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穿刺技巧探讨

时间:2022-05-29 01:59:39

静脉穿刺技巧探讨

静脉穿刺是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病人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穿刺时能否做到一针见血对能否及时完成抢救治疗任务和减少患者痛苦关系很大。笔者经过二十余年的护理工作实践,体会到针对不同的病例患者采用不同的静脉穿刺方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静脉穿刺的几点经验浅谈如下:

1穿刺前的准备

1.1护士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在工作中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1.2穿刺前针对不同病人先做好心理护理,让其积极配合穿刺。

1.2.1对儿童的心理护理首先热情招呼,和他(她)们交朋友,给他们列举英雄的事例,并且要夸奖他(她)们很勇敢,取得患者信任,消除恐惧、紧张感。

1.2.2对中年患者通过礼貌的称呼,耐心地询问病情,并告知所用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从而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

1.2.3对老年患者给予亲切的尊称,关心体贴病人,使病人感到亲情。

1.3穿刺前应告知患者或家属,做好穿刺部位的皮肤清洁工作。

2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一般因素

2.1选择合适部位:尽量选择血管长而直,并且易于固定的部位,避开关节、手腕等处。

2.2正确扎止血带:止血带扎在穿刺部位上方约6? 处,扎的力度应松紧合适,止血带扎的过紧,会引起疼痛,造成静脉回流受阻,也易造成回血不畅。扎的过松,则血管充盈不够,也易造成不回血,影响判断穿刺是否成功。

2.3正确固定穿刺针头:一般采用三条胶布固定。一条用于固定针柄,第二条用于护针眼,第三条用于盘旋头皮针固定。三条胶布均应平行排列与针尖垂直,对于不合作的病人用辅助材料加以局部妥善固定,可防止针头刺穿静脉。

2.4调节器放在适当位置:调节器过低不利于回血,过高不利于操作,一般调在输液管的中上段。

3特殊病人的穿刺技巧:根据不同的血管情况,做出正确判断,采用不同的入针方法、灵巧的动作来提高穿刺成功率。

3.1老年病人:老年患者常常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因而血管弹性差,皮下脂肪少,静脉看起来很明显,但粗硬、易滑动,穿刺时应注意绷紧皮肤,选择容易固定的经脉,如:手背、前臂、足背等,进针力度要稍小一些,角度以20度为宜。

3.2肥胖病人;一般肥胖病人皮下脂肪层厚,静脉不显露,但血管较固定,故穿刺时,力度要稍大些,进针角度以30-40度为宜。

3.3浮肿病人:由于疾病的影响,组织间隙积聚过多的液体,此类病人的静脉不显露,穿刺时要耐心寻找血管,可在手背、前臂等部位按压血管周围水肿部位的皮肤,是水肿暂时驱散到血管的皮下组织,使静脉显露。这时,在凹陷部位恢复原状前立即消毒皮肤并立即穿刺,一般均能做到一针见血。

3.4休克病人:休克病人由于循环血量减少,是静脉扁细,管腔变小,管壁弹性差,很难找到充盈的静脉,但往往能见到一丝浅蓝色的血管走行,此时可拍打或热敷局部,使血管扩张,恢复弹性,有利于穿刺成功。

4拔针

拔针不当会增加病人的疼痛感,并会引起穿刺局部皮下淤血。正确的无痛拔针法为:左手用小纱布或棉签与血管方向一致,轻放在穿刺针眼处,快速拔针后,稍用力按压,按压时间一般为3―5min。对于凝血功能差的病人应适当延长时间,按压方向应与血管走向的方向一致。

参考文献

[1]赵小俊. 关于静脉穿刺的探讨[J]. 中外医疗, 2011(5):186.

作者简介:

袁长凌,(1970-),本科,主管护师,1988年参加工作,就职于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胃镜室

上一篇: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相关治疗的探讨 下一篇: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