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

时间:2022-05-23 05:17:0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分析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研究,从理论上建构适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际需求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结构模型;并根所得问卷调查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其专业素养的认知。此外,也为培养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适应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以及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2-0004-06

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者应包括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以及受过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培训的人员,必须是经过规范严格训练的、具有专门技能、知识和相应素质的人员。[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是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综合心理品质。培养优秀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关键,是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的理论、方法大多移植于欧美国家,普遍采用咨询辅导模式,以心理咨询来取代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处理,却忽视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因而造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功能狭隘化及其工作者职业角色模糊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通过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调查,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专业素养的认知,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采取培养措施,培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完善的专业素养。

一、方法

(一)研究目的

编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调查问卷,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施测。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在安徽省淮北市、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等多个城市进行取样,被试主要包括中小学校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以及中小学生。对芜湖市、合肥市、蚌埠市的部分中小学校长进行开放性问卷调查,形成面向中小学生的初试问卷。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问卷回收率为85.8%。初试问卷调查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以合肥市、淮北市、蚌埠市等地的中小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正式问卷的数据收集是在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等地共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

(三)研究材料

本研究自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调查问卷,包括开放式问卷、初试问卷和正式问卷三部分。正式问卷采用五级计分制。

(四)研究程序

1.编制问卷

搜集相关文献,编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开放式问卷、初试问卷及正式问卷。

2.问卷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分别检验了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3.正式施测

采用自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调查问卷,对安徽省内的183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

4.数据分析

所得数据运用SPSS19.0进行处理,因素分析运用LISERL8.7软件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编制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开放式问卷

103名中学校长回答开放性调查问卷问题:“你认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结果见表1。

根据表1结果,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结构的假设模型,由三个维度十项内容:专业知识(从业资格、知识丰富、学习能力)、心理健康素养(包括身心健康、自我控制、观察敏锐、协调能力)、人格特征(热爱学生、亲和助人和为人师表)构成,并编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调查问卷》。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中小学生进行施测,回答结构性调查问题:“请说明下列十个题项的重要性:非常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为了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素分析, 首先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09,Bartlett球形检验发现p = 0.000,表明适宜对数据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提取,并进行正交旋转,结果见表2。

表2结果表明:在因素1上,身心健康、自我控制、观察敏锐、协调能力有高负荷,可命名为心理健康素养。在因素2上,从业资格、知识试丰富、学习能力三项有高负荷,可命名为专业知识。在因素3上,热爱学生、亲和助人、为人师表有高负荷,可命名为人格特征。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我们使用LISREL8.7对中小学生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3)表明,初始模型拟合指数十分理想,同时根据各因素所含特征的意义对个别因素命名(见图1)。图1表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结构的研究模型包括:心理健康素养(身心健康、自我控制、观察敏锐、协调能力),专业知识(从业资格、知识试丰富、学习能力)和人格特征(热爱学生、亲和助人、为人师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的3因素模型的各拟合指数见表3,结果表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结构的研究模型拟合指数良好。

(二)问卷信效度检验

1.问卷的信度检验

在先导性研究中信度系数在0.5至0.6之间就可以接受。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表4)表明问卷各项信度指标良好。

2.问卷的效度z验

经过检验,本问卷各因素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5~0.593之间(见表5),表明本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正式施测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描述统计

183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回答问卷调查问题:“请说明下列十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重要性:非常重要(5分),比较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分数越高,表明此项专业素养越重要。对被试在问卷中的回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十项专业素养重要性的认识状况。

可以看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专业素养十项内容的评价最低分为1分,最高分为5分,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为人师表、观察敏锐、知识丰富、亲和助人、热爱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能力、从业资格、身心健康、协调能力。

对183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否具备以上十项内容的专业素养进行调查,回答问卷调查问题:“请说明您是否具备下列十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题项后面有从是到否四个等级的答案,请选择最适合您的选项”。对被试在问卷中的回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自身专业素养认识的总体状况(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通过对183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否具备以上10项基本素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86.3%的人具有从业资格证书(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证书等等);55.7%的人认为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29.0%的人认为一般;47.1%的人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32.2%的人认为一般;72.7%的人认为自己对学生具有足够的爱心,14.8%的人认为一般;37.7%的人认为自己能够做到为人师表,31.7%的人认为一般;39.3%的人认为自己能够做到亲和助人,26.8%认为一般;35.0%的人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42.1%的人认为一般;51.4的人认为自己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26.2%的人认为一般;26.8%的人认为自己身心健康,36.1%的人认为一般;48.1%的人认为自己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29.5%的人认为一般。综合看来,近80%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自己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专业知识以及稳定的人格特征。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还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探究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十项内容之间的相关情况(具体结果见表8)。

根据心理测量相关理论,各个题项之间的相关则应在0.10~0.70之间,这样才能保证各题项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能较好地反映所要测量的内容。经过检验,本问卷各题项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0~0.668之间,表明这十个题项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能较好地测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十项内容进行归类,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被试判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十项内容重要性分数进行因素分析。表8和表9是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素负荷矩阵旋转后的结果。

根据因素分析理论,项目的筛选是根据项目因素负荷值和共同度来确定的。项目负荷表示公共因素与该项目的相关程度,项目在某个因素上的负荷越大,表明该项目与此因素的关系越密切。如果项目因素负荷值大于0.40,则说明该项目与此因素的关系密切,本研究也采用这一临界值作为项目筛选标准。

除了上述标准外,还要根据以下标准确定最终因素数目:(1)因素的特征值大于等于1,即因素的贡献率大于等于l;(2)因素必须符合陡阶检验;(3)抽取出的因素在旋转前至少能解释2%的总变异;(4)每个因素至少包含三个项目;(5)因素比较好命名。本研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83份有效问卷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有三个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且能解释总变异的62.706%。

最后对十个题项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和正交极大方差旋转,得出最终的因素负荷矩阵。心理健康素养(身心健康、自我控制、观察敏锐、协调能力),专业知识(从业资格、知识试丰富、学习能力)和人格特征(热爱学生、亲和助人和为人师表)。

可以看出,最终得到三个因素共十个项目,可以解释总变异量的62.706%。接下来就要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命名。从结果看,与问卷编制时的提取的因素和题项基本一致,因此三个因素命名如下:因素一命名为心理健康素养(身心健康、自我控制、观察敏锐、协调能力);因素二命名为专业知识(从业资格、知识丰富、学习能力);因素三命名为人格特征(热爱学生、亲和助人和为人师表)。

三、讨论

本研究主要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指标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与分析。对该问卷的三个维度和问卷总体分别计算了内部一致性系数,结果显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688以上,由此可见本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在结构效度方面,本研究对问卷结构效度的检验运用了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相关分析的方法。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可知,模型的各个拟合指数均符合统计学要求,并且各个因子之间都有中等程度以上的相关,达到了良好的拟合效果。为了更进一步检验问卷的结构效度,本研究还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根据心理测量相关理论,问卷各个题项之间的相关应在0.10~0.60之间,这样才能保证问卷各因素间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又能较好地反映问卷所要测量的内容。经过检验,本问卷各因素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00~0.668之间,表明本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四、结论

(1)自编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问卷包括十个题项,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心理健康素养、专业知识和人格特征,能较完整地显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结构状况,且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其专业素养十项内容的评价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为人师表、观察敏锐、知识丰富、亲和助人、热爱学生、自我控制、学习能力、从业资格、身心健康、协调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整合[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亳州学院实验小学,亳州,236800)

上一篇:对医院药品盘存差异内部控制的研究与思考 下一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质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