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三部曲”

时间:2022-05-26 10:42:48

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三部曲”

一、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而“研究性学习”较之其他语文实践活动更需要主体发挥能动性、创造性。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研究性学习来说具有重要性的特殊的价值。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教材的兴趣。”学习者只有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研究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作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评判。

如在教授《死海不死》时,一开篇就让学生思考:题目中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他们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兴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再如,讲授《孔乙己》时,一开始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一下子难以回答的问题,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兴趣盎然地深究其名字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悲剧性,从而解决了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激疑激趣的提问,会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当然,要上好一节语文课,要使课堂始终处在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系统性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使课堂在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之中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乃至创造能力。

二、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

教学实践表明: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促进“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精讲”,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不动脑筋地把教参上的东西和盘端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引导学生不仅从常式上去生疑,也从变式去生疑。并通过与他人交流激活思维,解开思维的“死结”,进发创造的火花,发展创新能力。其次,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教学目的”改成“学习目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详尽写出每课所需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创造等方面的目标。从授课上,应留给学生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如果可能的话,每篇课文都要提供给学生讨论的话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话题可以是学生质疑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课文中有争议的问题,也可以是对课文的评述性问题等等。这时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引导学生把“研究性学习”引向深入。

如上完《愚公移山》后,我就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了一场“愚公移山还是搬家好”的辩论赛,同学们就此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的学生认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开山辟路,或是靠山吃饭发展经济;甚至有学生认为愚公“投诸渤海之尾”的做法是利己不利人,是破坏环境、破坏生态的极端表现;还有的学生认为愚公除了“肯干”,还要“巧干”。一时众说纷纭,各抒己见。又如在教授《曹刿论战》一文时,我就曾组织过一场“鲁庄公真的‘鄙’吗?”的讨论会,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辨证分析鲁庄公的形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同学说:鲁庄公作为国君,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仅能够接见曹刿,而且还能诚恳地与之探讨战前的政治准备,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这说明他是开明的。这在当时封建专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还有的同学说:在“长勺之战”中,鲁庄公作为国君虚心听从曹刿的指挥,甘愿扮好“配角”,这说明鲁庄公具有明君的胸怀……最后,同学们一致认为:鲁庄公并非传统说法的平庸国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过是一位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罢了。

三、以小论文、小作文为依托,形成‘研究性学习’的结果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重在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认识,甚至可以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联想。这一学习过程不仅仅在于学生观点是否新颖,见解是否独特,而且更强调研究性学习过程所体验到的学习乐趣,在于对课文深入理解领会后的倾吐表达。因此,在进行完课堂讨论或课堂辩论后,我往往要求学生把他们讨论、辩论的结果、写成小论文或读后感,或就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的某一点写出自己的认识。有时还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改写、缩写、扩写等等,以练为主,成文即可,不作过高要求,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写作能力。在小论文的写作中,我要求他们做到行文规范,所引用材料都必须标明出处,在文后注释;另外要符合逻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不空发议论。以此养成研究的习惯,培养研究的能力。如在学完《孔乙己》之后,同学们就写出了《我说孔乙己》、《孔乙己之死》《孔乙已是个可笑又可悲的人》、《孔乙己是个可怜又可憎的人》、《走进孔乙己》等文章,学生们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见,由表及里,全面深刻的分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从而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语文学科中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珍珠言”与“班主任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