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媒体

时间:2022-05-30 06:38:51

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媒体

摘 要:近年来,提高自身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发出中国声音是中国媒体对外传播的重要目标。国际话语权并不简单等于发出自己声音的权力,更是使自己的声音被广泛获悉的能力,因而了解并赢得国际受众是赢得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前提。在华留学生是国际受众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研,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华留学生的中国媒体使用和认同情况,进而为中国媒体有效地开展国际传播,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有益的借鉴。中国媒体影响力日渐提高,但是语言障碍、西方媒体为中心的传统国际传播秩序、内容吸引力不高、打入国际市场步履维艰的现状仍然制约着中国声音的发出。因此,建构中国媒体的国际公信力体系,必须针对国际受众的特征进行传播。既要拓展对外传播渠道,又要促进文化交流和媒体传播的互动;既要遵循传播规律,又要融入国际话语体系;既要善于运用国际传播的技巧,又要正确处理“传播”与“宣传”的关系,综合提高媒体的国际公信力。

关键词:留学生;媒体认同;国际竞争力;国际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041-03

一、调研背景和选题意义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出中国的声音不仅是国家新闻传播工作的重点,也是中国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是需要学界和业界长期探讨的议题。

从根本上看,国际受众选择与否及其多寡决定着国际话语权的有无乃至大小。要使受众以其乐于接受的方式获取其所关心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而赢得其选择,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新闻息传播的竞争,以快捷、独特的信息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自2000年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据教育部预计,到2020年在华留学生总数将达到50万。外国留学生是国际受众的重要组成,他们深受本国文化的影响;现在生活在中国,对中国和中国媒体的认识更加深入;回到本国后,把自己认识的中国形象带回去,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研究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媒体使用和认同现状,可以很好的折射当前外国受众对中国媒体的认知情况。结合中国媒体在重大事件中的传播效果分析,我们可以管窥中国媒体在赢得国际受众,争取国际话语权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以后的新闻报道和媒体传播提供借鉴,为提高我国媒体的国际认同度和美誉度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调研内容与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一是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媒体的使用情况,二是以重大事件报道为依托探讨留学生对中国媒体的认识,分析产生认同或不认同中国媒体的深层原因。其创新性在于填补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媒体认知的研究空白,且可管窥近年国家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的成效。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选取样本、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传播效果研究。取样采取立意抽样和配额抽样结合,定性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

调研样本:样本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院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专业涵盖语言类、非语言类,新闻传播、非新闻传播等专业。留学生来源于除南极洲的6大洲、3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样本量,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12份,其中北京92份、上海、广东各10份,深访人数为5人。

三、研究分析和结论

(一)中国媒体使用情况

1.外国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中,网络居于首位。在获得中国信息时。外国留学生更倾向于电视,而获得母国的信息是更多的是人际沟通。但是对于中国的电视频道,很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之前只知道CCTV-News。在国外,很少有人付费收看中国电视。除了语言的限制外,我国电视节目的宣传、说教风格明显是重要原因,受访者中表示中国电视节目很“boring”的占到38%。

图1 外国留学生获取信息方式对比图

2.新闻网站使用上,外文网站使用率高于中文网站。中文网站的留学生受众群大多是在中国居住3年以上的汉语专业学生。其中,外文网站的信任度总体高于中文网站,以CNN和BBC为最高。

图2 外国留学生新闻网站使用情况折线图

留学生将媒体独立性作为媒体信任度的重要指标,他们认为中国的新闻媒体在这一方面并不理想,在访谈中他们多次提到单词“censorship”即新闻审查制度。实际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信息也并非没有新闻审查,但是CNN,BBC等媒体仍可以通过自身的报道赢得国际受众的信任,其中的经验值得借鉴。中国的网络媒体在留学生中还没有形成可以匹敌外文媒体的影响力,要想建设有国际影响力媒体,中国媒体还需要新的探索。

(二)重大新闻事件传播效果研究

1.关于北京奥运会。被访留学生大多关注了北京奥运会,其中26.4%的人曾到现场观看。2008年在中国居住的留学生主要通过电视收看,表明奥运期间我国的电视直播和转播起到了较好效果。对北京奥运会的首要印象中,选择开幕式、闭幕式的人最多。但总体满意度看,有14%的比例表示很满意,近一半的表示一般,可见中国媒体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传播技巧还有待提高。

图3 在华留学生对奥运火炬传递受阻问题的看法

关于对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看法,只有22%的留学生认为任何人都不应阻挠火炬传递,另外的受访者持其他观点。在次问题上,部分外国受众的事实判断尚且不明确,更无法苛求他们对分子分裂性质的正确价值判断。在火炬传递期间,外国媒体的蓄意扭曲和中国媒体的失声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国际性事件中传达事实真相,才能使世界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中国,不实的谣言才会不攻自破。

2.关于三鹿奶粉事件。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从境内外媒体上得知中国三鹿奶粉事件的调查对象占53%,但是经过二次传播,知道这件事情的调查对象达到85%。在了解此事件的人群中,消息来源于境外的比例占到62%,69%的受访者表示媒体报道引起自己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忧,并且导致自己在中国购买牛奶会犹豫和迟疑。在类似事件中,如何消除对外传播的不良影响是中国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关于中国媒体和中国形象

2011年1月18日,中国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首播,并在欧洲,中东,拉美等地及互联网上陆续播出,意在宣传中华文化,展示中国近年来的建设成就和中国人民的风貌。但是,只有18%的留学生听说过或看过这一宣传片。关于谁能代表中国形象的问题,多数人选择中国领导人。但是选择达赖喇嘛的比例与选择姚明等体育明星的比例接近,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受境外报道影响,留学生形成的对达赖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可以理解,但是中国媒体有通过自身努力消除错误认识的义务。调研中,留学生来中国之前认识中国的最主要途径是关于中国的境外媒体和书籍,信息源主要为境外媒体是部分外媒肆意歪曲事实的重要原因。来中国之后对中国印象变好的留学生占56%,这说明多数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存在一些误解,来到中国后会有一个消除误解的过程。

图4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媒体的满意度调查

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媒体的建议集中在突破语言障碍、提高言论自由、保证客观性、更多关注民生和提高内容质量5个方面。建立多语言的对外传播体系,改进中国电视节目的质量,关注人民生活等建议值得我们借鉴,但关于真实客观和言论自由要多方面分析。一方面,保证客观公正和言论自由是每个国家的媒体和政府的责任,但国际传播本质是国际利益的争夺,国际报道中往往出现本国和外国的双重标准,这在2008年3.1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上一篇:城市广播电视报差异化竞争策略刍议 下一篇:浅析犯罪新闻报道对受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