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之重在于过程

时间:2022-06-08 01:10:59

教学之重在于过程

摘 要: “过程和方法”是新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在教学活动中还十分严重。要改变这种传统的弊端,教师就要改变观念,构建教学活动中重视过程的教育理念,强调在过程中,师生合作,教学相长,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实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养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关键词: 教学过程 教学结果 教师 学生

课程过程与结果,是课程领域乃至教育领域一直以来讨论的热点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以教师为主体、书本为本位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较为严重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倾向,目前这种教育理念在一些学校或地区仍相当流行,已成为课程改革中一个非常难解的教学症结。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改变自身的结果与过程观显得尤为重要。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结论显示的是学科探究的结果,过程展示的是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方法。探究的结果固然重要,探究过程和方法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只有学科的结论与探究过程和方法论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的理智水平和整个精神世界得到实质性的提升与充实。

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程度。重结果、轻过程,还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潜意识里希望学生能够按照自己所设计好的教学方案按部就班地作出回答,并且努力地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学习活动和认知活动,这样“有条不紊”的教学可以保证在既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进度,达到既定的认知目标,其结果是缩短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发展都十分不利。

如在小说《项链》中,对“项链是假的”这一情节的揭示,除了小说结尾由项链的主人佛莱思节夫人直接道白之外,文中还隐藏了作者多次精巧的暗示(伏笔):借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的随意,丢项链后珠宝店老板的否定,还项链时主人的不悦但又漫不经心,等等,这些细节都暗藏着项链是“假”这一必然结果。在教学中,教师从所谓的教学效益出发,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认为那样会把时间耗费在没有用处的争论与探讨上,唯恐“过程的时间”占用“结果的时间”,影响教学的效率,直接将文章中的这些包袱明明白白地抖给学生,表面看来教学过程和教学时间将大大缩短,确实是省事了好多,其实是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与问题意识,扼杀了学生探究的激情。我在两个班做了实验,让一个班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寻找字里行间隐含的蛛丝马迹,而对另一个班级在教学中直接把答案给了学生。结果发现,通过品读课文,学生在寻寻觅觅、“恍然大悟”之后,由衷地产生了一种快乐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而另一班学生只是在我的讲解中收获了一种索然无味的知晓。

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如果直白地将这些趣味横生的情节道出来,那么对作者和作品又何尝不是一种亵渎,对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不尊重与不负责。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去质疑、讨论、判断、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最终得出结论,让学生在过程中真正体验到曲径通幽的探索美,在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付出之后收获的喜悦。

过程中浓缩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感受、体验,对学习经验的积累、提纯、升华,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深化。重视过程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教育教学中理应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只简单地将学生作为灌输的对象、装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体这一核心,忽视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本身在过程中的探究心理和情感体验。结果是学生的兴趣越来越弱,学习的态度越来越消极。

1.重视过程是知识本身的需要。

知识本身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思维的产物,形式上往往表现为简单现成的结论。学生学习并不意味着将这些现成的定论装入大脑,而应在思维过程中揭示其隐含的精彩而独特的内容,并将深入到知识的发现、再发现过程中,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人。否则,学习只能变成简单刻板的记忆过程,割裂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2.重视过程是认知的需要。学习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能体现学生对各种结论的疑问和困惑,又能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及个性创造,在过程中学生能获得丰富的探究体验。

3.重视过程是学生探索新知和获得体验的需要。体验是人独特的心理功能,是人对外界某一具体情境甚至对自身经历的回忆状态的感受和体味。学习不只是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强调自身参与与体验;不只用自己的脑、手、眼、嘴、耳,还要用心灵去直接感悟,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教师不再是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不再是既定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吸收者。走出孤独、机械和沉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感受到课程的真正魅力。

4.重过程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需要。能力的提升是学生学习的本位,在过程中能力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不仅是学生学会与懂了问题,而且是学生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等,这种悟只有在数学活动中才能得以进行,因而,教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并把推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这样的过程之中,让学生明白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体验是教学离不开的,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式。

新课程教学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过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惑,甚至遭受挫折和失败,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重过程并不意味着轻结果,重过程仍须重结果,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突出过程,在过程中使课程得以创生和开发,在过程中让师生共同交流共同发展,在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与探究,在过程中丰富学生情感,实现道德提升和人格发展。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方法,让学生更简单明了地理解人们在认识知识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各种努力,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历前人经过几十年甚至几千年才完成的认识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同时,引导学生重塑自我认知,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所学内容的意义。对于结果和过程,有人作了这样的比喻:旅游时,当我们沿着不同的路径去游览一座名山,“到达山顶”这一结果是相同的,但路线不同,收获也不同。坐缆车和爬山,感受就完全不同。我想旅游如此,教学更是如此,课堂之重在于过程。

参考文献:

[1]陈旭远.推进新课程[J].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双珍.在音乐课堂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3]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马玲玲.项目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上一篇:咱也过把导演瘾 下一篇:中职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