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摭谈

时间:2022-05-23 10:08:24

探究学习摭谈

探究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难点。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体验在学习中如何探索,如何发现。探究学习是以积极的情感和认知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在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获取知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梁启超说:“用情感动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对学生来说,情感则是学习的动力和重要力量,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因而激发学生的情趣,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型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探究型学习状态,并使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中去。一方面,教师要设计精美的导语,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引起共鸣,把学生的全部情绪和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中来。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巧设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愉快氛围中,激发起探究的需要,始终保持愉快心情,激发出创新动机,从而产生孜孜以求的探究欲望,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尊重个性,呵护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发生转化。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不再以唯我独尊的权威者、命令者、灌输者的面目出现,也不以旁观者、批评者的面目出现,而是作为学生的朋友伙伴,作为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者、服务者、欣赏者和鼓励者的身份出现。学生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维护学生的发言权,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在适当范围内允许、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关注的学习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还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学习的权力,让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真诚地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努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积极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书本的怀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及其独特的,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只有真诚地、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发现,呵护学生,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探究,缩短与教师的距离,从而热情高涨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体验成功,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信心

教学中不能以最终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在探究学习中,更多地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既关注学生“表现”等行为层面的考察,也关注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享受到自我实现的一种满足,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才能更好地深入探究,以保证在不断的学习中收获更加丰富。

四、掌握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达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也如此,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光有兴趣还不够,必须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否则探究只能泛化。教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养成良好习惯,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因此教学中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探究学习,探寻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指导学生如何搜集信息,筛选信息,提取信息,利用和创造信息;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何时探究,何处探究。如在阅读争议处可进行辩论,探究合理解释;删改法,探究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反思法,探究原文观点或内容,以求新的发现;延伸法,对原文进行合理想像、探究,写出读文或新文章;对比法,通过一组相同、相反或相关内容的比价,探究新的深刻认识。这样,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有法可依,循序渐进,从而成为自然的行为和素养。事实证明,只有将教师介绍的科学方法与自己的实际情况很好结合,灵活运用方法,养成良好习惯,才能真正提高探究效率。

总之,探究学习可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与学不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一种交互主动性的伙伴关系。通过探究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搜集处理信息,体验丰富而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享受学习进步的愉悦和自我成长的幸福,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上一篇:刁亦男:人性的深井让我着迷 下一篇:机制:县域教师流动成功的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