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乐理及视唱练耳课程研究

时间:2022-06-06 11:20:55

音乐教育乐理及视唱练耳课程研究

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指导纲要》正式出台,将《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为一门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1]两门课程的整合打破了长期以来两门课程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其整合来优化课程结构,从而构建《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使音乐理论学习与音乐能力的培养相互结合。

一、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是高师音乐专业中重要的两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乐理》是最基础的理论课,《视唱练耳》则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两门课程是独立分开进行教学的。在课程设置上:《乐理》学习一学年,每周两节课;《视唱练耳》学习两年,第一学年每周四节课,第二学年每周两节课。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能够比较全面及系统的完成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但缺乏两门基础理论课之间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让学生的学习感到有疑惑,知识点之间存在脱节的现象,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对于高等师范院校来说,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学生们以后的教学目标是有着本质区别的。[2]在我们传统的教学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四年的时间中尽可能多的掌握我们所学的专业知识,但是,通过几届毕业生就业以后的信息反馈当中得知,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思维模式,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让我们的学生如何去掌握最基础的音乐理论知识以便于传授给他们的学生们,这是传统高师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

二、新教学模式的特点

1.课程设置的突破

以往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是进行分离式教学,在此教学模式中我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两种教学的脱节,独立的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相对缺少连续性,并且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练习也不多,所以在学生的学习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惑。自《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整合以后,在课程设置上也与之前传统的教学课程设置上有着明显的对比:《乐理与视唱练耳》共开设两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周课时为6节,第二学期为4节;第二学年的周课时都为每周2节。这样整合后的课程设置在总的课时量上较以前相比相对减少,但整合后的课程有机的将乐理和视唱练耳的知识点结合在了一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大大激励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2.教学方式的优化

基本乐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内容的讲解上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书本到书本的死记和练习,这样就出现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3]从而影响学生整体音乐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视唱练耳课程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课程,在以往的教学中一般都是从简单的节奏到复杂的节奏练习,视唱从无升无降号到有多个升降号的训练;练耳则是从单音到音程、和弦、旋律等。通过我几轮的教学下来发现,学生初学时还能跟上步子,但随着难度的加大,理论知识的缺乏和不熟练,视唱练耳也就慢慢变得枯燥无味。因此,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整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首先,在教学中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来丰富此课程的教学。比如在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音乐课件,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视频这样的特点,因此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4]使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不仅仅掌握各理论、视唱、练耳的部分环节知识点,又可以在视唱和练耳的过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来弥补在视唱和听记环节中的不足,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相互贯通,实现两门课程的渗透性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视唱练耳的学习质量,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同时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其次,《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课程是音乐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两门课程学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本专业其他各科的学习和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因此,针对新课改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我们必须对以往传统、单一的课程加以改革,使之具备技能性、师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现代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本专业各学科之间相互融汇贯穿,这样既使他们获得一定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教学实践能力也得以提高,而且还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模式的教学,实现了《乐理》与《视唱练耳》教与学的结合。再有,就大多高师院校而言,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大多都采用班级授课制,并未按照学生的专业水平分班,这样每班学生的总体水平就参差不齐,在教学中就很容易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我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因材施教,进行规划式教学。可根据每个学生入学时的专业成绩或入学考试时的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成绩作为分班的依据,让同一水平的学生划在一班,这样不仅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同时也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最后,我认为可以在院系中适当的举办一系列学生视唱音乐会,在音乐会中也可插入乐理和练耳的内容,它不仅是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的实践和检验,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本课程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在此课程的学习中提倡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和提高。学习地点不仅仅只局限于教室和琴房,学习用具也不再局限于纸笔和钢琴,[1]在学习中可使用视唱练耳学习软件,如《Auralia》和《EarMasterProfessional》这两款软件不仅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还可以在学生的课后练习中广泛使用。[4]如果学习者通过计算机循序渐进地完成各项练习,其听觉能力必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结语

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整合对于高师音乐教学来说是一门新型的课程,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理论教师和全国广大的专业人士、音乐同仁一起在教学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统一认识,转变教学观念,研究出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本学科体系不断发展和完善。

上一篇:ERP在企业财务控制中的价值 下一篇:ERP支持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