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图腾纹样的产生与发展

时间:2022-05-23 02:32:37

中国传统图腾纹样的产生与发展

【摘 要】本文是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以图腾纹样的科学发展为理论依据,建立在我国传统文化图腾纹样。以虎符、龟纹、牡丹和鱼纹为主要介绍对象进行描述与分析。突出介绍特色文化与图腾文化的关系,明确讲解中国传统图腾纹样的产生与发展。为打造文化图腾、提高图案文化底蕴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传统 图腾 文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86-02

中国是一个传统气息十分浓郁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中有着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比较直观的传统文化就是中国的图腾纹样设计,图腾是一个部落的标志,旨在区分当时的人与人和部落与部落,在上古时代人们就频繁使用图腾,图腾文化对于解释一些上古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图腾是当时人们的信仰与崇拜自然的社会表现。中国的图腾纹样始于八卦,据史学家所言可能是伏羲时的八个部族的代表符号。在上古时代,文化和图腾是同时并肩进行充实底蕴的。图腾是视觉的一种文化审美,与文化触觉紧密相连,具有独特的审美视觉性。图腾的准确传达是图腾的主要功能,识别性强、信息传达准确。图腾文化艺术设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进步与艺术的结合,是转化为自身的图形的生产力的核心环节,图腾文化的本质是创新、致用、致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独特的文化里图腾理念识别作为最根本的原动力、最具有差别化的符号特征,个性特征凸显是必要的,同时图腾纹样是一种艺术传媒,是一种艺术门类通过不同的载体表达艺术情感,然后通过图形表达,产生不同的文化形象、呈现不同形态。图腾纹样是具有与普通图案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传媒,表现在不同方面,通过简单的图形与纹样的多重组合,来表现与呈现为艺术载体和文化。

我国自古就有图腾和纹样,通过图腾与纹样的进化来表明我国文化的优良传承。在远古时期,就有大汶口文化遗址,当时烧制的陶器就有多样图腾,颜色较少,主要是红、黑、白三种。图腾也比较大而简单,就是以几何图形为主。图腾纹样在当时主要是区别和本族不同的族样,不仅仅是作用于装饰,还代表不同文化与地区的习俗。早在夏商时代,我国就开始了生产和使用青铜纹样。大多经历了家族文化的深层次的发展,表现在精神、哲学和信仰的视觉化演绎。具体通过图案的表现,有最基本的原始文化底蕴,别具特色和差异化的符号特征,是群体理念的形象体验,并非简单的视觉表现手段和手法。在夏朝是简单的图腾纹样,主要用于生产生活的陶器与生活工具。在夏朝较大的部落本身文化就有原始的文化始源,在商朝的时候由于酒文化的发展,所以导致青铜器具的发展,随着酒文化的发展,青铜器开始进入发展的时代,最为著名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鼎身四周都有图腾――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这些青铜器是中国奴隶制社会体现权势和等级的礼器,它表现了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一个部落有自己特有表现手段和与其他的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语言,如古代的几个大的部落图腾,各个的表现和呈现都有所不同。不同不仅仅表现在图腾纹样的样式,也表现在图腾纹样自身的文化发展与内涵。总之,在图腾文化的表现方面,以简单大方为主。

周朝的时候,由于周文王分封天下给诸侯,周武王姬发要限制兵权颁发虎符,出现了虎纹图样,虎符的设计感来源于虎的样子,样式简单霸气、造型简单、效果强烈、颜色简单。到了封建王朝秦朝时,由于要做出有特点的图腾纹样来代表皇权,须以传说中的灵物来做图腾,突出皇权不可侵犯。我国图腾的历史久远是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带来的。

图腾比较突出的纹样当属龟纹,在古代时期多作为占卜用的,由于古人相信龟长寿,所以常常作为一种占卜的图腾,在我国,多运用于房屋的设计与建造,龟纹的效果独特且有自身的美感和效果。在很多陶器上也有运用和发展,龟纹是一种长寿的象征。(如图1)简单的造型表现不同的动态,也表现了人们对长寿的向往。龟纹图腾主要还表现在龟纹的条数、裂纹方向。从古来说,姚氏以龟纹为部落图腾,姚通“尧”,是美好的意思,姚氏善于占卜,主要运用于龟壳的裂纹及朝向一类的。龟纹的发祥地是山东鄄城县,该城市现在还流传着龟纹的占卜方式。不得不说龟纹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占卜方式与图腾文化。目前的一些龟纹图腾纹样多运用于家具设计与内部家装使用,或常常在老人过寿时使用,表现一种人们自身对长寿的向往,与对美好愿望的期待。

象征美丽的图腾是牡丹,牡丹是唐朝时期开始兴起的,

据说是来源于武则天喜欢牡丹,真实与否无从考究,但确实从唐朝开始,牡丹纹样开始多起来,大多的牡丹图腾运用于屏风和家装饰品中,在现代多运用于产品纹样设计,很多漂亮的产品上都能看到牡丹图腾。后世人们常常用牡丹来形容女子的美好与婀娜。牡丹图腾多用于闺房之内。不同方向的牡丹和不同颜色的花形,有不同的含义。在唐朝时期,牡丹代表雍容华贵,贵妇人的象征,表现女子美貌与漂亮。“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与推崇。在明代时期,汤显祖的著名剧作《牡丹亭》里有一首诗写道:“问君何所欲,问君何所求,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可见,牡丹的魅力。牡丹作为图腾是由于其花纹大方、色泽美艳,在2011年和梅花、一起竞选国花,但最后未果。

象征财富的有鱼图腾,鱼同音与“余”古人很多希望财富有余,生活日子好,在古人图腾中多见的是双鱼,双鱼代表余的多,财富来年还有,鱼图腾的特点也很明显,多为鱼嘴大大的,表现力十足,鱼尾多为上翘,形象生动活泼,可爱至极。设计造型简单明了。鱼嘴的位置也有要求和方位。不同的方向风水不同,摆放位置也不同,效果也不同。中国古人对此很有要求和讲究。对鱼的颜色也有要求,基本为三原色。在我国北方陕北地区,多有(如图2)的剪纸艺术。在唐朝由于要避免“李虎”的说法,产生了鱼符。鱼符分不同种类,有金质、银质和铜质三种。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佩戴,另外还有专门来装鱼符的袋子,叫鱼袋。这里面包含了对鱼的尊重与崇拜。所以说,鱼在唐朝时期是比较受到尊重的。

总结上述的图腾纹样,无一不是经过数百年的历练与发展而来的,不仅包含了美丽的图腾与纹样,也代表了方式图形图案的文化发展,是当时的文化记载的一种方法,表现文化的记忆与时代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以及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那么就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文化意识尽管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但它又明显地受到世界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受到先进民族文化意识的渗透。对于一个开放且面向世界的民族而言,文化意识不仅是民族性的,而且是世界性的,它是整个世界的精神财富。本文主要突出介绍龟、牡丹、鱼的图腾与自身文化的介绍。这些纹样与图腾在现在不同的场合与表现物体上,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起着传承与继续的作用。中国自身的文化与传统的图腾众多,数量巨大,凝聚先人的智慧与聪明才智。如何有效地利用与学习如此优秀的文化,表现出我们的智慧,我们应当古为今用,研发出具有中国特点的设计产品。

上一篇:地方院校图书馆与本地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模式 下一篇:中西方文化价值观交融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