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管理始于合理的规则

时间:2022-05-15 01:53:11

有效的管理始于合理的规则

企业内部稳定的管理模式是企业有效运作的土壤,而有效的管理模式必须有合理的规则来保证,一旦企业内部所有的工作有序地进行,领导才能在繁忙的琐事中抽身投入到“拓广市场”的战略规划中去。

在企业管理的实际运作中有形与无形、制度与文化、硬性与软性互相交错,管理的宽度和深度问题也是左右成效的关键,这里着力把一些优秀服装企业的管理规则与技巧呈现给大家,希望其中有益的经验能移植到您活生生的企业运作中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你希望自己的产品是多个人买1次,还是1个人买多次,相信大家都会选择后者。重复购买率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质量的重要性。

质量控制

控制质量可以分为四步:

1.小组产前质量会议。新款投产前,安排流水小组上工艺课,确保工艺制作准确符合客户要求。

2.生产初期质量要求与监控。比如:完善面辅料单,避免面料正反差错。对正反面有轻微色差的面料,可在面辅料单上将面料正反面的实物都贴出,由小组长提醒员工注意,避免因未分清面料正反、左右而导致色差,造成返工换片。工艺单等生产说明文件应尽量浅显易懂。以图示、照片、实物的形式展示,使生产流水线上员工甚至是新员工都能看懂为宜。张贴重要工作步骤的操作说明。在工作场所显眼位置张贴如原辅料的检验方法、成衣的检验方法、验针机的使用方法和说明等,便于员工操作时随时进行对照,也便于新进员工学习。明确质量标准,就是什么样的产品可以接受,什么样的产品必须返工。

规范生产原辅料采购,如: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进口服装的原辅料和小部件有一定的要求,如缝纫线有无使用禁用偶氮染料,金属扣所含重金属是否超标等。因此,面辅料外观和内在质量必须符合进口国标准和合同要求。生产企业可以要求合格供应方提供面辅料品质检验证书,避免面辅料的不合格而导致的出口退运和索赔。

3.中期问题的控制。比如:严格执行裁剪按匹分包,同匹内色差重则要按铺布层编号,减少成品色差。每个工作工序的分配,都用表格进行记录,做到每一步都有据可循,以实现对生产环节的合理监控,也是为产品品质和问责制度提供保证。发现的质量问题要有记录,每天的质量检验报告必须要求组长、部门主管签字。

4、生产后期的质量反馈。我们可以采用公告的形式,进行月份质量反馈报告。报告宜以图示形式来体现,将上个月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用图示表示可以让每个员工能清晰明了,使其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减少或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这项工作长期进行下去,可以有效提高生产质量。

这里需要注意,质量控制需要全员参与,关键是现场管理者,特别是班组长和部门主管在控制质量中是举足轻重的角色,是第一线的现场管理者,其责任就是质量、产值、劳动纪律的执行和保障。

生产效率是每个企业竭力追求的目标,也是最能体现一个生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每一分钟等待,每一次返工,都是利润的耗费。

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要从人和设备两方面入手。从人员方面来讲,要最优化地安排流水线。各小组的流水工序应保证顺畅,让每个工序都能正常发挥运转。各工序应根据工时长短安排人员,工序分布位置要合理,避免停工等工,充分考虑人工搬运半成品的劳动时间。在安排工序流水的过程中,各小组长能力差异较大,因此,应定期对组长进行培训,与优秀的小组长分享合理安排工序的心得。生产部进行工序的工时分析应作为小组长分配工序的参考。工序位置安排要注意尽量使工序循环不断开。

除了优化流水线外,还要加强部门协作,真正达到适时生产。如果原辅料还没有到齐,车缝小组就开始生产,就可能出现中途停工等料或停工换款现象。员工则会在短期内不断地适应不同款的工艺变化,这个款刚刚做顺手,原来款的辅料来齐了又回去做原款,导致每一款都没有真正完全完成,生产效率低下容易给员工带来挫败感,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这就需要生产部和缝纫小组进行协调,生产部要尽量安排原辅料齐全的款式让小组做,如果难以做到计划生产,也一定要先进行工序计划,避免后续拆改返工。

对于一些不能使用流水线作业的工序也可按照流水线的作业形式进行工作安排,充分让每个人在工作时间都有工可做,尽量减少待工现象。

另外,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现场观察分析各项作业最快的人,总结出一套各项的标准动作、技巧,并形成标准的作业规范,并在以后注意修正、完善。 用标准的作业规范作为对照,针对生产中速度低下的人进行培训,促使其提高,以带动整车间生产效率的提高。对生产速度较慢的人,应分析有无提高的可能。没有,设法调换。有,制定计划,帮助提高,达到目标留用,达不到目标,调换。

在加强对作业人操作的控制中,要随时知晓个人生产情况,才能确保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都能按时完成,并且每天都有所提高。

从设备方面讲,引入服装CAD,可提高约20倍的设计效率。使用服装CAM,省去了初裁、缝制(粘合整烫)到精裁的过程,若与CAD、拉布机等组成整体裁剪车间后,能使女装、西服企业提高20%~30%的效率,针织服装企业提高10%以上的生产效率。引进吊挂传输系统,减少操作工缝纫以外的辅助时间,自动平衡生产,能提20%以上的生产效率。诸如自动开袋机、自动装袋机等专用设备,将多个工序组合成连贯的机械动作,一次成型,有效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对熟练工的依赖,大幅度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下表列举了常见的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设备及小工具。

当我们购置了先进的设备,它在生产中能发挥的作用有多大,与企业是否搭建起一套成熟的、系统的人员与设备管理机制有关。有效的设备管理,能使设备的利用率和产量达到最佳状态。

设备管理

首先要明确一般性的管理制度规定,如在设备刚刚投入使用前后,操作人员要详细研究和学习设备自带的说明书以及其他各种相关技术资料,明晰设备的各种技术问题,由此制定出适合企业的设备使用操作规范,并对设备的实际使用或操作者进行技术培训。其次,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不同设备的操作规范执行,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违章操作不仅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更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害。

再者,设备使用部门要根据设备情况,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干部上岗查岗制度,对于各种设备的隐患和人员的违章现象,必须及时责成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在管理细节上,应对每种工具贴上标签并进行编号,做好工具领用记录。易耗工具的领用应提供原工具或原工具残品(如断针)并进行记录,减少工具的遗失、反复领用。设置危险品存放栏:将具有一定危险的工具(如剪刀、封箱器、装箱工具等)按照工号对应放置于危险品存放栏。使用时领用,用完归置,消除因随处放置导致的质量隐患。

设置衣架标准贴卡,包装时对照衣架标准贴卡中的型号选用相匹配的衣架,减少错误。

检针机的标准块体积较小,随意放置容易丢失和沾染杂质影响检测灵敏度。将标准块置于透明塑料盒中保存使用,既可以有效保管标准块,又可以保证检测质量。

操作人员要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及、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有关检查处理。

机修人员应定期维护裁剪、缝制、整烫、粘合机等多种生产设备,并在每个机台上悬挂设备维护记录,将维护时间、人员、维修原因等清晰的标明,以备查看。通过维护记录,及时归纳总结问题、找出原因、制订纠正措施。

近一年来,服装行业出现了“价升利损”的怪现象,其中能源涨价拿走了企业不少的利润,如果现在不做(节约能源),将来就没得做(继续生产)。

节约能源

服装行业耗能最大的莫过于蒸汽和电。

蒸汽的浪费一直是服装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企业采用烧煤锅炉来产生蒸汽,并且对管道设计不加重视,往往铺设得不规范不专业,造成蒸汽污染浪费严重,甚至发生漏水现象,影响整烫质量。

改用变频电加热蒸汽发生器,蒸汽质量稳定,并可实现点对点送汽,避免蒸汽浪费。采用专业规范的管道设计,注意管道坡度、口径大小等问题,再安装汽水分离器、减压阀、疏水阀等管道配件,既提高了蒸汽质量又节约能源。

对管道的保温和绝热也不应忽视。热力管道和附件外面都应该保温和绝热,其作用是减少热损耗、防止热媒冻结,使表面温度低于50℃,避免烫伤人,此外还可减轻外界对管道的侵蚀破坏。一段未作保温和绝热措施的钢管会带来大量蒸汽损耗。

节电方面,粘合工序是服装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而粘合设备由于其发热特性,耗电量较大。一般小型机功率多在3.2千瓦,大型机达9.6千瓦。目前大多服装企业采取的都是在粘合机的前后各安排一名工人,前面的工人一边整理需要粘合的布料,一边粘合,这种做法会出现在工人整理布料时,粘合机发生空转,白白浪费电能。因此可采用先将需要粘合的服装部件整理好,经人工初步熨烫粘合,再在粘合机的前后各安排两名工人,集中时段粘合,消除了粘合机发生空转的机会,进而缩短粘合机工作时间20%以上,大大节省了能耗。

此外,合理安排照明。普通中小型服装企业几乎没有大型的设备,照明占了用电量的很大一部分。如果能够合理调整照明,可以有效减少用电量。掌握两点原则,一是保证操作台的最低照明亮度需求;二是减少走廊、过道、仓库等无需过度照明地方的照明亮度和照明时间。

还有,员工长时间离开机台,应立即关闭机台电源,减少不必要的电力损耗。由小组长负责监督检查“长时间离机关电”的要求,让员工养成良好的节电习惯。

在洗手间等区域张贴鼓励节约水资源的标语,将洗漱用、生产用废水用于冲洗洗手间;在办公室内走廊上贴上节约用电、随手关门等用语,提高电力的使用效率,节约资源。

安全与清洁生产不是哪一个部门或个人能够一力担当的,必须依靠所有参与者的努力。实现安全清洁生产必须在日常工作中筑就应有的防线。

安全与清洁生产

现场是滋生安全隐患的发源地,抓住这一点,每一楼层办公室、生产区域内标示逃生平面图,配备灭火器于醒目位置,定期进行防火防盗的安全知识普及,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消除安全隐患。

在各要害部位、危险区域分别设置“禁止”、“警告”、“提示”等标志,特别对易燃易爆物品的装卸、堆放、库存作明细的规定。严格禁止在生产车间吸烟,制订相应处罚和奖励措施。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员工休息室。为裁剪部门购买特制的安全手套,保护裁剪人员的人身安全。

建立生产事故问责制度,对于大批量返工的,追究其责任人和责任小组。对于生产安全事故,除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罚外,对负责安全的管理者也要进行一定的处罚。做到人人知其责,人人负其责。

企业应建立预警机制,平时加强对员工防灾、救灾、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财产损失。

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是生产环境的清洁度,它除了能避免安全隐患,还能提高产品质量。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

1.锁边机废料出口处绑上大布袋子接装废料,集满后及时清理。不仅避免废料污染生产环境,减少对服装的二次污染。还使生产场所更为整洁,降低清洁工的工作强度。

2.缝纫机针头上方绑上挡油布,遮挡缝纫机上的油渍。减少服装的油污疵点,进而减少服装后整理的工作量。

3.每台缝纫机配备一个垃圾桶,便于将缝纫产生的废料丢弃,减少生产环节对生产环境的污染。

4.进厂换鞋,避免鞋底对工作环境的污染和对服装的直接污染。

5.要求员工适时清理自己的工作台,避免服装沾染到毛屑、线头、油污等,减小后续的整理工序劳动强度。

员工如果犯错企业要及时给予约束,员工如果表现出色企业要及时给予激励,这个道理很简单,但不一定所有的企业都能做好。

人员管理

随着企业的薪酬成本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实施有效的考核推进企业战略的实施,将白白耗费企业的资源。采用合理的工资计算和分配方法,且应有明确的条款说明。工资分配的合理性是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对每一种工序难易进行分类和工价公开,一组如果一月做N件服装,做A工序和B工序的员工工资就是(A+B)×N。小组长可用制作表格打勾的方式记录分配工序,简单省时。

目前企业的考核过程更加注重成本指标、费用指标、投入产出比例指标、各项财务指标与个人的年度收入紧密挂钩等情况,考核结果更加有效。同时,奖罚应明确:把生产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的小组,出了什么问题,对其做出了什么样的惩罚,公示于厂区公告栏,对其他员工起到警示作用。对于有重要贡献(如提出工艺改进方法)的小组或个人进行适当奖励公示,对其他员工起到激励作用。

有远见的企业注重员工能力的提升,如岗位管理,员工培训管理等。如简单的文化知识培训(有员工因为看不懂英文字母而把商标车反);如新进员工的工艺技能培训(服装行业用工荒问题严重,对新进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技能培训,使其尽快提高熟练程度,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此外,组织一些文娱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员工的工作兴趣和热情,创建企业文化氛围。采用用餐分批错开时间,餐桌尽量按部门划分,避免排队拥堵,有效增加员工休息时间。

总结

总之,管理的精髓是把不重要的事情管起来,把简单的制度长期的执行下去,这就是企业管理的终极法则,特别对于生产流程繁琐的服装企业尤为适用。只有规范化管理,充分实现各环节高效节能、各环节之间顺畅衔接,才能真正实现成本、质量和效益的目标。

上一篇:“骨架”基型结构体系解析(上) 下一篇:中国服装品牌“奥斯卡”奖项的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