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及发展演变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5-31 01:32:49

【摘要】经济状况:选择居民收入和消费情况来反映居民消费状况,选择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居民消费质量进行描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数、城镇、农村恩格尔系...

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及发展演变的实证分析

[摘 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评价体系进行赋权,对2000-2013年全国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计算我国新世纪以来生活质量综合评价得分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演变情况。

[关键词]生活质量;综合评价;演变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25-02

一、生活质量指标的选取

周长城等(2001)学者以政府和社会的宏观角度出发,将生活质量定义为“社会提高国民生活的充分程度和国民生活需求的满足程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社会全体对自身及其自身社会环境的认同感”。遵循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建立包括25个指标在内的评价体系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进行客观指标反映。

经济状况:选择居民收入和消费情况来反映居民消费状况,选择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居民消费质量进行描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数、城镇、农村恩格尔系数、城乡居民家庭每人文教娱乐消费比、每人医疗保健支出比、居民消费率等。

健康状况:选择居民拥有的医疗机构、卫生员来反映居民的生理健康状况;选择离婚率和青少年刑事犯罪数比例来反映居民社会心理健康状况。城乡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每万人拥有医院和床位数等。

居住及环境:选择农村人均住房面积和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反映居住状况;选择民用汽车拥有量、移动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上网人数来反映社会大环境的状况。

文化教育状况:主要选择学龄儿童入学情况和受高等教育情况、公共图书馆使用情况及电视节目覆盖率、十万人口高等学校平均在校生人数、普通本专科学生人数等指标。

二、生活质量综合测度

(一)数据处理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默认z-score进行标准化处理;对逆指标进行同向化处理。

(二)权数的确定

1.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层到反映层权重的步骤

(1)对每个反映层分别进行因子分析

1)根据相关系数和KMO检验指标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2)根据特征值大一1的原则选择公共因子, (j=1,2,…,n)。选取的因子总的方差贡献率不小于80%。公共因子的估计值为:

为因子载荷矩阵,为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为原始变量向量

(2)选择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的比重作为权数

(j=1,2,…,n)

为第j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2.层次分析法确定目标层权重的步骤

(1)构造判断矩阵

根据n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本文采用1―9标度法对重要等级进行量化,确定取值。

(2)采用几何平均法求解权值

1)计算判断矩阵每行几何平均值:

(i=1,2…,n)

2)归一化处理:

(3)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

(4)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通常采用萨蒂提出的的标准,其中,,RI为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若一致性检验通过,则确定为权数,若一致性检验不过关则需要重新调整计算,直至通过为止。

(三)综合得分的计算

1.根据因子分析,计算反映层每个子系统的得分

(i=1,2,3,4;为每个子系统内部分解的公共因子)

2.计算综合得分

(i=1,2,3,4)

本文反映层有四个子系统,所以最大取到4。

三、实证分析

(一)综合评价

1. 因子分析及结果

对反映层每个系统进行相关系数和KMO和 Bartlett的检验,发现相关系数都大于0.5、KMO>0.5且通过了Bartlett显著性检验,因子之间有较强的相关关系,每个系统均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公共因子。从结果来看,从S1到S4累计方差贡献率分别为91.221%、92.244%、97.294%和92.096%,均大于90%,几乎提取了全部的指标信息。

利用公共因子相应的方差贡献率占对应系统提取的总的方差的比例作为此公共因子的权数,计算反映层每个子系统的得分如下:

2.综合得分计算

按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子系统的权数表3,根据萨蒂的标准,CR=0.09

表2 生活质量综合权数

(二)聚类分析

由系统聚类分析可见生活质量出现三个转折环节:2000-2004年为第一类,2005-2011年为第二类,2012-2013年为第三类。生活质量演变和国家“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时间基本吻合。从个案分析汇总中每个分类的均值来看,2000-2004年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居住及环境状况、文化教育状况及综合得分均低于平均水平,说明这个阶段处于腾飞初期,在消化吸收前一个时期的发展成果,使之转变为人民切实可感、可享的成果,也为下一个时期的发展蓄力。2005-2011年的生活质量综合得分大幅提高,文化教育、居住及环境、经济状况等提升较为明显。从标准差来看,指标标准差普遍较大,说明这个时期也是居民生活质量巨变的时期。虽然生活质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21世纪以来总体平均水平比较,还只是略高于平均水平。2012-2013年的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居住及环境状况、文化教育状况及综合得分进一步提高,大大超过平均水平,其中健康状况只用两年的时间比2005-2011年的平均水平提高了1.86,提升幅度最大,说明国家的医疗改革成效显著。

四、结论

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基于我国国情设计的,从指标选取到数据的处理、权数的确定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不仅分析了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发展演变的三个阶段的特征,而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也从侧面印证了本文生活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准确性。该评价体系可作为分析评价我国改革发展成果到底有没有造福人民群众,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种有力工具。

作者简介

叶祥凤(1969―),女,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统计学院教师,教授,研究方向:调查与咨询。

朱允宽(1989―),女,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统计学。

上一篇:关于智能电网的工作研究 下一篇:余煤提升机电气系统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