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浅析

时间:2022-06-06 02:38:12

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浅析

【摘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如何认识农村经济发展的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一个不断释放农村经济源泉的历程,扭转城乡经济失衡需要把农村经济问题放在城乡一体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考虑,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改善农民社会保障、加大农业公共服务建设来充分激发农民的个体积极性,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动力机制 结构创新 科技创新

一、农村经济发展动力机制

(1)农村产业的结构创新。农村产业的结果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只有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才能完成中国从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个转变即是要通过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来实现,不断的像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挖掘,实行小城镇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通过农业创新延长和优化农业产业型链条。

(2)农村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只有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实现从原有的粗放式发展的发展模式向精细化发展的转变,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科技综合素质,提升农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提升整体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等等,厚积而薄发从而通过科技创新来带动生产力的极大转变来带动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

(3)事业产业的对接。无疑实现第一第二产业的无缝对接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故而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间构建连接带。推动作为核心的乡镇企业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

二、农村经济发展现在的问题

(1)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增收存在矛盾。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社会化和集约化的过程,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不断装备农业的过程,也是农民现代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生产强度将不断降低,而农业中间投入的品种、数量会持续增加,农业增值率呈下降趋势,这就预示农业现代化将使农民从单位农业产出中得到纯收益减少。在农业资源有限和农业人口数量巨大的情况下,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增收存在矛盾,推进农业现代化是一项两难的决策。

(2)财政支农的力度和效果在弱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虽然有了很大增长,但其增长速度明显低财政总支出和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2003年,江西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48.0亿元,比1980年增长12.5倍,但同期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增幅分别为22.9倍和21.9倍;2003全省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2.6%,比1980年下降9.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但是涉农部门的机构和人员数量却不断增加,2003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4.6%,比1978年下降13.5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已经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基本转型,但农业领域尤其是农业投资领域的计划色彩仍相当浓厚。上述因素占用和消耗了农业领域大量资源,降低了财政支农的效果。

(3)金融支持农业经济的力度需要增大。受农业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低等因素的影响,银行在商业化过程中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相对减弱,对发展农业十分不利。1987-1992年,江西农业对金融保险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下降了38%,1992-1997年在前期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68%,1997-2002年虽然出现较大幅度回升,农业对金融保险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达到0.00635,但仍然只有1987年60%。金融统计资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支持农业的力度缓慢下降,直到进入新世纪才出现较大幅度回升。九十年代,全省金融机构为对农业的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为6.1%,比八十年代下降0.5个百分点,新世纪以来上升到8.2%。

三、农村经济发展动力及建议

(1)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农民组织化和农村信息化水平。积极的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完善产业,税收方面的支持政策。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2)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关键是要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一是增加并有效整合农民科技培训补助资金,创新培训形式,对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每年提供免费的科学种养等知识来更新培训。继续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科技入户方式,提高对农业科技示范户进行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培训效果。二是把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纳入政府总体教育规划,实施农村青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与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相配套,对未能进入高一级学校读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鼓励免费参加包括科学种田、养殖内容在内的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农村青年的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三是建立职业农民补贴保障制度,对具备资格的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给予补贴,提供长期低息或免息贷款,使职业化农民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有效整合转移就业培训资金,通过定期、定向、定额发放培训券的形式让农民对实施培训的单位进行市场化选择,切实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效果,更好地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3)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发展。要把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着力点放在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上。扩大县域发展自,培育特色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努力壮大县域二、三产业,增强发展活力。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要发挥城市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小城镇吸纳人口、发展产业、聚集资源和活跃市场的功能。把乡镇企业发展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村服务业。

(4)进一步完善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制度。综合考虑农产品市场供求、直接生产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农民从事其他产业的收益情况等因素,完善农产品最低保护价政策和国家专储收购政策,使农产品生产保持一个合理的收益率,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护。针对近年来农产品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大幅度增加对良种培育、动物防疫体系、规模化饲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小型农田水利、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等的支持力度。

(5)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干预水平。随着农业战略性调整的深入推进,继续搞好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等成为农业经济政策干预的重要手段。具体工作中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切实遵循产业发展规律,逐步优化生产结构;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最终实现政府主导型的结构调整为政府经济理性干预与农民自发有序调整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随着农村改革路径由“从下到上”逐步转为“从上到下”、改革领域从相对容易的经济领域逐步延伸到社会政治领域、改革内容由单项推进逐步转向综合配套改革的演变,以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具有激进性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类型成为今后农村改革的主要方式。由于这种制度变迁方式不是相关利益主体通过重复博弈形成的,所以在今后工作中要尽量避免决策者或影响决策的利益集团利用制度供给的机会为自身牟利和信息不对称下的“搭便车”行为以及不适应制度环境而出现低效率的现象的发生,让制度变革的收益最大化地受惠于农业、农村和农民。

上一篇: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控策略研究 下一篇: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利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