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时间:2022-08-08 03:28:45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语文教学;朗读;语感;以人文本;感悟;学

习方法;自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75—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以读为主,以人为本,以练为基”的教学策略,能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 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的语言训练活动。在教学每篇课文时,我都十分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以让他们在读中感知文章主题,在读中进行语言积累,在读中获得情感熏陶。如,在教《草原》一课时,我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边聆听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边欣赏美丽的草原图片,使他们从视觉、听觉上获得感性认识,而后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课文中优美、清新的语句,感受草原的辽阔宽广、生机勃勃,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的语感。

二、以人为本,珍视学生的个人感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求异、求新,应珍视学生的个人感悟和独特见解。如,教学《落花生》一课,在讲到父亲说的“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这段话时,我则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这段话的理解。有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这句话赞美了落花生默默奉献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品格。父亲要我们做像落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的人。”而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个问题:在当今社会,你愿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愿做像苹果、石榴、桃子那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我要做像苹果、石榴、桃子那样的人,善于展示自我,推荐自我,让别人充分认识我、了解我。”“我既想有像落花生那样谦虚的品质,也想有像苹果、石榴、桃子那样敢于展示自我的勇气。”……虽然他们的见解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见解都是其发自内心的表达。通过这种讨论,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

三、 以练为基,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1.指导课前预习。“预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很多学生不会预习。为此,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应教会他们运用工具书来扫清字词障碍;对自己不理解的语句要在旁边做上记号,多问几个为什么。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能使其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上课时经过教师系统的讲解,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自然就深刻了。

2.巧抓课文拓展点。(1)课题质疑,把握拓展点。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从课题入手,可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就课题质疑:“谁夺泸定桥?”“为什么夺?”“结果怎么样?”“为什么叫‘飞’夺?” 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并通过讨论、交流深入探究文本内涵。这样不仅使学生知道了这一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而且使其展开了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脉络,找到了学习的路子。(2)抓关键词,切入拓展点。课文中有些词语看似平常,但却用得恰当、传神,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来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中国结》一课教学时,我巧妙地抓住“受宠”一词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中描写中国结受宠的句子。学生在经过了从词的表面理解到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过程,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自主学习落到了实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3)以中心句为拓展点。中心句是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的句子。在学生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他们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要求其联系上下文谈谈对中心句的理解,这样可以达到以点带面、“求知探文”的目的。

此外,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还应适度地开展拓展训练,或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或指导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练笔,这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具有着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谈新课改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 下一篇:如何引导学生轻松学习元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