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铸造的背水波纹方孔圆钱

时间:2022-06-04 05:17:29

日本铸造的背水波纹方孔圆钱

在日本历朝历代铸遣的方孔圆钱中,常见品种多为光背,亦有背星号及记地、记数和记年者,但背“水波纹”的只有当四的“宽永通宝”和当四的“文久永宝”。

(一)当四“宽永通宝”

“宽永通宝”是日本江户时代后水尾天皇宽永二年(我国明代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水户田町富商佐藤新助请铸,经获准,遂于水户首铸。其后,银台、吉田、松本、高田、长门、备前、丰后等地相继鼓铸,一直铸至明治维新(公元1868年),前后延续达200余年。常见品种为小平钱,铸量很大,也有少量当四钱;材质以红铜为主,或有黄铜和金、银钱;背面除光背外,背文有“文”、“元”、“川”、“仙”、“长”、“足”、“佐”、“仇”、“久”、“卜”、“一”、“千”等,钱体大小厚薄各不相同。而当四“宽永通宝”,由于铸量比小平钱少,流传到我国的更少,故在我国较难见到。

这枚当四的“宽永通宝”钱(图右),制作精良,钱径比普通小平钱大一些,为2.8厘米,厚0.1厘米,重4.7克,比普通小平钱约重2克上下;面文“宽永通宝”四字工整楷书,文笔端秀,上、下、右、左直读;背面与小平钱的“宽永通宝”有显著不同,不是光背或有文字,而是有比较规则的水波纹。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四背水波纹的“宽永通宝”,有的在水波纹的第一条曲线上,还有记地的文字,如“千”、“山”、“卜、“盛”等(图右)。

(二)当四“文久永宝”

“文久永宝”是日本江户末期孝明天皇文久三年至明治天皇庆应三年(我国清代同治二年至六年,公元1863―1867年),铸于江户、深川银座及浅草金座,分别为当四、当五十及当百钱。面文“文久永宝”四字,因系三人所书,“文”字有写作“攵”字者,“”字有简化为“宝”字者,今传世的面文“文久永宝”四字,多写作“攵久永”,如果有“攵”字写作“文”字,“”字写作“宝”字,则为稀罕之品。

在日本“文久永宝”中,当五十者背文穿上为“五”,穿下为“十”,直读为“五十”;当百者背文穿上为“当”,穿下为“百”,直读“当百”,或穿上为“当”,穿下为押花,穿右为“百”,穿左为“文”;而当四,背面都为粗、疏不同的水波纹。

这枚当四的“文久永宝”(见图),制作精良,钱径2.7厘米,比普通小平钱略大,厚不足0.1厘米,重3.5克;面文“文久永宝”四字,工整楷书,端庄秀美,上、下、右、左直读,其中“”字为简化字“宝”;背面为有规则的水波纹。

由于该钱面文中的“”字为简化字“宝”,与普通的“文久永”钱有区别,因此,应为稀罕之品。

上一篇:玉器收藏 辨伪方法谈 下一篇:第二届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