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审计实务课程学生关键能力评价的研究

时间:2022-05-15 05:01:13

对审计实务课程学生关键能力评价的研究

摘要:审计实务课程对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教学成效的评价,应注重评价的目标、内容、标准、方式及方法等多元性评价;应引入“员工绩效考核”的理念;应建立项目“工作日志”的评价体系。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拓宽学生的专业发展空间,培养高素质的审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审计实务课程 学生 关键能力 教学评价 研究

随着我国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的蓬勃发展,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教学模式需要加快改革和完善。积极和努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开发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是培养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外在要求,也是造就高素质的人才,适合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笔者认为,应以强化学生素质教育为主,转变教学观念,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改革教学成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拓宽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达到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适应职业变化的、具有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评价的目标及内容

总体目标:高职审计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岗位变换以及创业发展等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具体目标: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获取新知识技能、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审计专业学生的职业方法能力;不断通过教学实训及社会实践的锻炼,培养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关键能力及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审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社会能力。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中,将职业核心能力分为八项,具体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职业核心能力又分为职业方法能力和职业社会能力,它们共同构成职业关键能力的一体两面,它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适用于各种职业,适应岗位的不断变换,并伴随人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能力,它是人综合素质的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是否具有成效,其实质评价内容就是高职审计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八项核心能力”综合素质。

二、评价的标准

(一)是否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环境的变化、工作岗位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习能力是人持续发展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教师应该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出发设计课堂,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需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以便学生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得知识的技能和方法。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对社会实践进行独立学习及反思,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

(二)是否具有交流和社会活动能力。我国审计基本准则中规定:审计人员应具有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的技能,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能清楚和有效地传达诸如审计目的、评价、结论和建议等事项。高职审计专业学生的交流能力包括:计划、报告、建议等书面陈述的能力,谈话、演讲、发表意见等口头陈述的能力。教师通过课堂有效情景的创设,让学生作书面的陈述或口语的表达,看其是否具有感染力、是否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改善合作关系,考察学生的合作能力、适应能力;是否争取到不同意见者的理解甚至支持,考察学生是否有处理紧张关系和不确定性的能力;是否具有与不同层次的人建立关系和保持联系的能力,考察学生是否具有与他人进行交往和移情行为的能力。教师有的放矢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以便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建立和谐、有效的人际关系。通过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双方关系的融洽,有利于集思广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审计风险。

(三)是否具有数据应用信息处理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数据应用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就是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能从数据中及时发现和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能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对高职审计专业学生数据应用信息处理能力的要求为:能从资产负债表中,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优化;能从利润表中,分析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否真实;能从现金流量表中,分析企业的现金净流量是否合理等,考察学生是否有采集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提供建议的能力、形成和使用反馈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四)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职业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在认知过程中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在面对给定的审计资料时,能迅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并能依靠有关知识经验,确定问题的解决方向,选择合理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敏锐地发现产生违法乱纪问题的领域和环节,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能从问题的整体出发,全面地看待问题;能从问题的微观层面进行甄别,从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这些弊端的产生根源及其危害的严重性,并能触类旁通,有效推理,得出结论。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计逻辑思维,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而且要求学生能够冷静、沉着地思考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然后付诸实施,正确地进行处理。

(五)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是关系到一个民族、国家是否强大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更新学生的职业技能。教师应创设可以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情境,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重视课堂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考,自行探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训练环境和迁移能力锻炼的环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灵活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结合审计实务课程的特点,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完善审计实验教学设计,开展审计专业创新性教学,最终达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成效。

三、评价的方式

(一)教学成效应注重多元性评价方式。

1.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审计实务课程教学评价应从单一的期末考试成绩评价,转向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审计实务课程中使用总结性评价的同时,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要多注重过程,而不是只注重结果。不再是看分数的高低,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

2.注重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由教师一方考察学生的学业成果,势必受到试卷考试形式以及教师思维定势和主观判断等多方面的负面影响,使得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状况,评价的意义也随之弱化。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共评等多主体评价方法,能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公证的评价,使得师生间的信息渠道畅通。

3.注重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过去的评价方式注重于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校外创新与实践精神,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根据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审计实务课程教学评价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注重分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依据审计教学的内容及实训要求,进行岗位分项评价和综合评价。注重考核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强化平时考核,建立积极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实行考核方式由终结性考核为主转向形成性考核为主,突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控制,注重平时的过程性考核,降低纯理论的考分比例,注重实际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采取分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的方式,考核学生的成绩,并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整体评价。

(二)教学成效应引入“员工绩效考核”的理念。审计实务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不但要求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还要求精心研究制定具有科学严谨性、简单易行性、实用有效性的评价方式。可将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理念及做法引入到审计实务课程的教学成效的评价上。“员工绩效考核”方式,不仅有利于教师普遍使用,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和他评。同时结合“员工绩效”,如:书面作业、技能操作、小组活动、企业实践、社会调查、口头答辩、书面考试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学成效应建立项目“工作日志”的评估体系。审计实务课程学生关键能力教学是指以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以审计实务项目课程作为一个明确的研究主题,开发出审计实务课程教学的审计承接业务活动、收集审计证据业务活动以及撰写审计报告业务活动等项目。在项目课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能否独立制订项目工作方案?项目思路是否清晰?能否有效实施项目工作方案?项目实施操作上是否得心应手?能否及时提供每一项目的资料?能否客观公正地自我评价?建立项目各层次“工作日志”评估体系和制度,将各层次工作日志作为项目课程实施、评估、考核的重要依据。

在审计实务课程学生关键能力教学评价中,不仅要评价学生对审计实务课程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要关注学生掌握审计实务课程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及方法,以及与之相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培养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与喜悦,达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审计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丙金,曹华祝.高职审计实务课程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策略的调研报告[J].商业会计,2014,(9).

2.郑丙金.审计实务课堂中创设有效情景的探究[J].商业会计,2014,(21).

3.郑丙金.对财务管理课例课堂评价策略的研究[J].会计师,2012,(14).

上一篇:基于季节因素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加强成本管控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