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策略

时间:2022-06-05 01:36:54

新课程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策略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九年义务教育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是当前所有信息技术教师所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也是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目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关键词:信息素养;任务驱动;学科整合;人格素养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1、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和创新的学习情景。教学中在引导学生把握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创设各种有针对性的问题或生活情景。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这些问题或生活情景中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在情景中体验学习的效果;另一方面应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转变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放手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掌握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方法与应用技巧,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陶冶心性,形成健康人格。教师的重点是做好学习指导和过程调控,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亲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2、合理选用并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转变被看成是新课程改革中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唯有革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因此,教学中要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手段,以“学科整合”为载体,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到具体教学之中。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任务驱动”中的“任务”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注意任务的情景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同时,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形成循序渐进的梯度,最终形成一个任务链,以便学生踏着任务的阶梯去建构知识。

以“学科整合”为载体,即在教学中注重与各学科知识的建构,将学科知识元素有效地融入到技术元素之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理念,即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与确立学习探究主题,分析需求并规划、设计内容,根据需要与创意获取并加工信息,准确表达意图或主题思想;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提倡协作学习,评价和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和效果,让他们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

任务驱动――做中学。“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小的学习探究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与已有知识经验建立联系,在教师的点拨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要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尝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参与和促进他们的探究过程。

学科整合――综合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学习、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操作实践,还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但它必须与其他学科学习、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成果。比如图像处理与美术的结合,文字处理与语文的结合,多媒体展示和网页制作必须与美术、音乐、文学、传播学和其它各学科相结合。

主动探究――自主学。教学中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要充分地相信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特质。教师只需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情景和线索,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方法指导,为学生构建向上攀爬的支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互相帮助协作学习。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四大要素之一,学习者与环境的作用,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建立协作小组。通过合作完成一个个共同的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开展讨论与辩论,形成伙伴、竞争等学习关系,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启发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建构。

3、注意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依据学情,在保证大部分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适当采取分层教学。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主要通过奥赛辅导进行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相互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以人文教育和校本研究为“突破口”,提升学生人格素养。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主动探究,又要注意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还应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通过人文人类体会为人之意义与态度,实践做人之道。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养出一个完整的、和谐的人。现代社会里网络的出现,为学生打开了选择学习资源的自由之门,使得他们享受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学习自力: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网络工具选择他们所需要和喜爱的信息资源。可是,现实的问题接踵而至:获得了极大选择自由权的学生应该选择什么资源、可以选择什么资源和应该怎样运用资源?

1、深化对人文因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施和运用。加强对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干什么”的引导与督促;强化对学习资源内涵与教育价值的认识,营造丰富多彩的、能够吸引学生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学习情景。这些情景不能仅仅限于智力与能力的培养目标,而应当充分考虑和满足青少年的生理健康、情感渴求、人格成长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多样需求。促进学生对丰富人文精神资源的选择与汲取,帮助他们实现“人对工具的能动把握”,而不是相反,让“电脑”成为人脑的“主宰”。

2、深化“校本研究”。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等多种现代教育和学习理论先后被引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要避免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要注意教育理论建树要加强针对性,切实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开展“立足本土”的对策性与开发性研究,如结合学生实际和认知水平扎实开展校本课程等。既要从宏观的层面上施行,又要从具体细微的细节之处入手。如课程微观细节设计的科学合理和个性化教学,多种教学模式相互关系,以及相关的资源配置、技术支持和时空条件等。

同时,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围绕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通过对多年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否定来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进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并作用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探求教师课堂教学活动背后的思考;就一些认识误区进行针对性讨论,走向许多细节问题的理解,走向对一些矛盾问题的权衡。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程标准观下,信息技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共性与个性的发展与统一,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和人文教育,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

上一篇: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下一篇: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是班主任管理的成功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