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成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之美

时间:2022-05-25 06:40:38

探究 成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之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可见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形势下必须大力提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探究式教学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彰显思想品德课的无穷魅力。

一、何谓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其实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具体情境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活动形式,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教学更多地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和学生的全员参与,特别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一)转变教师角色,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的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的调适者、研究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者、参与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思想品德课教师应饱含热情、激情,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精神,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构建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充满生命律动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笔者经常深入学生,跟学生谈心,与学生打成一片,形成了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就很高,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不可缺少的前提。

(二)精选探究主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思路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联系生活实际,精选探究主题,以便激活学生的探究思路。精选探究主题突出一个“精”字,具体来说:第一,探究主题切忌漫无边际。首先主题要体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标准设计探究主题。其次杜绝选题上的随意性,对探究的内容进行筛选。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用于探究式教学方法。诸如含义、名称、事实等常识性的基础知识,就不宜进行探究式教学。第二,探究主题要符合当今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选取那些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能唤起学生求知欲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主题,这样学生才有探究的热情,才能积极参与,有话可说。比如在讲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时,我设计了“我的生活技能我展示”的探究活动:(1)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掌握的生活技能。

(2)制作表格,列出掌握该技能的时间、要点、掌握该技能的意义以及自己的感受。(3)在全班展示表格,交流技能。(4)个别同学的技能展示。这种活动既符合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目标又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同学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感觉思想品德课很有意义,加之以教师的适度点拨,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第三,探究主题要紧密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思想品德课具有天然的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社会热点问题一直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再加上当今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查阅相关资料,积极参与对热点问题的讨论,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比如在讲述八年级下《我们的人身权利》时,我设计了《我是小法官》的模拟法庭活动:(1)选取侵犯人格尊严的案例,精心编写脚本,与同学交流完善。(2)相关的法律知识知多少?(3)排练相关的诉讼程序,设计原告和被告。(4)庭审展示。(5)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参加活动的感受。这种探究活动联系了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充实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式,激活了学生的探究思路,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同学们在相互交流、相互分享中增强了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三)创新探究形式,永葆学生的探究激情

探究形式不是仅仅局限于小组讨论、收集材料、社会调查、交流合作等,探究式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也不局限于某一种课型,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应渗透到教材和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为教育教学服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实际,经常创新活动探究方式,有目的的开展教育教学;在不同学习阶段分别创设符合实际的探究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探究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永葆探究的激情,让思想品德课永葆创新的魅力,不断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四)健全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的探究热情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探究式教学既重视结果,更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及表现,教师在指导学生探究时,不必追求科学家的探究水平,对学生的要求过高,而应该着眼于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爱护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科学的评价对学生学习发展具有反馈、强化、激励和导向作用。而探究式学习的评价更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欣赏、及时引导。“欣赏不需要刻意的努力,也没有高深的学问、繁杂的技巧。对于欣赏者来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温馨的抚慰,都可能让被欣赏者铭记终身,甚至会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欣赏和赞扬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提高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提高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探究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促进生命成长的有创意的教育教学模式,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只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胆探索探究式教育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就一定会使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演绎出别样的美丽!

上一篇:设计好导入活动 为教学活动添彩 下一篇:教育国际化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