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盈余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5-21 10:47:05

企业盈余管理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文章对中小企业为达到银行贷款融资从而粉饰财务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企业根据使用目的不同而进行财务报告的盈余数据管理方法,并从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管部门不同角度分析其成因,说明对国家经济数据统计形成的影响。提出国家要统一建立企业资信平台,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完善统一档案管理。

关键词:财务报告;盈余管理;混合所有制;资信档案

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作为集中概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形式,是信息使用人了解企业财务的主要依据。根据使用人的使用目的和合作要求,可以分析掌握使用人对企业财务的侧重内容及指标要求。企业为达到预想的目的,提供的报表有可能或有必要进行粉饰。大企业或上市公司用关联交易,资产收购、置换等虚构(或夸大)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粉饰报表;而小的企业常常对原有报表直接做项目或数据调整编制出一套虚假的报表用以提供。本文就小企业常见报表调整方法予以揭示,以便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促进下一步对企业信息档案的统一管理。

一、财务报告的编制目的和意义

财务报告是反映一定时期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书面文件。是会计核算的结果和最后环节。其编制目的,就是为报表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企业状况,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投资、决策依据信息。

企业会计的日常核算经过了原始凭证加工成记账凭证,又按业务性质、类别登记入账簿,再从账簿数据汇总得出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已能连续、系统地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概况。作为比较分散的主管部门、投资人、债权人、企业职工也不可能因要了解企业经营或财务状况而去翻阅凭证或账簿资料。因此,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作为集中概括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形式,仍是使用人了解企业的主要依据。

二、财务报告的数据使用分析

企业报表使用人主要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两类。他们对企业财务披露信息的侧重内容及指标要求各有偏重。

首先,就投资者而言,投资者通过阅读财务报告,要得知投资的风险与报酬。他们侧重关注企业的资产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和利润分配政策等。

其次,对债权人而言,债权人通过阅读财务报告,主要了解企业的负债比例,信贷资金使用情况及偿债能力。

中小企业普遍具有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弱、综合竞争力较低等特点,我在一次参与上级开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抽选部分贷款企业对其申请贷款时提供的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时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了核查比对,发现存在贷款企业财务报表信息失真的情况。

三、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形式

企业盈余管理,主要是企业针对使用目的,有意进行财务报告收入、利润、权益数据的粉饰,下面就企业财务报告粉饰的主要形式说明如下:

一是直接把负债中长期挂账的“应付款”转入“所有者权益”项目,如“其他应付款”转入“资本公积”,以降低资产负债率;因为应付债务长期挂账不需给付的处理,一是需要充分不能(需)给付证据;二是账务处理会增加收入和利润,有应交税费产生,直接形成交税的现金流出;所以,在任领导一般不会去主张账务处理。只是在给银行提供报表时直接调整报表项目。

二是把流动资产中存货(实物与账面差)损失直接记入“其他应收款” 以提高存货周转率;一些企业存货多年不予盘点,或盘点后不予账务处理,在给银行提供贷款报表时,直接进行报表间项目调整,把存货盘亏损失,不分是合理损耗,还是非正常损失,直接从“存货”项调记入“其他应收款”。既不影响企业流动资产,还能提高存货周转率和流动、速动比率。

三是虚拟贸易量和收入,直接在上报报表中同时做大业务收入和成本,虽然利润不予调增,但虚拟了企业的经营规模和能力,可以达到提高存货周转率和资产周转率的目的。

四是往来累积挂账,形成虚挂资产,这样既不影响经营现金流,又对报表数据静态分析很是有利,还能提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一些企业经营多年,账面呆死往来较多,应收债权不能收回的,如果做坏账处理:一是需要提供充分不能收回证据(债务人破产、死亡证明);二是处理坏账需要有领导审批,会有利益输送的疑点,形成审批领导责任问题;三是坏账损失影响经营期利润,直接影响在职领导业绩考核。综合分析,在任领导为避免麻烦,一般不会去同意账务处理。

五是将报表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两方同时增加,如虚列“固定资产”和“资本公积”。

企业认为,资产账面是历史成本计量,所反映价值偏低,对一些老企业来讲,土地等无形资产账面一般没有反映,所以,报表反映资产估值偏低。但如要按市价入账必须借助企业整合重组,履行评估等相关手续后才能调整账务。所以,一些企业需要粉饰报表时,干脆自己估值,直接做一套同时调增资产和权益后的调整报表。

四、企业盈余管理的存在原因分析

首先,企业利用信息使用人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根据使用目的不同,编制不同内容的报表,提供给不同使用人,以实现自身利益或达到短期目标。其次,个别报表使用人为满足自己需求或为实现共同利益,不但不去深刨细究报表内容,甚至进行怂恿、指使、教唆、共同谋划,要求更改为适合自身需要的报表。第三,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往往违背职业道德,按照企业要求去出具审计报告。第四,是监管方工作也不尽职尽责,甚至是见惯不怪,不去追查与纠正。例如:财政、税务、统计等部门各自制定有考核任务指标,有的涉及前后期比较,所以,前期录入的基数一旦发现有错也不能、不要求更正。

(一)企业方面

部分贷款企业向银行提供失真的财务报表,主要表现为虚增财务会计报表的资产、所有者权益、业务收入及净利润等,反映出企业经营收入高、净利润丰厚的假象。目的就是为了生存发展,获取银行贷款。

(二)银行方面

首先,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系统对贷款企业的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有严格的控制,对不能满足指标要求的企业,即使有发展前景也不予发放贷款。其次,商业银行进行贷前调查时,一般会将贷款企业的财务因素和非财务因素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打分、授信评级。因此,贷款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或审计报告只是银行授信评级的参考依据而非主要依据。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并不是银行贷前调查关注的重点。第三,商业银行出于防范风险和自我保护的需要,一般不向经营业绩不佳、担保力不强、资信状况差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为了占领中小企业市场,存在指导贷款企业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现象。

(三)会计师事务所方面

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在未履行必要审计程序的情况下,按照企业的要求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大多为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普遍年龄偏大,职业素质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们为了生存,往往会违背职业道德,按照企业的需求去出具审计报告,而不考虑财务报表本身的真实性、准确性。

(四)政府监管部门方面

一是地方财政部门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是否遵守《会计法》的监管缺位,致使上述报表数据不一致的中小型民营企业违反《会计法》出具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发生后,未能进行监督纠正。二是地方财政部门作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主体,对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企业的需求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也同样监管缺位。三是财政、税务、审计等政府相关部门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出具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的情况未向监管主体通报沟通。四是政府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不尽职。

五、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应对措施分析

针对以上所述企业盈余管理的现实,我们如何杜绝一个企业出现不同报表以应对不同使用部门的这种低级造假问题。

首先,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企业资信档案的统一与共享是避免盈余管理的基础。

企业信息要和个人身份证信息一样进行全国统一共享管理,一个企业只能备案建立一套共享的财务报告信息。比如,企业工商年检的年度报告信息与纳税申报信息以及经济统计信息和对上级上报经济指标完成信息要共享并达到一致。一旦有不一致情形系统马上反馈并不能通过保存,这将有效抑制小企业的多套报表存在。

其次,强化立法与监管,严厉打击盈余管理的企业与当事人,仍将有效维护经济数据真实可靠的有力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企民企融合成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重头戏。中央给民营企业进一步放开的重大措施之一,是鼓励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由不同性质的资本联合、融合或参股而形成的经济成分。它以社会中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为前提,通过各类性质的产权在市场中以多种方式自主流动和重组形式,并适应竞争的需要不断变化资本结构。

公私混合,1950年代也有过。不过那时是民营企业不得不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是接纳公有资本的进入来形成公私合营。那时的公私合营具体是否有资金投入,投入的比例和经营管理的发言权是否对称,好像都是一本糊涂账。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有制改革,通过现在的打老虎打腐败来观察,可以透彻看到,实际上颇有一些案例是国有企业掌门人内外勾结,低价评估国有资产,经营上故意搞砸业绩,并且在会计报表方面造假,把优质国有资产装扮成垃圾货而低价卖给自己的人,最后成功地化公为私。这是国有资产被侵吞的案例。现如今,企业要搞混合所有制,迫切需要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统一完整,以便于使用人分析决策。这是推行经济科学发展、合理混合的数字依据。

总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形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运营的高效益;有利于推动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资信档案工作的改革,以及企业自主多元发展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的需求,财务信息指标内容将越来越趋于真实、统一与完善。

(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煤炭运销忻州有限公司)

上一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网络自律培育综合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