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工艺类专业电器与仪表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5-16 11:01:01

高职工艺类专业电器与仪表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工艺类专业电器与仪表课程建设面临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文章在反思问题的基础上对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了研究。“校企合作”办学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电器与仪表课程建设改革,已经有了创新性的进展,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电器与仪表 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作者简介]朱涛(1981-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主任,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带头人,讲师、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自动化教学与研究工作;李红(1976-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技术学院自动化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自动控制教学与研究工作。(江苏 徐州 22114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9-0138-02

一、引言

回顾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如果说,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形成共识的话,那么作为人才培养核心的课程建设,就成了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聚焦点。课程建设要从企业岗位和人才实际需求出发,不断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完善配套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条件,逐渐摸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始终坚持以能力本位和终身教育为指导思想,不仅为职教课程的设计提供了一个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理论框架,而且为课程模块化、综合化及学分制和弹性选课制等改革措施的实行创造了条件。电器与仪表课程就是在打破原有学科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由工艺类专业传统开设的“电工电子学”和“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两门课程进行整合而来,涉及的知识面很宽,包括电工学基础、电子学基础、电机与电器、工业检测仪表、过程控制仪表和生产过程自动化基础等内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常用工业电器设备、仪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能正确使用、操作和选择电器设备和自动化仪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职工艺类专业学生电器与仪表相关技能培养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初步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旨在培养工艺类专业学生在未来职业岗位上综合运用电器与仪表相关技术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能力。

二、课程改革思考

随着“校企合作”办学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高职院校工艺类专业电器与仪表相关技能的培养面临着很多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首先,课程的学时相对不足。“校企合作”办学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促进电器与仪表课程的建设,然而,对于工艺类专业来说,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把教学重点放在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和实训上,电器与仪表课程学时被大大削减。其次,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宽,内容繁多。工艺类专业广泛覆盖着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环境工程等多个方向,尽管他们所涉及的岗位操作工绝大多数都要具备操作常用电器和自动化仪表的能力,但各自都具有具体的操作要领和任务目标而不尽相同。再者,学生基础差。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是高考低分生,特别是一些学校迫于招生的压力,开始文理兼收,因此,很多学生一开始就因畏难而提不起兴趣,难以掌握这门课程实践操作的本质。

在这些客观条件下,电器与仪表课程建设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一样面临许多挑战,它们有共同的难点,同时该课程建设也有自己遇到的独特问题。一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建设改革与创新,如何真实地反映电器与仪表课程在高职工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二是在教学内容上,如何把握住“必需、够用”的度,突出应用与实践,根据工艺类专业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的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应用电器与仪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如何改革和创新才能充分调动基础差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学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四是如何实现“双能并重”的教育理念,即发挥电器仪表课程在促进每一个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又照顾学生的个性发展,考虑高职学生出路的多样性,满足学生就业、创业和再学习的需要;五是如何改革学生学习考核的评价机制,把知识评分标准与能力检测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人制宜,充分挖掘个人优势和特长,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六是在师资管理上,如何提高相关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如何客观地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开展相关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三、改革创新思路与实践

我们只有认真分析研究并领会“校企合作”办学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实质,拓宽改革创新的思路,才能建立适合高职工艺类专业的电器与仪表课程教育教学新模式,解决掉诸多课程建设中面临的难题。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电器与仪表课程教学改革。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而是从业素质的全面提升,还应包括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职业核心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理念由“以技术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

明确电器与仪表课程在高职工艺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即基础性、应用性、服务性。基础性就是要坚持电器与仪表课程的基础地位,知识面广并不意味着层次深,根据工艺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在培养电器与仪表相关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基础性素质。实践发现,够用的基础性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培养,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较宽的知识面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容易让每一次课都产生一个教学的亮点。应用性就是电器与仪表课程要以应用为目的,在内容上要以典型专业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结合本专业实际工作任务的电器与仪表相关操作技能。服务性就是强调电器与仪表课程教学要服务于学生和专业,把学生获得发展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目标,为不同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支撑。为此,我们组织任课教师反复研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让技能培养方式多样化、层次化。

2.开展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项目化教学。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将企业元素、行业元素和国际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去。由行业专家、企业人员、学校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在认真分析各专业的职业范围、就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去开发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体系,转变为以企业实际完成任务的工作过程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重新整合学科内容,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比较全面地掌握不同专业后续课程对电器与仪表课程教学的要求,以任务为核心形成能力训练模块,对职业能力培养强调以项目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最终指向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工作成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把实践理解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体,突出了活动对主体的意义。精心选择教学情境,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力求让学生在校内外真实生产环境中,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在产品营销过程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我校开设电器与仪表课程的专业有化工、生化、给排水、环境监治、高聚物、高分子等十几个专业,针对不同的专业我们开发出的项目情景有:合成氨项目、精馏项目、污水处理项目、锅炉项目等十几个不同的项目,也有日光灯安装、离心泵控制等公共的项目。让不同的教师负责不同专业的教学,将开发出的模块项目重新组合开展教学,教学情景既要体现出统一性,又要有各自专业的特色性。

3.通过“校企合作”促进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办学途径的典型方式就是企业需求有确定的专业方向和招生规模,学校按照企业提出的人才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结构,修订教学计划,组织开设“订单班”,“量体裁衣”地培养人才,有效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我们根据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开发课程,深入开展嵌入式教学,由企业的专家能手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如我校高聚物专业的“徐轮班”,我们聘请了徐工轮胎公司的资深高级工程师开展教学,取得了学校、学生、企业三方满意的效果,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架设起“学校教学”与“企业应用”的桥梁。

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学校针对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和自身的软硬件条件设定合适的科研攻关和研究方向,强调在科研和工程实践中培养教师,以科研能力的提高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在职业院校中,科研是为教学服务的,提高教学质量是科研的根本目的”。立足徐州区域经济,突出化工产业的特色,遵循人们的认知规律,承载理实一体化和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与相应职业资格标准技能训练相对接,选择典型项目案例,参照实际工作流程,将真实的生产整合到理实一体化教室,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研制仪表自动化实验装置,体现了职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仅完善了课程的教学条件,而且培养了任课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然而,尽管项目化课程强调项目来源于真实生产实际,工作任务的完成要符合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但石化等工艺类行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在校内不可能呈现真实的生产过程,我们建设了强大的教学资源库,除了给学生提供大量课件、电子教材、习题库、动画外,在网站模拟仿真企业真实生产情景,让仿真源于真实,高于真实,源于企业,高于企业。根据课程的特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编写教材,解决了教材中真正与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相关的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过少,教材内容滞后行业、企业的发展等问题。

4.特色教学评价。在课程教学中,评价老师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是项目内容是否符合岗位职业标准,学生在项目完成后又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具备了相关的职业能力,为此,学校成立了大类专业的专业主任,其中重要一项工作就是课堂评价信息采集。另外,为了推进教学改革,专门的督导教师除了进行常规的评价外,还对被听课教师的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如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营造了真实的岗位环境,是否体现“教学做合一”等。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主要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结合结果性评价;从评价主体的角度来讲,又把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过程性评价主要在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进行,强调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融,以判断能力水平为主,结果性评价主要以笔试的形式进行,以判断知识水平为主;教师评价主要是在学校课堂中进行,学生评价主要采取互评的方式,企业评价是企业人员根据职业岗位标准的要求鉴定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诚然,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是教师的产品,产品的质量用户最有发言权,而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办学途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建设对于学校来讲,犹如企业根据用户的要求定制产品一样,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获得认可。

[参考文献]

[1]吉智.高职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0(9).

[2]吴健.创新意识在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全程渗透[J].成人教育,2004(6).

上一篇:一例犬直肠异物性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下一篇:林砺儒:励精图治 教改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