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课堂读后活动设计低效的表现与改进

时间:2022-05-16 07:59:36

英语阅读课堂读后活动设计低效的表现与改进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课堂的基本模式分为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三个阶段,大部分教师都注重读前活动的“导学”和读中活动的“研学”部分,而对读后活动的设计比较单一且效率不高,不能服务于学生,照顾不了学生的差异,不能满足班级里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读后活动设计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

读后活动的设计要照顾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让每位同学都有所参与、有所获得,但是很多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偏向于应试的阅读能力而忽略了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而且没有照顾学生之间的差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案例一】

《新标准》二年级上册M6 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

1.如果进球了,我们该怎么说?

2.Where do you have Class?

A. At school. B. At the cinema.

3.如果想邀请别人一起踢足球,该怎么说?

A. Let’s play football. B. I play football.

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以练习的形式考察了学生是否理解语篇内容,由于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英语课,这样的读后活动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听、说能力也没有得到提升。

【解决策略】

T:Let’s relax. Let’s play a game. I have a football here. Let’s say “goal” together. If you answer it correctly,you can get some stars.

1.如果进球了,我们该怎么说?

2.Where do you have Class?

A. At school. B. At the cinema.

3.如果想邀请别人一起踢足球,该怎么说?

A. Let’s play football. B. I play football.、

教师增加了两个问题:

4.What do you do on Sundays?

5.Please make a new dialogue. You can use the sentence on the blackboard.

这样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读后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并且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对话,培养其听、说、读和再编课文的能力。并通过拓展,了解语篇文化,实现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学生在游戏的同时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拓展。

【案例二】

《g林》四年级上册U8 My dolls讲述故事为 :学生介绍自己的玩具,使用句型:I have... Her... His ...I like it very much . 这些句型都是本课的重点句型,教师设计了让学生操练句型的读后活动,给予学生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去描述。

本节课中,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一些读与说的能力,设计这样单一的机械练习很枯燥,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而且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本课的重点难点句型His...Her...掌握得不好。

【解决策略】

教师在第二次执教时,设计了一个跳蚤市场的读后活动,让学生争做小小销售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介绍自己的玩具,可以用一句话,也可以用多句话,最终选出最佳销售员。这样的场景设计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让每位学生都有话可说,都能参与课堂。

二、读后活动设计忽视了以生为本

读后活动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根据读后内容进行各种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起来;二是学习语言和知识,并将阅读技能和其他语言技能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语言能力训练。教师要精心设计各种任务,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复述大意、采访活动、对话练习和小组讨论等形式内化语言。

【案例三】

《译林》三年级上册U7 Would you like a pie?

执教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仅仅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各种物品进行单一的练习,其练习句型有:Would you like a...? How about...? Here you are. 等等。

读后活动的设计应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有机会训练刚学的知识,而该执教教师认为完成了教学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知识的理解到掌握需要一个过程,仅仅像这位教师这样设计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是没有效果的。

【解决策略】

T: Choose one shop to buy some for Helen. You can choose the sentence on the screen. You also can add new sentences.

学生补充:What color? How much? What would you like?

改进后的读后活动,执教教师给学生设计了两个场景,都是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教师并没有完全放任学生而是让学生分成两组,这样既做到了全员参与,又体现了以生为本。

【案例四】

《新标准》M4 Goldilocks

T:Goldilocks is afraid.There are three bears in front of her.Can you make an ending to the story

教师让学生为这篇课文设计一个故事结局来作为这节课的读后活动,学生很想参与设计结尾,但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所以除了极少数的学生能参与外,大多数学生无法参与,这样的设计很显然没有照顾到班级里的大部分学生。

【解决策略】

在改进后的教学中,该执教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让学生给文本设计两个结尾,一个是Happy ending,另外一个是Sad ending。并且给学生提供给一些句型,这样的改进使班级里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作为一个阅读课教学的设计,这是在文本基础上进行的拓展,而且教师关注了对文本内容的深入挖掘,提升了文本的人文内涵。

三、读后活动设计忽视真实有效的场景

笔者认为,在设计读后活动时,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适当的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其设计的读后活动应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而且活动的设计应该真实有效且不脱离生活实际。有些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看似丰富,实则无效,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

【案例五】

《译林》一年级下册 I can sing.

T: I have some letters. You can choose and say. What can you do ?

教师让学生选一选并且做出相应动作,比如: I can sing. I can dance…

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操练句型:I can …选择了选一选、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机器人。笔者认为,其实可以利用学生的真实情况,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操练句型:I can…进而老师可以追问:Run,please. Sing, please. 这样的场景是真实的。教师应该把身边的事物和教学内容巧妙地联系起来,让学生所读的内容形成体系,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解决策略】

T: Look at this robot. It can do many things. What can you do?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完后去找他的好朋友,问问他能做什么?并且在介绍完自己的喜好后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T: Can you dance?

S: Yes, I can .

T: Dance , please.

学生开始在n堂上跳舞,大家都很开心的笑了。

这样改进后的教学设计并不是为了操练而操练,而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句型操练句型,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自然理解了dance, sing等动词的含义。

【案例六】

《译林》6A Happy New Year.

Consolidation and practice

Please talk about your Chinese New Year like this: Before Chinese New Year, I’m going to...On Chinese New Year, I’m going to...On Chinese New Year’s Day, I’m going to... On 2nd day of Chinese New Year, I’m going to...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Chinese New Year. 在听该执教教师授课后,我们发现还有改进的空间,可以模拟一个真实的春节景象。于是有了以下的改进:

【解决策略】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为每位回答出色的学生准备了红包,笔者本来以为这个红包就是一个奖励措施,但是改执教教师在读后活动中再次用到了这个独特的红包,让学生根据红包中的时间点去设计一个新的对话,这个对话以微信的形式展现。这样的场景是与教学目标匹配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有效的练习应是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的有机结合,教师在设计读后活动时应考虑如何将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有机结合起来。读后活动不仅是课后学习的延伸,还应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语篇的过程进行反思,生成新的对话内容。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让每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不能孤立地训练某一个方面,读后活动应该“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 杨连瑞.英语教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2]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傅京.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32(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教育评选不能娱乐化 下一篇:教师要尽量避免课堂中的基础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