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5-24 08:39:40

高职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但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存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随意性和差异性,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职业技能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革措施:建立岗位基本操作技能教学标准、编写案、引入“6S”现场管理、完善考核方法等。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技能;职业素质;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75-03

[作者简介]吴兴(1973―),男,浙江桐庐人,本科,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办公室主任,实验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在“十二五”《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纲要》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由此,学生职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反复强化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整个教学流程中不断引导和培养。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岗位基本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是学生体验就业岗位的第一现场,也是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通常,校内实训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为主,大多采用分组教学,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由于师资队伍人员构成较复杂,如果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随意性和差异性。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岗位基本技能和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最终会影响到整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探索和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革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建立岗位基本操作技能教学标准

教学实习是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基本职业技能的重要实践环节。学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后续的专业顶岗实习中找到对口实习岗位,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大潮中顺利获得首岗的就业机会。机电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日常开展的车工、钳工、铣工、电工电子、数控加工等实训教学任务,其操作技能都有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可以从相应工种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中的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入手,通过企业岗位要求调研、岗位技术能手参与研讨等措施,总结提炼实训教学职业技能操作规范要求。围绕这个规范要求,开展一些主题教研活动,设计好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再对全体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操作演示的规范性和实践教学水平。规范化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学到正确的操作方法,练好基本功,让他们在校内实训中就能扎好岗位操作技能的马步,为今后的技能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工作习惯。

二、编写“现场教学”案

“现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现场教学”贯穿于整个实训教学环节,是每一项实训内容的主导性教学环节。“现场教学”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有操作技能的演示或示范,具有理论实践的双重性。“现场教学”不仅仅是主讲教师的工作,也是所有实训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由此,“现场教学”在实训教学中的作用、重要性、覆盖面显而易见。但是校内实训基地的一般教学实多由多位教师分组共同实施,目前高职学校在实训指导教师的人员构成上比较复杂,有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有技术工人,也有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等。对于同一个教学环节的同一个实训课题,不同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在分组教学时会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其中包括基本教学内容、时间分配、教学程序,甚至包括操作训练的安全操作规范等。使得同一专业、班级的学生在同一教学环节中接受不同的教育和训练,这很容易在教学过程和学生群体中引起混乱。要让这些不同背景的教师扬长避短,围绕提高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教学质量这同一个目标发挥各自最大的作用,就要对“现场教学”课的准备、组织、讲解、演示和示范等各个程序提出基本教学规范要求,这就是“案”的规范要求。同一个教学环节的同一个实训课题(包括同一环节的理论课和现场教学课),依据其基本技能训练要求,通过集体备课,由主讲教师制订基本统一的教案,包括基本教学内容、每项内容的教学时间分配、讲解和操作示范程序和规范要求、所需的主要教学设备器具等内容,再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讨论,取得一致后以教案形式将其固定下来。以此来规范实训教学主要环节的教学活动,减少指导教师工作的随意性,保障实训教学质量。当然这需要一个统一思想、加强沟通、不断磨合、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建设与完善过程。

三、教学现场实施“6S”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级示范院校建设工作的推进,各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硬件建设都上了一个台阶,在很多方面都已超越普通本科院校。但是在实训现场的管理方面,学校和一流企业的差距还很大,甚至可以说在校内实习中很少能真正体验到企业现场管理氛围。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都注重知识技能培养的改革研究,但往往轻视了一些基本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如遵守规章制度、爱护工具等基本岗位素质教育。

“6S”管理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是目前国内企业采用最多的现场管理模式之一。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方面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它提出的目标简单、明确,就是要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科学合理的工作场所和空间环境,并通过“6S”管理有效的实施,最终提升人的品质,为企业造就一个高素质的优秀群体。“6S”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的“素养”,这是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相符合的。“6S”管理经过60余年的发展,有一整套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素养”培养方法,是值得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过程中学习借鉴的。但学校和企业的差别还是很大,在校内实训中全盘引进“6S”管理是不现实的,由于执行不到位,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经过实践,在校内实训现场实施“6S”管理中重点引入“定置管理”是较适宜的。定置管理是“6S”推行的主要手段之一,它要求将现场的所有物品确定位置,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够方便地从现场找到需要的物品。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工具箱、工量具、原材料、制成品、废料、卫生用具等摆放位置和要求确定下来,通过巡回指导时时刻刻的提醒学生遵守规则,让学生明白在企业现场工作时做任何小事都是有要求的,所有工作要按规则要求来完成,还可以通过每天早晚进行的“天天讲评”活动,点评一天来的进步和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在校内的实践教学中要把“6S”管理知识融入教学内容,在入门教育中讲解基本内涵知识,做好动员,每个分岗位要讲解标准要求,还要把每天的整理、整顿、清扫工作纳入日常教学范围,即在教学时间内进行,有计划、有讲解、有考核。在教学现场实施“6S”管理,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企业现场管理的基本内涵,改善现场环境和教学秩序,减少不必要的损坏,节约成本。但是,在学校实施“6S”管理,和企业还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实训学生的流动性很大,“6S”管理的推行也许始终在初级阶段,可能看不到素养明显提高的成绩,这就更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而且素质提升要依靠潜移默化的培养,细微的进步就是巨大的成绩,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表现要多予以表扬。

四、修订完善考核方式

实训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定依据往往是学生操作训练制作件的结果,少有训练过程成绩评定的要求,对实践教学中基本操作技能规范和素质教育考核也几乎是空白。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实习中要依据基本职业技能要求建立各实训环节的考核标准,严格实行基本素质和实践操作技能双重考核,并在学生实习成绩评定中增加操作规范执行情况、安全文明生产、素质养成等实训现场过程考核内容。这一方面使得学生成绩的评定更加客观、公正和全面,能调动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并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会促使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与研究各实训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作业规范,注重训练项目的工艺问题,注重自身的素质养成,并且更加慎重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成绩评定。

五、结束语

高职学生基本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无论是已经实施的,还是正在尝试的,在获得一些成功经验或者成果的同时,都会存在一些不足,甚至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都有一个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与改进的过程。我们只有一如既往地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对职业技能和工程素质的要求,针对所开展的实训教学工作特点,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新思路,创新实践教学新方法、推广实践教学新技术,使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更加贴合企业人才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 盖晓芬.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

[2] 沈时仁.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素质养成体系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2010(11).

[3] 张有根.谈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质培养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上一篇:教师课程时代已经到来 下一篇:别中了男人下的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