身心得到最优发展。

(4)挖掘教材内涵,寓人格教育于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参与、情感的体验的综合活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直接参与、身体力行这一实施性强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人格的内容来进行教育。通过中长跑教学,激励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发扬顽强拼搏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通过障碍跑教学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增强学生成功的信心;通过球类教学,让学生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实现集体目标;通过舞蹈类教学,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伴以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学生通过充分展示外形的动作来表达内在的情感,从而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气质,提高审美意识,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质。

2.利用大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健康体魄,磨炼意志。

每天出操必须强调精神饱满、队伍整齐、步调一致、踏着音乐节奏进退场,做操时强调动作整齐划一、刚劲有力、舒展大方、朝气蓬勃;冬季跑步时,均以班为单位,定出跑距目标,要求学生一个不掉队,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从而磨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塑造学生的阳光心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校坚持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精神抖擞一整天,健康快乐一辈子”阳光体育运动,通过拓展课和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跳校园集体舞和大型团体操表演,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与合作意识,陶冶情操。

4.通过大课间和体育特长自主选项活动,满足学生的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

根据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学校开设大课间活动和2+1体育特长课,根据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尽量给学生提供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等活动项目,小组合作练习,由教师进行专业技术指导,从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通过小型多样的展示比赛和大型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观念。

学校定期开展小型多样体育单项比赛、体育节及校运会、区、市运动会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体育活动中,展示学生风采,发挥特长,彰显个性,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同时也展示了团队、班级和学校风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大局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五、体育教育塑造初中学生健康人格应注意的问题

1.应处理好人格教育和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之间关系。

体育教育最终目的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其养成终生体育习惯。因此,体育教育理所当然地要把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能力和习惯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但体育教育也是人格塑造的载体。因此,体育在致力于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肩负起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人格教育等多项任务。一味地强调体育的健身性,就会导致人文价值的流失;如果过于突出体育的人文性,就会削弱体育学科培养体育能力的功能。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是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过程中的人格教育。

2.应确定长远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体育学科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计划。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中,不能采用灌输的形式,应把人格教育的内容和日常教学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从课堂活动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在切实抓好学生体育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春雨润禾苗式的“滋养”。

3.应以教师人格塑造学生人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学生模仿能力和可塑性强,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时,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观察、发现、了解教师的过程,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平时应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以良好的人格魅力、精湛的技艺、深厚的专业功底教育和启迪学生,努力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教师良好的形象与崇高的威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结语

途殊道同,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途径很多,方法不尽相同,但目标都是一样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心、无穷的恒心和持久的耐心,只要拥有爱,我们的使命就一定能完成,我们的教育就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大学出版社,2001.7.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3]体育与健康(7~9年级)全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

[4]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

上一篇: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