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长期构建稳健财务机制的思考

时间:2022-05-24 02:31:19

企业成长期构建稳健财务机制的思考

摘要:处于转轨经济与新兴市场中的中国企业具有强烈的扩张冲动,因追求短期效益、盲目扩大举债规模而陷入被动财务困境的案例屡见不鲜。本文就企业防范、化解财务危机,构建稳健财务机制作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成长期 稳健 财务机制

处于成长周期中的企业,需要有合理、稳健的财务机制作保证。过度负债,“举债经营”,一味地追求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铺摊子,所产生的效益是消极的、负面的,会影响企业的成长,不仅难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反而因巨大的偿付压力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一、导致财务危机的原因

从许多高成长企业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过度负债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通病。由于举债规模过大,举债方式不当及负债结构不合理,都可能引发财务危机。

(一)过分追求“快”和“大”,过度规模扩张

有的企业家贪快求大,无视企业自身的承受力,盲目扩充。当企业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阶段,企业战略布局受“做大、做强、做优”驱动,一般采取扩张型财务战略,表现为巩固现有市场地位,进行横向扩张,实现规模扩张,或者纵向扩张,实现企业价值链延长。成长期的企业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扩张,为了实现迅速扩张的战略目标,普遍采取负债经营的策略。经常快于其内涵质量的扩张,引起资源紧张,负担过重,支付能力下降,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供应短缺、现金断流。

(二)无战略边界、组织放大

现金充裕的企业在快速成长阶段,常常会被新的商机冲昏头脑,进入不相关的业务领域,走所谓的“多元化”战略。对于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组织的“肌体”还不够结实,竞争地位才刚刚建立,经营过于分散化会消弱原核心业务能力。许多企业在多元扩张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采取企业集团或控股公司模式。这类模式债务放大效应又十分明显,多元扩张战略会给企业埋下经营危机的种子。一旦业务发展过程中企业未进行严密的财务预算与管理,很可能会发生周转资金不足的现象。因而,对于大举收购企业(或资产)的行为要多加注意,要能够透过繁华的表象发现财务危机的征兆。

(三)财务不透明和相互担保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由于管理欠规范,财务管理程序及制度不完善,财务状况不透明,企业间为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相互进行担保,不仅要承受信贷资金风险,也给企业财务监管带来了很大困难,从而造成企业潜在负债不断提高。

(四)债务与资产的结构性错配

最常见的问题是短债长用,短筹长贷。企业将短期债务用于投资回收期限较长、投资数额较大的长期项目投资,动用日常周转的流动资金,压缩了周转所需的营运资金,使资金紧张愈加突出,进而造成经营资金周转不灵,使企业无法正常运作。导致流动负债大大高于流动资产,造成流动比率降低,资金的周转能力不强,企业资金沉淀严重,形成短期偿债的隐患。

二、如何有效预防财务危机

有些危机是很难预防的,比如政策环境的变故,消费市场的突发事件、经济衰退等等。但除此之外,还是能找到一些可预防危机的措施。

(一)可量化的预警指标

有些预警指标不明自白,诸如市场占有率出现连续滑坡、客户流失率升高、毛利率连续下降等。但这些指标的出现已为时太晚,企业可能很快面临危机。“关键值”的概念是更好的危机预警指标。任何企业的运作都可以通过对一些“关键值”的取样测量,来反映其是否安全运作或是否有危机的潜伏。比如,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以偿付到期债务,出现这种情况的企业并非资不抵债,也不一定与经营亏损相关,而经常是由于资金周转不灵、现金流量与债务结构不均衡等原因所致。如果企业投资决策失误或者信用政策过宽,不能及时或足额地实现预期的现金流入,或者资产的整体流动性较差,变现能力不强,不能支付到期债务,都会增大企业财务风险,资金周转的预警即“净现金节余与总资产比”应作为测量关键值;又如企业为提高销售利润,销售人员很可能偏向于销量大、利润高的产品,而不重视推销销量小、利润低的新产品。结果企业最终会失去在新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这就是因为管理层忽略了“新产品售出率”这个关键值;对于一个商品零售企业来讲“单位面积销售值、单位员工销售量”是关键值。总之,每个企业应当有适合自己一套“关键值”用以测量其运作健康安全状况指标。此外,对于处于快速成长阶段的企业,可以同时运用“经济增加值”进行预警指标量值。

(二)非量化的预警信号

有些“非量化”的指标也能起到财务危机的预警作用。比如全新的竞争对手的出现、组织士气的低落等。

(三)突发性风险事件

在经济发展保持旺盛的时候,高成长企业或许凭借其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等优势,可以给市场以太平盛世的感觉。一旦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突然变化,重大政策调整,各种自然灾害发生以及其它突发事件发生,企业就会陷入业务萎缩、资产缩水或重大财务危机的困境。如果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预见,反应滞后,应对措施不力,就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发生。企业平日应居安思危,建立财务危机意识。

三、建立稳健的财务机制

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已拥有一定的财务实力且逐渐主导市场,其资本结构相对稳定。但是,如果这个时期不顾自身条件,通过负债经营盲目扩张,就容易聚集过多盈利能力差的资产和业务,即使规模再大,也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因此,建立稳健的财务机制,对于促进企业持续经营、保持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优化企业财务结构

财务结构优化是企业建立稳健财务机制的关键,其基本标志是综合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企业财务结构管理的重点是对资本、负债、资产和投资进行结构性调整,旨在使其保持合理的比例,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1、优化资本结构:主要是在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之间确定一个合理的比例,举债经营其基本前提必须具备使总资产利润率大于借款利率这一基本前提,一定要注意融资的成本和负债的比例,使负债融资既能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又能防止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稀释,从而使企业得到快速发展。

2、优化负债结构:负债结构的管理重点是债务的到期结构比例。由于预期的现金流量很难与债务到期及数量保持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在允许现金流量波动的前提下,确定负债到期结构应保持安全边际。

3、优化资产结构:主要是确定一个既能维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又能在减少或不增加风险的前提下,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利润的流动资产水平。企业要想方设法提高资本使用效率,降低资本成本,一方面可以通过灵活的经营战略变现库存、应收账款,另一方面可以考虑运用财务手段,剥离非经营性资产等。企业应正视营运资金的分配,以免市场临时因素影响,造成公司周转不灵。

4、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从提高投资回报的角度,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类比、分析,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和结构、产业投资和风险投资的比重。在投资之前做好可行性研究,处理好投资需求和投资可能之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佳投资项目与方向,保证企业投资的近期收益与长期收益并存。在此基础上,再根据项目的盈利能力谨慎选择相应的筹资模式,以充分、合理利用财务杠杆的积极作用效应,提高企业的收益水平。

(二)保持合理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经营质量的重要标准,合理的现金流量是建立稳健财务机制的基础。现金流量犹如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客观地反映了企业资本的来龙去脉。企业只有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才能创建优良的经营业绩。否则,即使账面利润再高,现金流量不足,依然无法维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甚至会使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企业应该特别重视现金流量的控制,加强对现金收支的管理。

(三)建立财务监控体系

财务监控体系的建立是稳健财务机制的保证。企业规模扩张应与财务监控制度建设保持同步发展,否则会造成财务失控。在设置监控体系时,要保持监督和经营的相对独立,真正体现监督的力度和效果。注重债务、资产、投资回收,现金回流和资产增值等方面的管理与监督,严格对外担保的管理,减少或有负债等。尤其要重视预算管理,要着眼于未来现金流量情况,对投资总量、负债水平、资产状况进行控制,并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融资以及大笔债务的还本付息等做出统筹安排。在监督的同时,应更多地服务于公司战略管理的需要,以反映出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战略意图。

(四)增强财务危机管理意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

财务风险是企业由于负债经营而导致权益资本变动的增加或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而财务危机是企业现金流量不足以偿还到期债务所处的困境。企业和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危机意识,更重要的是建立包括财务危机监测、预控、决策、处置等内容的一套预警系统。当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时,采取一定方式分散和规避财务风险;当企业遭遇财务危机时,启动预警系统,采取应变措施,以消除危机。财务预警系统是一套动态管理系统,它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不仅对企业潜在的危机应有清醒的认识和保持必要的警惕,而且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以达到规避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财务危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钱炜亭.企业资本结构优化战略管理[J] 决策与信息 财经观察2007(3)

[2]贾银芳,雷国洲.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决策最优化的探讨[J] 会计之友2008(12)

上一篇:论收入的会计与税法处理差异及应对策略 下一篇:论食品药品监督会计工作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