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之我见

时间:2022-06-07 01:08:23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之我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成没问题,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年级越高,越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本人就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浅谈几点看法。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敢问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眼前发生的事都要问“为什么”,甚至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我们家长、教师有时觉得反感、不屑一顾,这样很有可能扼杀了一个学生。其实这种好问的精神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也是一个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但是天真可爱的孩子跨入校门,随着年龄的增长,“问题”越来越少了。其问题在于我们教师,以及传统的教学模式。

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上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把微笑带进课堂,用真诚的微笑、亲切的话语、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注视、微笑、点头、手势等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表见解,提出疑问;在学生积极主动提出问题时,无论提得正确与否、简单与否、问题质量高与低,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告诉他们能站起来提问是有勇气的表现,是积极参与新知学习的表现,是值得肯定的。对于学困生,如果他们愿意提问,更应积极鼓励、耐心倾听,保护他们提问的积极性。破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问。一次,我在教学“篙”这个生字时,把“篙”写成“蒿”,一个平时默默无语的学生举起了手,指出错误,于是我热情洋溢地表扬了他,这个学生自信的风帆高高扬起,从此提问的热情也更高了。

二、善于引导,使学生乐问

回顾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填鸭式”的教学,几乎没有让学生“问”的机会。导致学生不爱问、不想问。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如一位教师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A.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B.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读了这两句话,你发现问题了吗?学生纷纷质疑:课文中说是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 “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很多树在一起才能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怎么说是“树林”呢?在本片断的教学中,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正是因为执教者从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情境,打开学生的思路,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产生发现问题的兴趣,主动地提出问题。

三、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善问

文章的题材来源于生活,丰富有趣的生活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于无疑处生疑”,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主动探索,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谈看法,摆见解,互相讨论。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批判性的问题,然后再去解答问题。学生也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这样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如在学习《失街亭》这篇课文时,有的学生问:诸葛亮斩了马谡之后,他又做了什么?这样可顺势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自行求解。

四、在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中增强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教学的起点和开端,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以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才能促使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获得新的发现。新课程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动脑思考,并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

除了上面的,还应教会学生围绕课中插图、课中标点、课中空白等内容大胆地提出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浅层次的,没有多大的思维价值,有的是深层次的,具有较高和很高的思考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分辨问题高低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把学生所提的问题梳理出来。这样逐渐培养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善于在关键处提出问题。

五、注意学习中的反思,深化问题意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反思不仅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课堂上,每节课我都会留5分钟时间让学生反思本节收获:掌握得较好的地方,与谁一起解决了什么问题,所学内容方法能否拓展到解决同类体裁的其他问题上,拓展到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和对什么问题还有新的见解上,从而让学生在问题中思索,在思考中收获。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哈佛大学师生中也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真正的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起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下素质教育的呼唤。

(作者单位:河南省西峡一高)

上一篇:让名著走进学生的心灵 下一篇:提高自身素质,打造专业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