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性区域环境,支持幼儿自主发展

时间:2022-05-15 07:12:13

构建开放性区域环境,支持幼儿自主发展

幼儿园良好的区域环境能为幼儿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良好空间,能满足幼儿自主发展的基本需求,所以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环境的创设。为此,我对无锡市硕放中心幼儿园各班区域环境的创设进行了调查,发现部分班级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存在以下问题:(1)固定的活动时间,扼杀了幼儿的活动愿望;(2)封闭的活动空间,阻碍了幼儿的相互交往;(3)不变的活动规则,禁锢了幼儿的发展需求;(4)单一的活动材料,束缚了幼儿的灵动创造;(5)狭小的作品展台,限制了幼儿的童真展示。分析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在创设区域环境时缺乏开放的意识,用单一的、狭隘的、不变的、封闭的环境制约了幼儿的自主发展,所以我班力求为幼儿构建一个开放性的区域环境,为幼儿的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主要方式有:

一 用开放性时间支持幼儿自主选择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选性、主动性的特点,这个特点我也体现在幼儿开放性的活动时间上。我们班改变了以往固定不变的游戏时间,采用固定时间与灵活时间相结合的方式,只要幼儿有需要,时时都可成为游戏之时。有些入园比较早或者离园比较晚的幼儿,区域成为了他们活动的乐园,集体活动中,区域成为了他们操作练习的实践场,一次游戏时间操作还没有完成的,幼儿也可以自己安排时间延伸完成……这样,幼儿游戏的时间就不再固定于特定范围内,给了幼儿更多的自。

二 用开放性空间支持幼儿自主交流

在区域的空间布局上,我考虑较多的就是是否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自主交流,所以,我把角色区尽量安排在一起,如娃娃家、烧烤店、理发店、奶茶铺等区域,在区域与区域之间采用低矮的玩具柜作为分隔标志,这样既区分了区域位置,大家又能相互看见各自在做什么,区域与外界之间没有封闭的大门,也方便其他区域的幼儿随时到访。有一次,娃娃家在玩过生日的游戏,他们用脸盆、积木等材料做了一个大蛋糕放在桌子上,然后三个人一起围着桌子唱起了生日歌。旁边理发店正在理发的顾客看见了,被他们的活动吸引了,就催促理发师给他快点理,理完发他就进入娃娃家参加生日会了,还有旁边奶茶铺、烧烤店的顾客也被吸引了来,娃娃家一下子来了很多人,由于没有封闭的大门,娃娃家的空间延伸到了活动室的中间,爸爸妈妈忙着招呼大家给娃娃过生日,没有时间泡茶做饭,于是对着旁边的奶茶铺和烧烤店一声吆喝:今天我们家来了很多客人,给我们送点外卖来吧。于是奶茶铺泡了一杯杯奶茶,伸手一递就送到了娃娃家,烧烤店也是烤了很多肉串一次次送过来,大家穿梭于几个区域之间,几个区域已经连成一片。由此可见,开放性空间对幼儿自主交流的重要性。

三 用开放性规则支持幼儿自主调整

规则是保证幼儿区域活动顺利开展的有效保障,我们通过与幼儿商量、讨论把规则制定出来,并利用形象化的方法,如图片、标记等形式,把规则张贴在活动区里,以提醒幼儿遵守,但随着活动的开展,有些规则会不适应幼儿的发展,成了阻碍幼儿发展的绊脚石,这就需要根据幼儿的需求进行调整,所以我们班的区域活动规则也是开放性的,是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进行动态调整的。以前我们在区域活动结束时,制定规则必须把所有的材料都收拾整理好,可是在实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时候幼儿在区域活动结束时还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就有幼儿提出来想延长一会儿,让他做完再收,于是我们就围绕“没有完成的作品是否也要立即收拾好”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最后大家决定把活动区规则修改一下:没有完成作品的可以把自己的游戏牌留在区域里,把材料先不收回材料库,放在自己的小箩筐中,等下次活动的时候就可以优先到这个区域来继续完成。经过这样调整,既能让后续的活动有序进行,又满足了幼儿的需要。所以,要支持幼儿的自主活动,区域活动的规则需要动态开放。

四 用开放性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主要是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一般老师都会准备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放在活动区中方便幼儿取放,但幼儿探索的欲望往往不止于老师提供的几个,他们需要更广阔的探索范围,所以我也给幼儿提供了开放性的材料,让幼儿去自主探索。在科学区的“沉与浮”实验中,我给科学区制作了一张实验记录表,前面是固定的探索材料:木块、塑料、铁钉、海绵、石子,后面是空白项目,让幼儿自己去找材料,探索后让幼儿记录材料的沉浮情况。在活动区里我就给幼儿提供了木块、塑料、铁钉、海绵、石子这些针对性材料,后面幼儿就自己在活动室里找,去开发寻找材料,有积木、蜡笔、粉笔、树叶、陶瓷等,找到后把材料一一放入水中,观察他们的沉浮情况并做好记录。

五 用开放性展台支持幼儿大胆展示

区域展台是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快乐的场所,是幼儿相互欣赏、交流互动的平台。为了符合各种作品展示的需要,我们的展台形式也各种各样,有展示绘画、剪纸等平面作品的墙面展台,也有展示立体作品的多方位展台,有利用窗台、柜面的现成展台,也有利用纸箱组合成的制作展台。展台最大的作用就是要尽可能地展现出作品的特点,最忌讳狭小拥挤,所以我把活动室里的有效空间都充分利用了起来,把各个区域的展台都延伸到了整个活动室里,窗台下,我用大积木搭了一个个大台阶,陈列着变废为宝区幼儿制作的作品,走廊里,我用大小不同的纸箱组合成了一个展示柜,摆放着幼儿不同的手工作品,墙壁上,我用一个个鞋盒制作成不同的吊柜来展示幼儿的活动成果,墙壁上,栏杆下彩色纸雕塑出的方块是幼儿美术作品的展区,另外我们班级的窗台、玩具柜、操作台都是幼儿展示作品的舞台,我们的活动室就是一个幼儿作品博物馆,这样不仅开放了展台的空间,还使得幼儿作品的展示方式也多种多样。

开放性区域环境为幼儿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展现提供了物质支持,希望有了开放性区域环境的支持,幼儿能够在这个无声老师的熏陶下自由、健康、富有个性地成长。

上一篇:化整为零,渐进发展 下一篇:地方院校图书馆与本地公共图书馆共建共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