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酸碱盐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04 04:59:39

如何提高酸碱盐教学的有效性

无效教学是对每位老师教学工作的最大威胁,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每位老师教学实践所追求的目标。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每当学到酸碱盐知识时,老师总要想尽办法进行补课,加班加点地辅导,加大学生的练习量,学生的负担很重。在大量的练习之后,部分学生虽然能写出一些方程式、离子反应式,但无法掌握其规律,最终对化学的学习彻底失去兴趣。我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总结了一些提高酸碱盐教学效率的体会,供各位参考。

一、重新整合教材,夯实知识基础

知道目前的教材比较科学,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材只是教学的依据之一。老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利用教材,不能机械地使用教材。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的情况,变“死”教材为“活”教材,从而实现创造性的教学。

酸碱盐有关知识所涉及的面很广,需要很扎实的知识基础,比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团、金属活动顺序等。学生要顺利地学习,就必须夯实这些基础。所以在进行酸碱盐学习之前,教师最好抽一点时间帮助学生复习一下有关知识。

由于在探究酸碱盐反应规律的时候,学生需要知道常见的酸、碱、盐的溶解性。因此,教师有必要将教材重新组合一下,可以将酸碱盐的分类提上来先学,强化酸碱盐溶解性的记忆。

二、创设探究实验的教学情境,提高学习的效率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酸碱盐的教学中,安排了很多实验,尤其是探究实验,这充分说明了实验的重要性。在此内容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做好演示实验。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在做好演示实验后,让学生重新做一下相关的实验,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便于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理解有关化学原理,提高动手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必要增加一些实验,尽可能地创设让学生探究实验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索中发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

探究实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信息处理得到结论的能力。比如,在学习CO与NaOH反应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向NaOH溶液中吹气,问学生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然后证明。因为此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从表面上看感觉不到它们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要证明它发生化学反应,就要证明NaOH溶液里是否含有,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确定探究方案――往溶液中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就能判断向NaOH溶液中吹气发生了反应。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创设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酸碱盐知识面广量大,需要记忆、理解的内容多,难度也很大。因此,教师切忌急燥,务必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记忆与理解,老师授课过急,势必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及时消化,面对紧接着的新知识,疑问会越来越多,使学生跟不上学习的节拍,挫伤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严重阻碍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知识点过关,为以后学习的提高逐步积累知识。比如,在学习酸碱盐时,先抓好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再抓好物质分类的有关知识,使学生非常熟练地掌握,看见化学式或物质的名称,立即就知道它是属于哪一类;在学习酸碱盐溶解性时,要帮助学生记忆,可以编写口诀辅助学生记忆。教学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效率的提高才能得到根本保证。

四、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整个初中化学中,酸碱盐知识的规律性是最强的。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知识、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新教材安排上都是让学生学习各种物质性质后,自己分析归纳各类化学反应的规律。比如在学习盐酸、硫酸性质后,就让学生自己探索酸的通性,归纳出酸的基本性质,同样,在学习NaOH性质后,让学生归纳得到碱的共性。

酸碱盐知识中的实践问题也很多,要求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如何鉴别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初学者不知道怎么解决。老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思考,如何设计实验的方案,操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根据实验的现象进行判断,等等,最后要让学生自己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后,就能自行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分散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很多学生都感觉酸碱盐知识一学就忘,一用就乱,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入手。欲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注意分解难点,不要等所有知识学完了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否则会使很多学生感觉很难,造成部分学生放弃学习。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就要穿插相关的实际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螺旋式的提升。比如,在学习CuO与酸反应后,教师可让学生解决:如何区分两种黑色粉末――氧化铜与碳粉?类似这样的学习,能逐步提高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为以后解决教难的问题的打好基础。假如一下子让学生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会感觉化学很难学,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化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比如,在学习盐酸知识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洁厕净成分中含有盐酸,它为什么能很好地除去水垢?在医院做胃透视时,为什么常常服用“钡餐”(BaSO4)?这些知识,能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化学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总的来说,只要教师能让学生真正地参与、投入到教学中去,教学的效率就能得到根本保证。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能力的体会 下一篇:浅议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