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时间:2022-06-04 02:27:32

高职生化课堂教学的改革与体会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提高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生物化学教学工作者不断努力探索的问题。文章从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先进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探索如何多方位提高生化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生物化学 课堂教学 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现象本质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它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反应过程复杂多变,是基础医学课程中最抽象、最难懂的学科之一。由于高职高专学生有较多的文科生,对于生物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得相对薄弱。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科学,许多生物化学知识都与日常生活和临床医学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联系这些实例进行课堂讲解,可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明确其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例如,在医院打针前需用酒精棉球消毒灭菌,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为什么酒精棉球可以消毒灭菌呢?通过用生化知识解释:酒精消毒可使微生物如细菌蛋白变性,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这就更能使学生理解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再比如在介绍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的时候,我们联系临床上的“镰刀型红细胞性贫血”,介绍它的发病机制,强调这是一个典型的分子病,是由于血红蛋白结构异常而导致的疾病,从而使学生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有了更具体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摄取,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二、教学中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疾病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如何将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融会贯通是医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临床,如从高血氨、氨中毒的讲授中可扩展到假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胺、硫醇、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等,HMG-SCOA还原酶与他汀类调脂药的作用机理以及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区域化分布与一些病理现象等的时候,我们给学生一些真实的临床生化检验报告,让学生分析病人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东西不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可以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武器,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又可让学生对临床知识有所了解,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有用性的认识。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是把声音、文本、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和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综合技术。它具有信息多样化、信息量大、易于操作等特点。

多媒体教学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为解决生物化学课程固有的授课难度提供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有效手段,它在单位时间内传递的信息较传统的教学更丰富、更直观、更形象。

但在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也应注意方式方法,如果运用不当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若仅仅按照课件内容进行满堂灌,不顾及学生的信息反馈,就会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若幻灯片的内容过多或教师的语速过快,就会造成学生消化不了,产生厌烦情绪,降低学习效果。因此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1)在内容的选择时必须围绕教学大纲,同时结合学生特点精炼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2)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仍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意肢体语言,必要时也可用板书等方式来阐明课堂讲授重点,补充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不足和缺陷。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是课堂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良好的专业素质、授课艺术、人格魅力都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首先,教师对教学内容要有深刻的理解,要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重难点,反复推敲教材,在头脑中建立起系统知识框架,理清教材知识系统的结构顺序,从而按知识框架展开进行备课。其次,加强集体备课,教师之间取长补短。来自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临床知识较丰富,而来自其它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生物学、化学知识较丰富。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采取集体备课、研讨教材、互通有无,优势互补的方式,必将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范月仙.浅议寓智能培养于生物化学教学中.山西高教研究,1996.

[2]王言根.学会学习.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刘友平,李洪.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中临床联系法的应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

[4]闫位娟,李韬.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医学教育探索,2007.

上一篇: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思考和建议 下一篇:扬长避短,探索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