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复习法指导三例

时间:2022-06-08 07:53:47

英语复习法指导三例

一、客观分析学生情况,科学分析高考试题

在制订高三英语的复习计划中,首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拟订一学年的复习计划。在拟订复习计划前,通过对学生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测试,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制订出详细的复习计划。例如:在语言基础知识测试中,发现许多学生针对十大词类中的形容词、代词和动词这三大词类掌握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针对这种情况,在拟订词法复习计划中,把这三大词类的复习视为重头戏,在时间的分配上占整个词法复习时间的三分之二。同时,在复习过程中,对三大词类中学生掌握得较差的内容,而且又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进行重点突破。例如:代词的考点是不定代词,同时又是学生的薄弱环节,那么,在复习中要寻找突破口,先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初步掌握不定代词的用法,然后再进行综合训练,尤其要加强语境中对不定代词考查的形式。如NMET95第17题、22题、27题,都是通过上下文语境对代词用法的考查。再如,学生对动词掌握也是十分薄弱的,针对这种情况系统地拟订动词的复习计划。如:动词的细微辨析、词组辨析,习惯搭配,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析所制订的复习计划是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另一方面,在拟订高三英语复习计划中要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能使我们在拟订计划中做到方向明确、重点突出,以避免在复习中漫无边际、不知所措、大海捞针,一味地去搞题海战术。在拟订高三英语复习计划之前,首先对高考试题进行系统地分析,通过分析,我们看到高考试题中初中英语基础知识在历年的试题中所占比例都很大,这个分析的结果给我们的复习提供了明确的航标,也就是要求我们要加强和重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因此,在高三英语复习中要狠抓初中英语基础知识的复习。在复习中,要对初中英语基础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比较,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最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例如:从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时态、语态是历年高考必考的语法项目之一,且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比较。2.“狭义”的过去。3.情态动词+一般式/完成式。4.since前后的时态。5.动词及物与不及物问题等等,同时,从高考试题的分析还可以看出,近几年时态、语态测试的试题是通过一定的上下文语境来考查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十大时态的基础概念,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时态的能力。

二、研究教材,研究考纲

在高三英语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好中学英语课本,要把握中学英语教材的体系、重点和难点,只有这样,教师在复习中才能得心应手,提高复习效率,因此,要求教师要很好地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切忌在复习中抛开课本。那么如何做好教材的研究和梳理工作呢?首先要理顺整个中学教材的知识体系。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和梳理可以发现:初高中课本是按照由“词词组句篇章”这一体系编排的。这一体系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要按照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来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工作。例如:在如何引导学生做好书面表达题时,教师应根据语言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字词句章”这一体系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切忌随手拈来一篇,就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是违背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的,是不可取的,也是不会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的。其次,在研究、梳理教材中,要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教师在复习中才能做到“少”而“精”、“准”而“熟”,而不致于在复习中出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中,首先要对教材作精心的梳理,可以按词法、句法、词汇运用列出重点、难点的表格,然后根据表格的内容有计划地安排复习。例如:在复习句型中,可以先从“S+V”“S+V+O” “S+V+O+C”再过渡到复合句等由浅入深的句型结构的复习以及句型的辨别等等。只有经过这样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体系和重难点,我们在复习中才能把握尺度,提高复习效率。

其次,在高三英语复习中,要以“两纲”为纲,即要依据大纲和考试说明以及词汇表(音、形、义),防止在复习中出现两个方面的偏差:一是对知识复习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无限制地扩展和加深(当然,适当的扩展和加深也是必要的),因此,在复习中,首先要求教师要认真学习“两纲”。在学习的基础上要对“两纲”加以全面、系统地研究,只有吃透“两纲”,才能在复习中目标明确,路子对头。例如,大纲明确对“独立主格”这一语法现象不作要求,复习时可一带而过,不要作为重点复习。但是许多教师在复习中仍然利用一、二个课时对该语法项目进行复习,甚至在模拟试题中出现这一语法知识点的考查,实际上,这不仅贻误学生的时间,同时又给学生的复习加重了负担,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缺乏对考纲的研究。再如:《考试说明》中明确地指出: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要把有“潜能”的学生选。这就意味着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向能力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中不单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同时,要在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上下功夫。

通过对“考纲”和“教材”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以“两纲”为纲,以“课本”为本,即要依据大纲,精心处理好教材,或重新整理,或归纳、综合、对比,使知识系统化,形成记忆网络,防止出现知识断层现象。抛开课本一头栽进题海是不可取的,不重视依据大纲使知识融会贯通,而只是机械地重复课本也是不可取的。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就能掌握好备考的主动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事倍功半。

三、探索高考复习新路子

近几年来,在高考指挥棒的良性作用下,许多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在高三英语复习中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努力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片面做法,变应试教育为能力培养,然而应当看到,发展是不平衡的。往往在高一、高二很重视听、说、读、写题的老路上去,甚至一味地用中文讲英语课,完全不顾英语教学的特点,不注重能力的培养,仍然将英语当作一门知识传授给学生,致使很多学生经过几年英语学习后仍处于听不懂、说不出、写不清的困难状态,造成学生时间、精力的大量浪费。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既有赖于高考试题的进一步完善,如:增加听力测试题,还需要依靠广大中学英语教师投身到教学改革中去,探索出高考复习的新路子。

在实践中,很多英语教师根据语言教学的特点和高三英语复习的特点,创造出许多独具特色的新的教学法,在培养听、说、读、写四会并举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如情境教学、视听教学、整体教学、四位一体教学等等,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供学习借鉴的经验。相信在高考英语试题的良好导向作用下,会有更多的英语教师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进修提高和知识更新,更加重视依据教学大纲,根据语言教学特点,充分利用现行教材中的语言材料,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方位训练,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良好英语基础的人才。

在高三英语复习中,通过适量的练习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提高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如何把握“量”的问题一直是摆在广大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大难题,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做的题目越多越好,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的想法。我们知道,试题浩如烟海,学生是不可能把试题做完的,况且现在的高考题侧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侧重语言环境中对知识的考查,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考题,精心筛选试题,切忌搞题海战术和“拿来主义”的做法。教师在练习处置上要做到科学、适量、高质量,在试题设计和筛选过程中要注重题干设计过程中的巧妙所在、习惯的干扰,注重社会交际语言知识,注重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等等,同时,要注重选项的科学化以及隐蔽性强的特点。通过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加以不断地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必将不断得到提高,学生在高考中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取得良好成绩。

上一篇: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下一篇:浅议通过例句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