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

时间:2022-05-22 09:01:42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其学科定位

1.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学科是从精神本质、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等方面整体上去研究马克思主义,并把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中涵盖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可以先从方法论的整体性着手,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理解其完整性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具有内在逻辑严密特征的综合性理论体系。从理论的构成来看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这个学科最重要的三部分,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又不是将这三个理论简单相加,而是按照其中的逻辑性对理论的高度提炼和概括。这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逻辑对世界的发展、人的发展进行的是整体性探究,在强调世界、人类社会各自的内在逻辑性的同时,更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揭示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的规律性的理论。内外相统一体现的整体性是一种全面地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整体性[2]。内在的整体性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两大转变后,在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问题上做了彻底的思想路线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内在整体性的核心体现在思想路线和逻辑主线的统一。这三部分看似三条主线但是其中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充分贯彻了理论学科外在的整体性。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基点,方法论的整体性通过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法论的整体性;按照一定的逻辑性将六个学科从整体性出发去研究,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对学科的整体性研究要坚持理论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体现逻辑的整体性;从内外在的整体统一性来看,马克思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有着自身的理论特色,要是把各个二级学科各自的理论体系看作是内在的整体性,外在整体性指的就是一级学科范围内其他二级学科发展的整体性[3]。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对二级学科的整体性研究无论是从学科外在整体要求来讲还是从内在整体性要求来说都是一个必经过程,是内外在整体性的一个必然要求。

2.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体现出来的意识形态主要为无产阶级服务[4]。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蕴含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精华,对真理进行了透彻的解释,具有无可比拟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正因为马克思主义能够把高度严格的学术性与意识形态的功能统一在一起,才对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者有了强大的吸引力。理解学术和意识形态的统一性首先要坚持思想路线和逻辑主线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最主要内容包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理论体系、精神本质及具体运用,这表明其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确定是通过理论价值深入人心,学术性和意识形态相统一也是其研究范围本身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学科代表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马克思主义确立唯物历史观后,其思想路线是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理论研究的逻辑主线则为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5]。正是因为坚持思想路线和逻辑主线的统一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学术和意识形态统一性的重要特征。此外,还应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来理解学术和意识形态的统一性。马克思主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应注重从学术建设方面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在意识形态的建设中加强学术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体现的学术与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必须联系当今世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我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中也必须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层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总结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出来的思想路线、思维方式及其他观念的问题,而不是与实际相脱节,漫谈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当成简单的标签,机械地贴到具体问题上去,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当成僵化的教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带动意识形态的实现,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进而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服务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学科的服务性特征应同时体现在为社会和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服务,其他学科大多没有这个特征。然而现实的教学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特征往往被淡化,表现在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不被学科建设所重视,而有些教师把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混为一谈。这都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会导致其非学科化倾向,使理论研究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甚至与时代特征相脱离,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服务产生不利影响。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服务性,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强调科学理论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一方面教师要有严谨的教学态度、求真务实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崇敬和信仰,师生都应通过思想政治的课程教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统一,改变传统教学的简单化、教条化的模式,在实践中完善思想政治课程体系,增强马克思理论学术和政治影响力[6]。还应不断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强化其服务性的特点,从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专业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关键。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供动力。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定位对学生政治思想的影响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自己,可以增强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充满信心,充分信任党和政府。马克思主义信仰本身具有“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定信念,具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通过科学理论的魅力打动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信仰科学理论,忠诚崇高事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一要武装学生的思想,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政治和情感上的认同感;二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主动承担历史责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坚定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培养学生的爱国守法、诚实守信、坚强意志等道德品质[7]。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应以教学目标和要求为依据,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成果,并对学科的成果进行整合,增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说服力、感染力。在当今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应顺应时展的潮流,切实搞好学科建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变传统的概念式教育,将时展的新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提高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积极影响,这也是马克思理论学科建设的内在要求。

作者:王鑫 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上一篇:高校篮球人才培养方式 下一篇:旅游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