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探析

时间:2022-05-17 07:27:17

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探析

摘要:中国我国近年来持续出现国际收支双顺差,其结果是储备资产被迫大幅增加。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以及双顺差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我国在目前持续双顺差状况下国际收支管理的措施,为提高我国外汇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际收支;双顺差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131-01

一、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概念及内涵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收支(Balance of Intema-tiomd Payment)是指一种统计表,它系统地记载了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他地方的金融债券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转移项目。作为一个流量概念,特定时期的国际收支反映了该时期国际交易的总体状况,它与国际投资头寸共同构成了一国外部经济状况的两个方面,是一国经济决策不可缺少的依据。

双顺差指一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不包括官方储备的资本项目同时出现外汇收入大于外汇支出的盈余状态。从国际收支帐户定义关系看,如果不考虑误差和遗漏,双顺差实现的两个账户盈余之和等于外汇储备增加。

自1994年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经济发展迅速,国际收支流量的规模迅速扩大,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二、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和趋势

(一)外汇储备余额持续增长

从近年的外汇储备表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从1992年末的194.43亿美元到2007年3月末的12020.31亿美元,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尤其是自2002年以来,增长势头更猛,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上,2006年末超过10000亿美元,达到10663.44亿美元,已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我国外汇储备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是我国国际收支的显著特点。

(二)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连年双顺差

从近年相关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中,不但经常项目账户连年出现巨额顺差,而且资本与金融项目账户也同时出现巨额顺差,货物贸易差额和外国直接投资差额是造成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两大主要来源。国际收支结构中的两个主要支撑账户进行形成互补和平衡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货物差额及其占经常项目差额之比和直接投资差额及其占资本与金融账户差微之比都比较高,2005年。经常账户差额突破了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了1608.2亿美元。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连续出现双顺左。盈余是我国国际收支的又一突出特点。

三、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分析

(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投资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已从20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18%下降到2005年的381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19%上升到2005年的471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而西方最发达的7个国家平均人均储蓄率只有6.4%。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则是高放贷和高投资。并且储蓄大于投资,资金配置效率低下、渠道不畅。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二)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以及吸引外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三)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所以,加工贸易一直处于优势状态。再加上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发达国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了新型市场国家,而把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留在了本国。其结果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欧美市场的贸易顺差加大。在这种国际生产力布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中国以传统的。加工贸易为主的外贸结构和以直接投资为主的利用外资的方式,使得中国处于制造业的终端,承担了许多亚洲国家的转移顺差。

(四)人民币升值预期

汇率因素使短期资本流入增加。自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就进入了升值通道。截至2007年9月,已经累计升值8%,而且还有持续升值的趋势。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吸引,流入我国的短期资本增加,也包括热钱的流入。

四、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政策性建议

(一)坚持扩大内需

应大力刺激内部需求以消除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中长期负面影响。通过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通过扩大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加快调节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改善消费环境。重视培养内生增长能力,包括培育国内消费市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劳动者素质,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等。

(二)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实现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根据蒙代尔的“三元冲突”理论,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三者之间不能共存,资本自由流动不可能永远进行,作为大国也不能失去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所以汇率在更大范围内的浮动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实行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是我国目前的最佳选择。

(三)调整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经常项目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出口产业结构失衡,我国现在必须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限制高耗能高耗资源型出口,把环保、安全、社保等因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纳入企业的出口成本开发产品核心技术创造力,提高企业自主竞争力,实现在平稳出口量的基础上利润最大化。同时加大与外国在技术研发上的合作力度,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主要是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战略高度,避免对外资和技术的过度依赖,避免陷入优势陷阱而导致贫困化增长。

上一篇:增值税财税处理的差异分析及会计改革思路 下一篇:论医疗机构的药品经济核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