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名著走进学生的心灵

时间:2022-03-30 09:25:49

让名著走进学生的心灵

初中语文学习,自从把名著阅读学习明确列入课标后,我就在不断思考怎样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让学生把名著读好。

首先,认真并不断地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些内容直接或间接地指出读名著对初中生的重要意义与价值。明确这一指导思想以后,就把它用到教学的实际行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读名著的重要性。

其次,我自己先对名著进行阅读,再拜读名家“解读名著”的作品(因为教学参考书里没有更多地介绍名著相关的内容),上网查资料,力求对名家的作品有一些较深的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好学生。

再次,在每届学生入学之初,我给学生讲明初中生阅读名著的要求及阅读名著的重要意义与价值。这就先从认识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再召开家长会,取得家长的配合,因为他们是坚强的后盾,给学生花钱买名著,还要督促学生去读。

这些工作做完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必须阅读的名著任务。阅读任务布置下去不久我就发现,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很多学生不乐意阅读那些名著,真正能完整读过名著的学生很少,而多数同学对名著兴趣不大,原因是好多名著学生看不太懂,只读热闹,读不出奥妙,常常是读一会儿就读不下去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中就采用了一些吸引学生去阅读名著的方法,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先从课本后面提到的名著入手

1.自读。每册书后面都列出了本学期要读的名著篇目及概要内容,先让学生自己读一遍,再让学生谈谈学到了哪些内容,最后老师再作指导。

2.圈画重要知识点。等学生对书本上的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再让学生圈划重点内容,如:作者简介、作品背景、作品主题、作品内容、情节概要、主要人物、作品意义价值、写作特色等。

3.背记。让学生读圈划的重点内容,直至背会。

二、读《名著导读》

课本中对名著作品的介绍都太简略,学生记了书上的名著简介,但对作品内容没有很深的印象,为此我推荐学生读《名著导读》这本书。我带领学生读书中的故事梗概、写作背景、作者介绍、作品人物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等。这些内容比书上的具体详尽,学生读后对名著作品的认识就较具体了,而且也有了兴趣。

三、看名著原文

读名著要读原文,仅仅做到以上两点是不行的,名著的精华还没有让学生真正领略到。我就给学生讲道理:文学名著之所以能成为传世佳作为人们所推崇所赞赏,是因为它是人类文学精华,它影响着人类文学一代一代的发展。

1.确定安排合理的阅读时间及进度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我把每周一节课作为固定的名著阅读课,课余时间自主阅读半小时,每人读20-30页,让家长在家监督,并要求学生写出每天的阅读情况。对每天阅读多的学生进行表扬。这样一来,一学期就能读三四部名著,长期坚持下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能养成,阅读的目标就能达到。

2.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阅读步骤

有些名著篇幅较长、内容较深,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其阅读的积极性。因此,在计划实施的初期,让学生选择一些篇幅较短、文字浅显的名著。读完后,再推荐有一定深度的作品,这样便能降低学生阅读的心理压力,慢慢地适应并喜爱上名著。

四、举办“读名著说评书大赛”

对于内容深奥的名著,学生读一段时间就倦怠了。为了提高兴趣,我给学生举办了“读名著说评书”活动。我身先士卒,先给学生说了《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草船借箭”:“话说诸葛亮身负孙刘结盟共破曹军的重任,来到了东吴。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这可吓坏了周瑜周都督,他心中暗暗思忖:这样的才华在我之上,我岂能让他活在世上。只见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有了……那诸葛亮一听让他三天造十万支狼牙箭,马上爽快地答应了。按正常说来三天是造不出这么多箭的,那诸葛亮岂不是自己送死吗?诸葛亮有那么傻吗?不可能。那他是咋完成任务的?听我慢慢道来……”这节课学生听得如醉如痴,连下课铃声都没听到,以至于非让我接着往下讲,推迟放学时间。我就借此让学生回家读下面的故事内容,学生也就自觉地读起名著了。

五、写名著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

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去读名著,而怎样督促并检查学生读名著的情况呢?那就是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更重要的是通过写,让学生能深入了解作品的内容与内涵。等开学来,进行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展览,这样学生就不会太偷懒,就不能去抄写别人的,只能自己读读自己写写。

六、办名著专题讲座

名著是浓缩的精华,是作者一生的心血,是历史时代的画卷、社会的现实版。对许多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内涵、艺术价值等学生大多不太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每学期都要开设专题讲座来讲名著,使学生对名著的精华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继续摸索,探究出更好更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汲取古今中外名著的精髓,把学生培养成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实验中学)

上一篇:信息技术让英语教学“动”起来 下一篇: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