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改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时间:2022-06-01 05:21:51

谈新课改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关键词〕 新课标;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54—01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成因

1.课程教学目标弱化。根据09部颁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三个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但重专业技能教育,轻综合素质培养的职业教育现状,使语文课程不仅在教学时数上不能保证,在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上也是不容乐观,中职教学目标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2.课程教学模式老化。多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教学模式的改革相对滞后。传统教学模式占据中职语文课堂主阵地。普遍存在“教师讲解分析多、学生自由活动少;教师简单提问多,学生主动思考发问少;教师讲授知识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少;课堂讲解时间多,课外活动阅读指导少;做练习统一答案多,鼓励学生发表创见少”的现象。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人”,个人的才华灵气、情思敏感、创造潜能都受到了极大的抑制,课堂气氛呆滞沉闷,语文丧失教学的意义。

3.学生学习心理异化。中职学生以学一点专业知识找一份工作为目的,学习基础薄弱,厌学情绪浓重。当语文课又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过去的学习经验会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排斥和厌烦,或者想当然地对课程高期望值,如内容上的新奇,课堂上的冲击,教师教学魅力,学习的成就感。当期望与现实存在差距的时候,他们很容易会以种种客观的理由放弃对课程的学习。中职学生语文课学习的这种异化心理,成了教学的巨大障碍。

二、中职语文课突围策略

1.突出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在职业中专语文教育功能的定位上,应高度重视其审美教育功能,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要让学生感知音韵美,赏析意境美,体悟情感美,把握整体美。

作家写作的出发点都是“以笔为渡,向善而生”,文学最大的功用是“鼓舞灵魂,安慰心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忽视了语文的审美功能,我们就会将一些优秀的语文成品,肢解为一个个的语言片段,研究结构与语法,学生最终获得的已不是一首首优美的诗词,一篇篇感人的散文,而是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主谓宾,定状补。有人说,阅读从来都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有效手段,更是分享人性与情感的最佳途径,是一个高级精神享受活动。唯有让学生从文学中品味人性与情感,使他们有一点诗性,有乐观的精神、有尚善的情怀、有含蓄蕴藉之美质,才是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职业生涯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才是回归到了教育的本质。

2.增强语文教学的人文色彩。所谓加强人文色彩,就是要强调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给我们的启示。阅读与欣赏教学应该以提高阅读兴趣、刺激阅读欲望为目的,如学习苏轼的《前赤壁赋》,文中透露出的那种虽屡遭不幸,却豁达超脱的处世态度,“凡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既是作者的人生感悟,又是警示后人的哲言,以此为主线去学习文章,学生所获得的已不仅仅是一篇文章的内容,更增添了对苏轼人格的敬仰,对其诗、词、文、赋的喜爱,更有对个人立身行事的启示。我们的教学由作品而及作家,由作家再及作品,学生的阅读面拓宽了,对作品的感悟力增强,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3.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以教师为主角的课堂,教师在台上尽情发挥,学生在台下当听众。试想,一个有感人的故事情节,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并配以悦耳音乐的影视作品尚且不能吸引所有的观众,仅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又能使多少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教学中来呢?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师做一个优秀的导演。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扮演角色总比仅仅当观众有趣得多。实现了角色的转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增,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功能。课程考核评价是检测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中职语文课程考核的目标在于,引导调动全体学生对语文学习目标充满信心和热情并为之不懈努力;同时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技能。所以考试内容必须为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深度要适宜,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广度要适当,既要围绕教材还不拘泥于教材;操作要便捷,要有实用价值,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好学生满意,中等水平的学生欣慰,差学生有努力的愿望。

上一篇: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策略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