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尿液中管型的检验与探讨

时间:2022-05-23 08:18:55

人体尿液中管型的检验与探讨

关键词 尿液 管型 检验

人体尿液管型是临床上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它是反映人体肾脏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其镜检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尿管型是由德国学者Vigla和Rayer首先发现报道的,它们是人体肾脏的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中所见的圆管状铸型小体。长期以来,尿管型的分类鉴定及结合临床症状对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肾脂肪变性、肾盂肾炎、肝炎梗阻性黄疸、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及肿瘤等病变都有重要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

管型的形成和演变因素

透明管型是由白蛋白,T-H糖蛋白等蛋白质在肾小管经过浓缩,酸化,盐析,凝胶化而形成,细胞管型可由各种粒细胞,红细胞,肾上皮细胞在形成细胞管型后演变成粗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后形成腊样管型。脂肪变性的上皮细胞先形成上皮细胞脂肪管型而后形成脂肪管型、细菌、念珠菌、结晶体均可与白蛋白、T-H糖蛋白结合而形成管型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下的颗粒管型实际上是细菌管型,白色念珠菌管型或血小板管型,因此管型的形成与转化是多途径的,其演变机制还应进一步深入的探讨。

管型的分类及命名

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分析后发现,传统的分类及命名方式与方法已不能满足和适应现段临床上管型检验的需要,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红白上皮细胞管型、腊样管型、脂肪、细菌、结晶等10多种管型的命名已不够细致,如红细胞管型中可应红细胞蜕变成红棕色颗粒临床上称血液管型,有几种除管型内变形红细胞外,还有在红细胞与碎片颗粒同时存在的混合形式;而白细胞管型又有中性粒、嗜酸粒、单核、淋巴及吞噬细胞管型等区别通过相差显微镜还可以鉴定出血小板管型,有纤维蛋白原凝固形成的纤维蛋白管型免疫球蛋白沉淀而形成的管型,还有用各种方法依然无法鉴定出的未知管型等按不同色素的存在如血红蛋白,含铁血黄素,肌红蛋白及胆红素等色素性管型,如按管型大小形态、长、宽、体积、形状可命名为长、短、宽、巨、麻花、裂纹、球形、镶嵌、复合等管型;其中复合型管型还应与混合型管型相区别,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鉴别检查管型的方式与方法也不断进步,用不同的显微镜观察管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细菌等。另外,不同的染色在鉴定鉴别尿液中管型的重要临床作用已被充分肯定,如巴氏染色法、苏丹Ⅲ及龙胆紫沙黄染色法等。采用流式细胞仪及荧光染色法有助于不用离心沉淀标本的检验鉴别。免疫组化识别管型的细胞;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不断使用,各种不同显微镜对综合区别结晶堆积与管型也有重要的意义,并有待于我们对管型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和认识。

人体尿液中管型的正常参考范围

因为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实验室是否使用同样的技术和手段,检验技术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其对检验结果值的差异影响很大,用低倍显微镜来观察视野和表述的方法并不精确,用定量法德报告方式也因个体差异其结果差别很大。如Wenk于1981年提出正常人应少于1~2个/ml,而Kesson于1978年提出正常人清洁尿中偶见,而Millen检查100个正常人发现尿透明管型5.2个/片,细颗粒管型为19.5个/片总管型26个/片,而Hyodo报道133名正常人中段尿管型平均0.24个/μl。我国于1987年对21个省市地区的适宜年龄组儿童进行过尿管型筛查出有疾患者1901人占受检总人数的0.85%。随后他们提出尿沉渣管型异常为透明管型≥5个/HP,颗粒管型≥3个/HP,红细胞管型≥1个即不正常,新生儿在1周内可见少量的透明管型,而Smally报道认为正常人在低倍境下偶见透明管型外,不应见到其他任何管型;但在平时正常人在大量运动后尿液中也可以镜检出形态短小的细颗粒管型,有些人甚至可以达到几万/ml。因此可见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生理状况其尿液中管型数量,种类等结果相差巨大。这点在临床上须注意,应区别对待。

临床意义

有多数文献报道:透明管型如持续多量出现于尿液中,同时可见异常粗大的透明管型和红细胞,提示说明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有严重的病变透明红细胞管型是肾出血的重要标志。细颗粒管型偶见于正常尿中,也常见于大量运动后(脱水),若大量出现则提示有肾实质损伤的可能。粗颗粒管型多见于慢性肾小球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若透明管型同时存在则提示有肾病及严重感染上皮细胞管型常见于肾病及长期高热患者,白细胞管型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细菌性尿路感染等,红细胞管型常见于急慢性肾炎及肾小球肾炎等。

总之,在日常临床的检验工作中,只要对尿液标本中管型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与分类,并结合具体的临床症状,就一定能够为医师提供准确的检验依据,从而使医师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治疗。

上一篇:双下腔静脉1例报告 下一篇: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