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漂流:阅读回归生活

时间:2022-05-21 12:12:42

图书漂流:阅读回归生活

最新的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中所占比例);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为48.7%(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比2003年下降3%,比1999年则下降了11.7%。

或许这是一个巧合,去年底在国内开始的“图书漂流”活动从一开始就提出了“阅读回归”的口号。尽管半年过去,图书漂流并未像预想的那样普及,并未改变阅读缺失的社会现状。但通过图书漂流活动,我们看到了阅读回归的力量和希望。

阅读者的民间推动

图书漂流活动从产生之初便完全始于民间,并致力于推动阅读的普及和阅读者的交流。这项活动起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欧洲,通常是书友们将自己拥有,却不再阅读的书籍贴上特定的“漂流”标签后,投放到校园、公园长凳、咖啡馆桌子、博物馆走廊、图书馆楼梯等地,无偿提供给拾取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后,根据标签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将图书投放到公共环境中去,如此不断地传阅,使书籍最大限度地发挥传播知识的作用。

“图书漂流”活动的发起者、美国人罗恩・霍恩贝克尔提出“与其让家庭藏书尘封于书架,还不如让它们进入社会,使别人也有阅读它们的机会,从而把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大图书馆。”2001年4月,罗恩身体力行地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图书漂流”网站,图书漂流活动借助于互联网流行起来。2005年5月3日,罗恩的图书漂流网获得了第九届威比奖“社区”和“社会/网络”两个类别的人民之声奖。

图书漂流活动源于民间力量的推动,在没有机构支持的情况下,是热爱阅读的“书友”们自发、自愿的行动。国内图书漂流网创办者之一的laow说:“图书漂流可以理解为一种有接力性质的读书沙龙,沙龙是自发的,由任意愿意发起沙龙的漂友投漂一本书后围绕该书进行。”而一直致力于推动图书漂流活动的书豆网的袁泉也认为:“图书漂流是一项公益活动;就是把自己的藏书拿出采同大家―起分享,以书会友,传播文化,提高社会诚信。”

Laow认为,图书漂流的本质是阅读、沟通,记录。在三个部分中,阅读是先决性的,对阅读的回归是图书漂流普及的前提。由此可见,热爱阅读,鼓励阅读是图书漂流活动最基本的注解。

图书漂流迷局

国内的图书漂流也是从网下的图书漂流站开始的,但和国外不同,国内的图书漂流一开始就有社会组织的参与和推动。2005年底,上海市普陀区图书馆把收到的热心居民、大学生捐献的图书从图书馆搬了出来,在普陀区的9个街道(镇)图书馆和社区爱心超市设立永久性图书漂流书架,随后再利用部分大型超市的人气,进行自然漂流。

随后的几个月里,在媒体的报道和推广下,越来越多的人接触了图书漂流的概念,图书漂流活动开始“回归”到民间力量的推动。图书漂流网的Laow当初在国外意外得到一本漂流书,对这种形式很感兴趣,回到国内后就创办了图书漂流网,为图书漂流提供了一个网络平台。之后的几个月里,图书漂流网、书豆网等网站建立起来,并很快聚集了一批“漂友”。广西师大出版社、春风出版社、华章图文公司等出版机构和学而优书店等图书销售机构也积极参与到图书漂流的活动中,各地陆续建立起―批图书漂流站。

“国内的图书漂流还是―个迷局,没有自己的方向,不知道漂向何方。”社会学者王逸鸣说。在书豆网上,目前登记的漂流书籍只有有限的62种,而新书,畅销书更是极为有限。在上海等地的图书漂流站,一些教辅书、工具书成为书架上的主角,而这些书显然是缺少吸引力,难以在“漂友”中漂起来的。书豆网的袁泉坦盲:“‘漂友’提供可以漂流的书籍可能不会是自己最心爱的藏书。”Laow也说“在国内,图书漂流作为一个时尚的概念也已被各类媒体报道了一两年,很多机构也曾经组织,正在组织,或正在策划组织图书漂流活动,但目前来说并没有真正的普及起来。原因有多方面,有环境问题,有推广的方式问题,也有缺乏成熟的网上漂流平台的问题。”

对于图书漂流,一些表面热衷的出版社的态度极为暖昧。一位不愿透霉姓名的出版社负贵人直言目前国人阅读率降低,电子媒体的发展给图书业带来极大的挑战。出版业者希望图书漂流活动能够让人们重拾阅读的兴趣,让人们去爱书、爱阅读。但另一方面,出版业者绝不希望一些新书、畅销书过早地“漂”起来,就像电影业者不希望大片过早地进入碟片租售市场一样。这位出版社负责人说,他们投入到图书漂流活动中的书籍大多是一些积压很久的图书,“漂”起来也对图书市场影响不大。

袁泉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由于国内物流方式单一,费用较贵,图书要想“漂”起来只能采用邮寄的方式,需要很长的时间,这就使全国性的图书漂流受到很大的制约,而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如学校、小区、会所,图书漂流则有可能得到很大的发展。但王逸鸣却不以为然,他认为如果图书漂流仅仅局限于一个小区、学校,那这种“漂流”和传统的社区图书室、图书俱乐部并无区别,也丢了图书漂流的真正精神。

由此可见,要破解图书漂流的“迷局”还有待国内条件的进―步改善。

搁浅抑或沉没?

4月份,上海的小王通过―个图书漂流的网络论坛接收到―位“漂友”寄来的书,尽管书已经看完,但两个月过去,这本书还在他的手里,没有“漂”出去。他说并不是他有意“贪污”这本书,而是不知道“漂”给谁,也实在没时间去邮局。6月初,他把这本书放到了淮海路上的―个图书漂流站里,让它去自由漂流。这次“漂书”的经历对于他来说并不美好。

“可能主要原因还是大家不习惯图书漂流,可这么‘漂书’也太麻烦了。”小王说。作为一位普通的“漂友”,他并不看好图书漂流的前景。

曾在英国、德国长期生活的杨磊也不看好国内图书漂流的前景。在他看来,图书漂流途中“沉没”于某位“漂友”之手的现象在国外也不少见,这与国民素质无关,主要是漂流程序和环节繁琐的问题导致“漂流书籍”在经过短暂的漂流之后迅速“搁浅”,甚至于永久“沉没”。杨磊介绍说,在德国有一个小镇,图书漂流开展得很好,其主要原因是每周会有社工义务上门取回漂流书籍,放回图书漂流站,或者小镇的咖啡馆里,重新“放漂”。但国内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环境。

致力于图书漂流的袁泉和Laow也坦言,目前国内图书漂流的环境确实还差很远。他们认为,只有当参与图书漂流的漂友们不再是为了漂来漂去的新鲜而参与时,图书漂流才有现实的意义,漂友们也才会享受到阅读以及阅读后的沟通带来的快乐。但他们也不确定这种前景需要多长时间会在一个普遍的范围内实现。而这种不确定也真实地反映了当前图书漂流活动的脂弱,随时面临着“搁浅”,甚至“沉没”的危机。

对于爱书、爱阅读的人来说,或许买书和“漂”书都不是问题,他们的心底深处,珍藏有对宁静阅读的渴望。但在一个阅读率日益下降,阅读在不少人生活中缺位的社会和时代来说,因图书漂流而推动的“阅读回归”却难能可贵,共享、交流的乐趣会让阅读回到更多人的生活中。

上一篇:一席“谈”一虎 下一篇:毕业:一个人的成年“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