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研究

时间:2022-05-14 09:18:13

音乐研究

悼赵沨老友 孙慎,SUN Shen

赵院长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毛继增,MAO Jizeng

溘然仙逝汗青犹在--深切缅怀赵沨同志 留钕铜,LIU Nvtong

责编荐书

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发展特点形成的影响 王思琦,WANG Siqi

陶行知音乐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 褚灏,CHU Hao

"声无哀乐"么? 李业道,LI Yedao

"增其事、省其文",难免疏漏--《新唐书·礼乐志》若干记载讨论 郑祖襄,ZHENG Zuxiang

中西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述要 耘耘

北乐与南乐--鼓吹乐的两个乐部 张振涛,Zhang Zhentao

西安鼓乐中鼓段曲的曲式结构 褚历,CHU Li

"秦声"初探 张君仁,ZHANG Junren

对高师音乐教育的一次冲击--记"全国21世纪面向基础教育的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研讨会"

《五知斋琴谱》的版本与《庄周梦蝶》逸谱 杨元铮,Yang Yuanzheng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的"未完成问题" 王岚,WANG Lan

马思聪作品的和声技法研究--以小提琴作品为例 孙晓洁,SUN Xiaojie

牢牢把握声乐表演艺术再创作的审美原则 赵青,ZHAO Qing

论吉诺·贝基声乐理论的深层底蕴 张清华,陈建国,ZHANG Qinghua,CHEN Jianguo

回顾与展望--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考察研究工作50年 田联韬,TIAN Liantao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及其启示 陈旭,CHEN Xu

汉语诗律与汉族旋律 李西安,LI Xi'an

翻译歌曲的历程 薛范,XUE Fan

中国风琴制造之驶 李岩,LI Yan

光辉的80年

海上丝路音乐学研究觅踪--外来音律及其民族化问题 费师逊,FEI Shixun

中日尺八之比较研究 王建欣,WANG Jianxin

对戏曲音乐创作的思考 姚艺君,YAO Yijun

论《阳关三叠》《孔雀展屏》和《四边静》 周畅,ZHOU Chang

畲族醮仪音乐研究 蓝雪霏,Lan Xuefei

江苏十番锣鼓的节奏分析 张伯瑜,Zhang Boyu

20世纪帕萨卡里亚作品主题 徐孟东,XU Mengdong

现代音乐分析导言 姚恒璐,Yao Henglu

古韵新风--浅析民族交响合唱组曲《诗经五首》 徐文正,XU Wenzheng

"打呵欠"是声乐教学中一举多得的有效方法--学维渤先生《发声训练中的四个"R"》有感 李瑞津,LI Ruijin

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定位与发展 杨曙光,YANG Shuguang

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反思--答孔培培、闻道同志兼及向延生同志 冯文慈,FENG Wenci

走出"古今节拍一律论"的阴影--谈中国传统音乐节拍 张林,ZHANG Lin

元曲宫调曲牌问题研究述略 赵义山,Zhao Yishan

百期寄语 《音乐研究》编辑部

刀朗木卡姆的音乐形态特点 周吉,ZHOU Ji

刀朗木卡姆多声形态研究 樊祖荫,FAN Zuyin

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知识创新"的思考 郭树群,GUO Shuqun

《大地之歌》词、曲纵横谈 钱仁康,QIAN Renkang

论宁乡商铙一脉相承的乐学内涵 童忠良,TONG Zhongliang

20世纪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学术思想的转型(下) 伍国栋,WU Guodong

释古代的琴及其他弦乐器上之"隐" 冯洁轩,FENG Jiexuan

哈尼族民间八声部复音唱法的艺术特征 张兴荣,Zhang Xingrong

传统琵琶乐曲中的文曲、武曲、文武曲 孙丽伟,SUN Liwei

在中亚东干人和中国西北回民中流传的民歌--《高大人领兵》的异文比较 塔里木,Tarim ZHAO

绚丽的艺术永恒的人生--忆张权 李光羲,Li Guangxi

弹琴录要 李祥霆,LI Xiangting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钢琴艺术指导课 沈红,SHEN Hong

济南洛庄汉墓乐器鉴定工作纪实

关于国外研究木卡姆的一些信息 金经言,JIN Jingyan

日本"丝绸之路音乐"的研究状况 柘植元一,Tsugeue Motoichi

记江定仙老师 李业道,LI Yedao

歌唱家魏启贤的表演艺术杂谈 李凌,Li Ling

论音乐课程的内容编制特点 王秀萍,Wang Xiuping

西方民族音乐学与中国音乐研究--应用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的几点思考 周显宝,Zhou Xianbao

传记研究法--一种针对个体研究对象的方法论 张君仁,ZHANG Junren

钢琴考级应突破"中西关系思维格局" 唐艺,Tang Yi

中国古典戏曲文学与音乐的情感关系 张哲俊,Zhang Zhejun

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文本与型号 杨易禾,Yang yihe

古瑟调弦与旋宫法钩沉 丁承运,Ding Chengyun

宋代市井音乐活动概观 赵为民,Zhao Weimin

常规笙的音位与改造形式 张振涛,Zhang Zhentao

《塞上曲》源流 章红艳,Zhang Hongyan

斯特拉文斯基《运动》中的序列技法研究 高佳佳,Gao Jiajia

从斗争到胜利--歌剧《费黛利奥》述评 安宁,AN Ning

亚洲的音乐史料及其历史研究状况 赵维平,ZHAO Weiping

音乐学路往何方--“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纪要

《唱论》今析--兼与《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商榷 韩德森,Han Desen

传统实践与"同均三宫"--"同均三宫"研究综论之一 杨善武,YANG Shanwu

一篇有助于解决"变"、"闰"争议的重要论文--读钱仁康《宫调辨歧》 陈应时,Chen Yingshi

《旧唐书·音乐志》的史料来源--兼论唐代乐令 孙晓晖,Sun Xiaohui

论"换头" 吕洪静,Lv Hongjing

泉州南音"潮类"唱腔的旋法特征及其源流初探 王耀华,Wang Yaohua

鄂西土家族三棒鼓的考察研究 齐柏平,Qi Boping

从分析到综合--西方民族音乐学思维模式的历史发展轨迹 杜亚雄,Du Yaxiong

从媒体关于现代音乐之争论所引发的思考 吴春福,Wu Chunfu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音乐之比较--关于中国音乐研究与创作的哲学反思 蔡际洲,Cai Jizhou

勋伯格自由无调性创作技术风格特征的传统性审视 张楠,Zhang Nan

九重奏《玄黄》中的微型卡农技法探究--兼及微型卡农的艺术表现风格与结构原则 张旭冬,Zhang Xudong

世界视野与时俱进--中国音乐史学会第七届年会综述 郑锦扬,ZHENG Jinyang

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评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 崔玲玲,Cui Lingling

《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读后 朱建,Zhu Jian

音乐工具书的新葩--评《音乐百科词典》 景月亲,Jing Yueqin

从聂耳诞辰90周年所想起 汪毓和,WANG Yuhe

古琴美学中的儒道佛思想 苗建华,Miao Jianhua

对中日唐代琵琶谱研究差异的探讨 修海林,Xiu Hailin

民族音乐学的多重性思维方法 周凯模,Zhou Kaimo

蒙古佛教器乐曲种类 包·达尔汗,Bao Daerhan

对"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史料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郭莹,Guo Ying

甘美兰的构成要素与表演原则 饶文心,Rao Wenxin

南部侗族芦笙谱的不同谱式及其历史发展轨迹 赵晓楠,Zhao Xiaonan

对维吾尔木卡姆研究的一些看法 吐尔逊江·力提甫,Tuerxunjiang Litifu

晓河的抒情歌曲 于林青,Yu Linqing

故土情结与现代风格--论交响曲《蜀道难》的创作特色 安鲁新,An Luxin

点描与留白--古琴曲的多声形态研究 胡向阳,Hu Xiangyang

通俗唱法教学及相关问题的思考--兼对一种通俗歌曲演唱观念的质疑 郭克俭,Guo Kejian

李斯特钢琴语汇风格中的轮指技法研究 侯康为,Hou Kangwei

声乐教学必须重视心理心态的研究 张小(女弋),Zhang Xiaoyi

20世纪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徐行效,徐茜,Xu Xingxiao,Xu Qian

"同均三宫"三议 陈应时

解决"同均三宫"问题 推动我国音乐学术的创新发展 杨善武

我对"同均三宫"问题的思考进程 蒲亨建

"同均三宫"琐谈 刘勇

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的瓶颈 丁承运

对《七律定均 五声定宫》的两点存疑 吴志武

关于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对象的思考 修海林

青主音乐美学思想的表现主义实质 冯长春

召开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的经过 杜亚雄

唐代文献中"燕乐""讌乐""宴乐"语义导同辨析 曾美月

解读李自立小提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思维 赵纯

武汉地区广播音乐节目调查--中国传统音乐节目在现代传媒中的生存空间 袁玥

也谈宋代文献中的"变"与"闰" 郑祖襄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区划研究综述 王耀华

音乐学术与规范建制:回顾、思考与建议 杨燕迪

交流与碰撞--"中国传统音乐前沿课题研讨会"述评 蒲亨强

极大关注:如何走进音乐--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评述 宋瑾

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联合声明与建言

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资源 乔建中

20世纪的“两本书” 萧梅

确立民族声乐双重发展途径的构想 乔新建

“音乐考古学”辨疑 王子初

《事林广记》唱赚乐谱的音阶宫调及相关问题 郑祖襄

“同均三宫”是一种假象和错觉 徐荣坤

琴与士同在——对古琴命运的历史考察 苗建华

《乐记》音乐教育思想的历史特征 徐文武

音乐文献导论 孙国忠

音乐批评的标准论 明言

论我国近代艺术家王露的音乐贡献 杨和平

线性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五 樊祖荫

论早期托卡塔的复调特性 王庆利

《谿山琴况》研究综述 柏云鹏

上一篇:麦类作物学报 下一篇:剖析个性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联系