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疗机构的药品经济核算管理

时间:2022-08-06 04:20:10

论医疗机构的药品经济核算管理

摘要:分析了目前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医疗机构核算管理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加强;医院药品;管理;经济核算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2-132-01

随着我国医院管理规范化,药品管理也逐步迈上了系统化、制度化、信息化的管理轨道。其中,作为减少药品消耗、控制成本最直接最有效的经济核算方法在药品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一、我国药品管理现况

(一)药品管理现况

目前,药品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地位已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在药品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投入了人力物力,加强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我国医院药品管理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往医院中药品管理制度不健全、药品保管混乱、用药不合理、药物品种杂、药品价格乱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除此之外,大部分医院还加强了、品、“有效期”药品的管理以及无失效期药品的管理等细节问题,使医院管理的深度和信度有了质的提高。

(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药品管理有向信息化、集约化发展的趋势

尤其是计算机技术,条形码技术在医院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更体现了药品管理的信息化方向。而近年兴起的经济核算方法则是医院药品管理集约化发展的特征。

二、经济核算在药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经济核算的形式

经济核算就是利用价值的形式,通过记帐、算帐的方法,对卫生保健服务的劳动消耗和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分析和对比,力求用尽可能小的劳动消耗取得尽可能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经济核算的兴起和发展为医院实现保证一定服务水平前提下,控制药品消耗而降低成本的目标提供了较好的方法。现有的许多医院经济核算系统只是针对医院的整体产出以及医疗科室的效益问题进行经济、成本核算,但却很少涉及到现今医院经营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药品的管理。作为目前我国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忽视了药品的管理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控制成本、增加效益的目标。

(二)药品的经济核算

医院对药品的经济核算要做到“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并制定相应的药品管理制度,药品会计应设置药品品种、数量、部门单价明细账,并与财务部门的有关账簿进行核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搞好药品经济核算,要抓住采购、入库、库存、出库、领入和售出等环节,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药库、药房、临床科室之间进行明确的分工,相互制约、相互补充,使核算更加严密,务求做到制度严格、手续完备、反映准确。

(三)经济核算应注意准确计算药品收入

药品收入总额包括医院购进药品和自制药品收入,含药品经营成本、加成收入、折扣收入、加工增加值等所有收入。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折扣收入必须计入药品收入。正确计算药品收入保证了药品收支结余的正确性。

三、经济核算管理的扩展方法

(一)物流技术应用

现代物流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医院实现保证一定服务水平前提下,控制药品消耗而降低成本的目标提供了较好的方法。它可以应用在包括药品的需求分析及预测、订单处理、自制药剂的生产及运输、药品的仓储以及药品的临床使用等方面。其应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核心是各临床科室采用适时的按需实物分配。这样可以在保证服务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实现成本的最低,特别是各科室的库存成本。而医院内药房或药剂科则可以通过这种分配保证低库存水平下的供给,并实现对临床科室高水平服务的支持。

(二)高低限量法

高低限量法在药品的库存管理中是比较实用的方法。核心就是用计算机统计特殊时期药品出库量、新药出库情况、长假期间处方量及药品销售额,根据这些数据确定药品存储量,尽量降低存储成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药品的高限量是指库存量达到该上限时应停止采购药品,这一库存量将保障药品某段时间的供应;药品的低限量指库存量降到这个点时应及时采购药品,这一库存量保持在下次采购到货之前药品不断药。医院可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出合适的高低限,例如每种药品的高限量可定为该药品20d用量,低限量则是其10d用量。因为药品用量具有不稳定性,可每两、三个月进行一次全面调整,平时若单个药品流通数量变化很大,可及时调节该品种高低限量以保证药品供应或防止药品积压。高、低限量的使用,避免了传统上人为凭记忆及经验等方法进行请领药品的弊端,同时也不会造成一些药品的过期积压或漏补现象。但在应用中需注意特殊时段所需药品的高低限量应经常进行跟踪调节,保证没有药品脱销现象发生。

(三)药品ABC分类法

由于医院药品种类繁多,有的药品尽管品种数量很少,但金额巨大。如果管理不善,将给医院造成极大的损失。相反,有的药品虽然品种数量繁多,但金额微小。因此,医院很有必要对药品分成ABC类进行严加管理。A类药品的特点是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药品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三类药品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V: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通过对药品进行ABC分类。可以使医院分清主次,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医院在进行储存期分析时对A、B两类药品可以分别按品种、类别进行管理。对c类药品只要加以灵活掌握即可,不必进行各方面的测算与分析。ABC分类法对医院现行的库存策略改变不大,但对经济效益的提高效用十分显著。

通过以上对我国现阶段药品管理现状的描述,对药品管理方法和发展趋势的介绍,可见经济核算方法是现代医院药品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正确地利用经济核算方法,是能够加强药品管理的质量,提高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的。

上一篇: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探析 下一篇:传播理论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