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角下完善农地征收制度之路径

时间:2022-06-02 01:38:48

和谐视角下完善农地征收制度之路径

【摘要】土地征收攸关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与和谐社会构建大局。本文分析了征地制度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以防止征地权的滥用,建立并完善公平合理的补偿制度、健全土地征收程序等,对我国农地征收制度的完善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并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妥善的保护,进而有力的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地征收;公共利益,征收补偿

引言

土地承载人类社会的一切,是万物生存的基础,立国富民之根本。土地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征地引发的矛盾与日俱增,冲突呈现群体性和暴力性等特点,征地引起的纠纷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团结,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便。这与我国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为了早日建成人心所向的和谐社会,必须对农地征收制度进行完善,对法律制度进行修正。

一、现行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的不足之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了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更明白了完善的土地征收制度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所以我们就要找出现行制度的不足,才能对症下药,完善不足之处。通过对实现的实践和理论分析,我们发现以下不足之处:

1.在实践中解决公共利益不明确问题

我国的《宪法》、《土地管理法》、《物权法》都规定了国家有权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征收农民的土地,但是都没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内容,这个缺陷直接导致征地权的滥用,征地主体的泛化。有征地权的行政机关去征地,没有征地权的机关甚至领导者个人也会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去征地;商业性用地假借公共利益的名义占用农民的土地等,这些行为都侵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引发了社会矛盾,造成安全隐患。

2.征收程序流于形式甚至缺失

虽然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了征地前后的告知程序,但是都是政府方案决定后的告知,农民的意见微不足道,对政府的决策产生不了影响。这样就使法律对农民有利的程序形同虚设。另外,法律对农民的监督及救济途径也规定的不完善。

3.不合理的补偿标准以及对补偿费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在我国,实行的征地补偿标准明显的具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完全是政府说了算,补偿标准偏低,没有体现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特点,让市场决定商品的价格,从而更好的使农民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另外,补偿金额单一、僵化的计算方法,对土地补偿没有考虑到土地的区位差别,也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的意义及其真实价值,更没有考虑土地给农民带去的增值收益等等,这些不足都使土地商品化的客观要求没有得到恰当的体现,失地农民的潜在经济利益被非法剥夺了,分配不公在所难免,而且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威胁,使国家不能较快、较好的建成和谐社会。

二、使土地征收制度得到完善的对策

1.法律对公共利益的范围做出明确规定

公共利益是行使征地权的前提,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改变。可是对同样的事情见仁见智,不同利益阶层的人对“公共利益”做出不同的解释,目的就是使自己得到的利益最大化。因此,这个征地权行使的唯一法定条件不仅要有特定性,更要求具有唯一性,否则形同虚设的情形就会发生在这个唯一的前提条件身上。作者认为,全国人民代表或者常委会应该制定土地征收法,严格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而且所谓的公共利益必须是为了社会大众的共同福利,而不是个别人的特权,以期达到防止不法人士滥用国家权力的目的。公共利益可以采用列举式和概括式的方式加以明确,例如:军事用地、水、电、暖、能源、交通、环保、文化、卫生等。这些项目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不仅易于操作,也能防止出现人为扩大化的解释。

2.使土地征收程序得到进一步完善

程序的公正才能带来实体的公正。程序是一种使利益各方依据自己掌握的证据资料和对方进行自由、平等对话的机制。通过程序,利益各方都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样使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得到了充分考虑和展现,能够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案。完善征收程序的首要目的就是监督和制约土地征收权,防止征收权被政府部分滥用,随意侵害农民土地利益,而又没有合适的救济途径。所以该程序应该体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精神,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得到平等保护的理念也应该得到应有的体现,更应当使征收的公示性与可操作性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最大限度的防止和避免暗箱操作。首先,必须使“公共利益”的认定程序得到增加,包括土地需要者的申请程序、对申请土地的目的是否合法及适当的调查程序、对符合公共利益的征地项目的确认程序、征收土地前对农民的公告程序,是农民了解为啥征收及怎样补偿安置农民。具体来讲:由需用地人提出用地申请,保障农民对征收的用途、目的、理由、原因及依据有知情权,由政府进行公告,农民参与讨论用地否符合公共利益等。其次,用地人提出的补偿方案由征收利益各方共同讨论、协商、审议、通过征案。使被征地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的保护。安置补偿方案应该遵守这样的顺序:由失地农民与补偿义务主体协商,政府部门审核通过。最后,健全征地的社会监督机制。目前程序的不公开与不透明是土地征收过程中的最大弊端。社会监督机制督促各个阶段行政事务信息的公开,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另外,通过公众的积极参与从而加强对征地过程的监督,达到防止权力的滥用的目的,进而遏制再发生违法征地行为。

3.合理定价,提高补偿标准

首先,相关单位对土地进行定价时要考虑土地的地理位置,还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遵守市场规律进行定价,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如果还不存在市场定价的,可以委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合理的检测并估价。其次,为了增加农民收入,还应该充分考虑被征收土地将来的增值收益,这些不能全给国家,农民应该得到一部分。最后,对土地补偿费的监督和管理要加强,以达到充分体现《物权法》42条4款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之内容的目的。作者拙见,在征地补偿的有关法律制定出来后,加强对农民的宣传力度,使农民及时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在保障农民充分参与征地程序的基础上,知晓自己可以得到多少钱。征地批准机关把农民的补偿款直接存入农民专用的银行账户中,从而杜绝截留征地款的情况。另外,保障农民有权通过建议、控告、诉讼的方式实施监督,使农民自己的利益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4.完善征地纠纷的司法救济

权利没保障即是“无救济即无权利”。为保障征收依法进行、征收过程和结果公正、公平,必须建立合理高效监督机制,还要建立公平、方便的裁决机制。首先,应该扩大人民法院对争议案件的受理范围。为了及时有效的化解矛盾,使保护当事人的土地权益得到全面保护,必须将由公共利益的确认引起的纠纷、补偿标准的确定引起的纠纷,乃至征地补偿款项的分配引起的纠纷,统统纳入司法审查范围,进而达到通过司法实现对征地权进行监督制衡的目的,有效遏制权力滥用,更好地实现层面上的权力控制。

三、结语

土地征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说到底就是土地征收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均导致的各种矛盾,解决不好,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给社会的安定带来隐患。本文通过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如严格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征收程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以期平衡各方利益,尽量使不同利益集团都能从征地中得到自己的适当利益,人与人之间和谐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张武扬.公共利益界定的实践性思考[J].法学,2004,(10).

[2]杨槔伶.《土地管理法》中征地条款的缺陷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86.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19.

[4]曹艳芝.我国农村土地征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J].社会科学家,2006,(3).

[5]邓瑾秋.我国土地征收立法若干问题浅析[J].法学杂志,2005,(1).

[6]杨进,张迎春.关于改革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5,(1).

上一篇:浅谈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构建和谐企业中的... 下一篇:简析国际引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